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综合报道】13日晚8时,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鸟巢”国家体育场举行,中国国家主席、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出席闭幕式闭幕式总时长约55分钟,伴随着一位盲人少女优美的小提琴旋律,北京冬残奥会主火炬缓缓熄灭,中国与世界的这场“冰雪之约”画上完美句号,大家相约四年后意大利再见与此同时,“鸟巢”成为全球唯一举办过夏奥、残奥、冬奥、冬残奥开闭幕式的体育场,北京作为“双奥之城”将驻留世人记忆中过去一周多时间里,在以“勇气、决心、激励、平等”为核心的残奥运动价值观感召下,近600名中外残疾人运动员激烈角逐,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故事令人动容中国代表团的成绩尤其突出,在金牌数和总奖牌数上都位居榜首有德媒称,“中国取得成功的速度和规模令人震惊”——要知道,在上届冬残奥会上,中国才刚实现奖牌零的突破毫无疑问,这是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残奥盛会北京冬奥组委13日表示,“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目标圆满实现,“我们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被北京冬残奥会的细节暖到了?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被北京冬残奥会的细节暖到了(北京冬残奥会完美谢幕)

被北京冬残奥会的细节暖到了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13日晚8时,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在“鸟巢”国家体育场举行,中国国家主席、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出席闭幕式。闭幕式总时长约55分钟,伴随着一位盲人少女优美的小提琴旋律,北京冬残奥会主火炬缓缓熄灭,中国与世界的这场“冰雪之约”画上完美句号,大家相约四年后意大利再见。与此同时,“鸟巢”成为全球唯一举办过夏奥、残奥、冬奥、冬残奥开闭幕式的体育场,北京作为“双奥之城”将驻留世人记忆中。过去一周多时间里,在以“勇气、决心、激励、平等”为核心的残奥运动价值观感召下,近600名中外残疾人运动员激烈角逐,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故事令人动容。中国代表团的成绩尤其突出,在金牌数和总奖牌数上都位居榜首。有德媒称,“中国取得成功的速度和规模令人震惊”——要知道,在上届冬残奥会上,中国才刚实现奖牌零的突破。毫无疑问,这是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残奥盛会。北京冬奥组委13日表示,“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目标圆满实现,“我们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一朵雪花”贯穿始终

“在‘一起向未来’的口号下,展现运动员挑战精神和激情的北京冬残奥会圆满闭幕,”韩国KBS电视台13日报道称,为期10天的比赛结束后,北京冬残奥会圣火逐渐熄灭,来自世界各国的残疾人运动员互道再见,相约四年后在意大利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相聚。尽管新冠肺炎疫情仍旧肆虐全球,但有46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北京冬残奥会比赛仍安全结束。

13日晚的闭幕式,主题是“在温暖中永恒”,延续“一朵雪花”的故事——“一朵雪花”贯穿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四个仪式。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残健共融的表演者们将“唱针”缓缓推动至地面,“鸟巢”出现一个直径55米的留声机,一张闪耀着光辉的唱片开始在“留声机”上旋转启动,闭幕式开场表演《赛场高光时刻》开始。

闭幕式有12个仪式环节,其中以《爱的感召》为题的表演环节,由超过60%的残疾人作为表演主体。在“熄灭冬残奥会主火炬”环节中,主创团队通过13套定音鼓配合场上表演,创新编排诠释奔流不息的“时间”形象。在由盲人少女用小提琴演奏的《雪花》旋律中,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主火炬缓缓熄灭。闭幕式上,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北京市市长、米兰市副市长、科尔蒂纳丹佩佐市市长同时登台,完成国际残奥委会会旗交接仪式。

13日当天,北京冬奥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冬奥组委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两个奥运“同步筹办、一岗双责”的工作原则,加强筹办工作整合,各个部门在筹办冬奥会的同时,同步推进冬残奥会筹办工作。从目前的情况看,“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目标能够圆满实现,我们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此前一天,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回顾北京冬残奥会开幕以来的情况,对北京冬奥组委在赛事运行、防疫、服务保障等方面给予高度赞扬。他说:“北京冬残奥会竞赛组织达到了预期水平,北京冬残奥会把办赛水平提高到了新的阶段。”帕森斯对北京冬残奥会在闭环管理防疫措施方面作出的贡献表示肯定。

“从初学者到冠军”

13日下午,随着挪威选手彼德森夺得冬残奥高山滑雪男子回转坐姿项目冠军,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6个大项78个小项的比赛全部结束。这届冬残奥会共产生78枚金牌。中国代表团参加了所有大项的比赛,取得18金20银23铜共61枚奖牌的佳绩,在金牌数和总奖牌数上都居第一。乌克兰以11金10银8铜共29枚奖牌排在第二,加拿大、法国、美国、奥地利、德国、挪威在金牌榜上分列第三至第八位。

“中国代表团首次位列冬残奥会金牌奖牌双榜首,”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中国代表团由217人组成,其中运动员96人。1989年出生的杨洪琼是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金牌数量最多的运动员,她还担任闭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

