正定有三宝:粉浆、扒糕、豆腐脑。粉浆、豆腐脑常见常吃,而扒糕在别的地方却很少有卖。每每想到它的辛辣爽口,就口中流涎。前不久我回正定办事,特意找到一家扒糕老店,一饱口福。

正值暑假,饭店外面酷热难当,里面却清爽怡人。我点了两碗扒糕,环视四周,每桌上都少不了这一特色小吃,人们吃得起劲,店里弥漫着热闹的气氛。

石家庄特色小吃扒糕的做法(卖相不好味道好)(1)

不一会,服务员端来一盘扒糕,一碗蘸料。扒糕呈灰黑色,切成两头薄的菱形块,整齐地码在白瓷盘里,上面撒了一些黄瓜丝和胡萝卜丝,像是黑土地上盛开出一片野花,煞是喜人。小料料很足,上面飘着一层香油,点缀着几粒芝麻。正待吃,却发现没有筷子,这时服务员递上一盒竹签,示意我用竹签扎着吃。我扎起一块扒糕,送进嘴里,细细咀嚼,荞麦的味道在口腔内逐渐绽放出一股温热馨香,好似阳光下柔和的风吹起成熟的麦浪。再把扒糕浸入浓黑的小料,兜起零星的蒜末辣椒末,放入口中,麻酱的香、酱油的咸、冷醋的酸、蒜汁的辣、芥末的爽冽,再配上扒糕的劲道馨香,各种味道应接不暇,让人大呼过瘾。

这就是我小时候的味道。儿时吃扒糕的情境又浮现在眼前。“扒糕筋道……酸辣凉粉儿哟……”当挑着担子的小贩悠长的吆喝声穿街走巷,传入我们的耳朵,唤醒肚里的馋虫,妈妈就从粮仓舀一碗麦子去换扒糕。小贩左手托糕,右手拿一柄小刀,在掌心里“嗖嗖”划几下,接着左手一扣,一碗扒糕就整齐地码好了。再洒一把胡萝卜丝、香菜沫,兜顶浇两勺调料,一碗扒糕就做得了。在食物种类匮乏的童年,妈妈从不吝啬满足我们吃扒糕的愿望。因为夏日农忙时节,家家户户都喜欢来上一碗,嚼起来劲道柔韧,喝下去酸辣爽口,去暑解乏,从里到外透着痛快!

石家庄特色小吃扒糕的做法(卖相不好味道好)(2)

扒糕做法简单,先用水将荞麦面和成又粘又稠的浆糊,然后放入锅中蒸熟,再放入冷水中冰镇。扒糕经过冰火两重天的考验,祛除粘腻绵软,变得韧性十足。农家人一般都趁着扒糕温热不烫手的时候,从锅里揪出一把,双手左右翻拍,拍成圆饼,再接着冰镇。待吃时,拿出一片圆饼,用刀削成薄片儿,盛在碗里,浇上醋、蒜泥、酱油、芝麻酱调和的汤汁儿,滴上辣椒油。讲究的人家还会搭些配菜,如黄瓜丝、胡萝卜丝等。

其实扒糕颜色灰不溜秋,卖相并不好,《燕都小食品杂咏》中称:“色恶于今属扒糕,拖泥带水一团糟。嗜痂有癖浑难解,醋蒜熏人辣欲号。”但是北方人还是钟情于扒糕,一方面是因为扒糕的原料“荞麦”有很大的营养价值。据《本草纲目》中说荞麦“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能炼五脏滓秽。作饭食,压丹食毒,甚良。”食用扒糕对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有食疗的作用。另一方面,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民孕育一方文化。北方农民憨厚豪爽,纯朴热情,连带着胃口也喜欢朴素、痛快的饮食。扒糕是民间粗食,原料丰富,口感劲道,易于制作,不花哨,接地气儿,像极了北方农民,无怪乎人们念念不忘这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