中国自1984年以来参加九届夏季残奥运会,并连续五届包揽残奥会金牌奖牌榜双第一,但中国冬残奥运动基础较弱,2002年才首次登上冬残奥会舞台,在4年前的平昌冬残奥会上,中国轮椅冰壶队夺冠,为中国实现了冬残奥会金牌和奖牌零的突破。

“从初学者到冠军:中国崛起并主导冬残奥会”,法新社13日以此为题报道称,中国在自己主办的奥运会上成为冬残奥会新强国,在奖牌榜上名列第一,取得惊人的成功。考虑到他们在2002年首次亮相冬残奥会,四年前才赢得首枚金牌,他们的崛起就更引人注目了。

报道称,长期观察残奥会的人士认为,中国取得成功的秘诀包括资金投入、刻苦训练、东道主优势、俄罗斯运动员缺席等,俄罗斯冰球教练尼古拉·沙尔舒科夫和意大利高山滑雪教练达里奥·卡佩利等人才的加入,帮助产生了奖牌竞争者。“对于这些(中国)运动员来说,11个月的每一天都是:滑雪训练,滑雪训练……我不知道还有哪个国家能做到这一点。”卡佩利说,“第一天,我们对他们做了一个测试,让他们在一个斜坡上转5个弯。我们意识到他们都是初学者。”

据韩国《首尔新闻》13日报道,韩国残奥会训练企划部部长朴承宰表示,他听说中国运动员比赛前在张家口训练了6个月,其间几乎没有回过家。韩国残疾人体育协会会长郑镇完说:“在人口众多的中国,残疾人的梦想很多。四年前,他们被送去参加国际比赛,帮助他们成长。”

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杨立雄13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这次取得的成绩体现了中国的制度优势。中国过去成绩不佳,是因为冬季运动整体参与人数不多,相关项目发展水平跟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最近几年,中国做得比较好,这次的成绩也确实前所未有。杨立雄提到,从2015年到2021年,中国残疾人社区文体活动参与率从6.8%上升到23.9%。

一名加拿大记者的故事

和北京冬奥会一样,冬残奥会引来各界点赞。日本雅虎新闻网13日一篇题为“北京冬残奥会现场让CBC记者大受感动的中国式招待”的文章,讲述了加拿大广播公司(CBC)记者大卫·哈罗的故事。哈罗在冰壶赛场进行采访时,发现CBC专用转播区贴着5张植物照片。“我很感动。出来采访这么久,我很想家,也想念我栽种的植物。赛场工作人员把我出发前在社交平台上发的植物照片打印出来,为我贴在CBC转播区。”

随后,哈罗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受到的热情招待,引来关注他的网友们纷纷评论:“真的是非常体贴地招待外国来宾”“真的很棒”。据了解,哈罗曾在2021年参与东京奥运会及残奥会采访,其间他对日本各种各样便利店售卖的美食高度评价,一度冲上热搜。由于疫情,他未能采访北京冬奥会,而只采访到冬残奥会。

点赞的还有诸多参赛的外国运动员。据报道,舒适便捷的无障碍环境、温暖亲切的志愿者让每一个到这里的人都感到宾至如归。“从房间到赛道,我几乎没看见任何人遇到任何问题,舒适、热情、便捷是这里给我最深的印象。”英国运动员亚历克斯说。

“完成残奥会的亚洲之旅后,我们将在世界其他地方开始一段新的旅程。我认为本次残奥会的亚洲体验非常精彩,我们找不出一个更好的地方来完成这一切。”据西班牙埃菲社报道,帕森斯说,“正如我们巴西谚语所描述的,我们用‘金色的钥匙’完成了本届冬残奥会。”帕森斯还表示,中国通过冬残奥会“向世界展示强有力的包容”,其中包括“前所未有的最佳呈现”。

香港《南华早报》13日称,中国的冬季体育产业正沉浸在冬奥会盛事的余晖中。人们目睹了奖牌得主的精湛技艺,去滑雪场和溜冰场的人数远远超过政府最大胆的预测。据统计,目前有3.46亿人参加冬季运动,超过多年前北京申办时设定的3亿人目标。

在德国体育电视一台看来,本届冬残奥会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残疾人事业,自2008年北京残奥会后,中国在企业员工招聘等许多方面进行了规定。该媒体称,北京冬残奥会也向世界发出和平与团结的呼声。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之际,中国成功举办冬残奥会既让人类保持对更高目标的追寻,也将团结的价值更好地凸显出来。这同时是大国担当的体现,中国通过冬奥会非常清晰地传递了人类要更团结、要超越这些障碍挑战的强烈信心和愿望。

【环球时报驻西班牙、日本、韩国、德国、新加坡特派特约记者 陈晓航 岳林炜 张静 青木 辛斌 环球时报记者 崔凡荻 严格】

阅读更多内容请参见今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或下载登录新版“环球TIME”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