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17日,美步兵第7师按计划在朝鲜釜山装船完毕,而海军陆战1师已先一步出发,在元山海域进行扫雷作业,交给日本扫雷艇部队来完成,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朝鲜战争初期的谋略战?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朝鲜战争初期的谋略战(元山海面扫雷.迟来的空降作战)

朝鲜战争初期的谋略战

1950年10月17日,美步兵第7师按计划在朝鲜釜山装船完毕,而海军陆战1师已先一步出发,在元山海域进行扫雷作业,交给日本扫雷艇部队来完成。

日本扫雷艇队属于海上保安厅于6月份设立的航路开通部,主要负责清除残留的战争中美军投放在日本近海的水雷。

这支队伍是原来日本海军的编制,二战之后,原封不动地转到海上保安厅,航路开通部的部长田村久三,是原来的日本海军上校。

在制订元山登陆作战方案时,美军海军对元山正面永兴湾一带的水雷处理问题很头疼。

侦查显示,海湾内外布设了多种类型的水雷,主要有接触式水雷、感应螺旋桨噪声的音响水雷、感应铁船移动引起地球磁场变化的磁性水雷等,其中最难排除的就是磁性水雷。

一般情况下,排除磁性水雷的方法是:两艘扫雷艇以200米间距并排行进,并拉动抛在水中的电缆,电缆的中部是通电的网状结构。

这种电缆网接近磁性水雷时会扰动磁场并引爆它,也可以将电缆换成铁板。

不过有些磁性水雷装有控制装置,第一次感应时并不爆炸,到第二、第三次感应时才爆炸,最多可感应十二次。

因此,磁性水雷的排除,需要相当熟练且数量众多的扫雷艇。当时,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方面拥有的扫雷艇只有4艘钢质船和6艘木质船,要在规定的时间里,清理将近400平方英里的元山海域是不可想象的。

实际上,海军反对元山登陆的理由之一就是缺乏处理水雷的能力。

但是,元山登陆方案已经确定,扫雷任务必须完成,美远东海军司令部决定使用日本扫雷艇部队出动扫雷。

远东海军副参谋长帕克少将向日本提出了出动扫雷艇部队的要求。

为登陆作战进行扫雷作业属于军事行动,二战后日本已没有军队,海上保安厅是接受运输省监督的行政官厅,扫雷艇员是文职人员,让文职人员参加外国军队的战斗,该怎么办呢?

首相吉田茂无法回绝,在美军的占领下只能悄悄的接受这样的安排,违反国际道义,动用原日本海军进行扫雷,也只有美国敢这样子!

10月6日,日本运输省正式下文给海上保安厅,将扫雷艇编入美远东海军司令乔伊中将的指挥下,从事朝鲜海域的扫雷任务,各艇挂起国际信号旗E旗,队员的薪水提高了两倍……

正式通知下达后,在日本下关的13艘艇和323名艇员进行了集合。13艘艇分两组,原海军中校山上龟三雄指挥5艘艇处理仁川海域的水雷,原海军中校能势原吾指挥8艘艇则去元山海域。

航路开通部部长田村作为总指挥登上了巡视船“悠千鸟”号,驶往元山。

能势分队于8日凌晨4时从下关出发,途中与美驱逐舰会合,沿朝鲜半岛东海岸北上,10月10日上午8时,抵达元山海面。

能势扫雷分队越过三八线,到达元山海面时,美海军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排在那里向岸上炮击,西伯利亚吹来的东北风又寒又猛,扫雷艇漂泊在浪高4到5米、波幅有50米左右的波涛中。

10月11日夜,田村下达指示,12日早晨开始扫雷。

12日上午7时,4艘美军扫雷艇和4艘能势分队的扫雷艇开始进行作业,美军扫雷艇在前,日本的3号艇和6号、14号、17号艇跟在后。

美军扫雷艇都是铁壳的,和日本的木制渔船改造的扫雷艇不同,更容易引爆磁性水雷,哪怕是在前面用一条小船引路也是常识,但美军扫雷艇什么也没做,悠然地往水雷场前进。

日本艇距美军最后面的艇约有1000米,分队长势能在船桥上眺望着,果然,刚进入港湾,美军先头的扫雷艇触雷了,艇尾被炸,随着爆炸声,头尾上下了三四次,然后艇首翘向天空,最后沉了下去。2号艇转舵准备避退,结果艇腹扬起了大水柱,瞬间侧翻沉没,3、4号急忙后退,日本扫雷艇跟着也撤退了。

之后,一直到16日,美舰队一味地对岸上炮击,扫雷活动停了下来。

10月17日,扫雷重新开始,能势分队还是四艘艇排成纵队进入港湾。进入港湾,分为两组,3、6号艇一组,14、17号艇一组,用电缆开始扫雷,海岸在他们的左边。

日本的扫雷艇是用远洋渔船改造的,吃水很深,特别是尾部,吃水约3米。能势分队为预防触雷,将艇员向前甲板和船桥集中,整个上午都没有出事。

下午3时21分,最靠近海岸的后队左侧的14号艇触雷被爆散了,也可以说炸沉了,当能势中校听到爆炸声回头望去,已经没了14号艇的影子,只看见落水后的艇员散落在海面上。

“停止扫雷,用扫雷索救人!”能势中校叫道,3号艇和6号艇解下扫雷电缆、并和17号艇放下了救生艇开始救人。

美军扫雷艇和美军舰也陆续放出小艇赶往现场,美国小艇将14号艇的艇员救起。结果是18名艇员负伤,厨师长中谷坂太郎失踪,被认定死亡。

总指挥田村的巡视船“悠千鸟”号也靠近过来,能势中校作了汇报,田村同意停止扫雷,船队移往安全海域,再商讨对策。

能势中校根据触雷发生在浅海这点,判断水雷敷设在离岸不太远的海面,是朝鲜人民军为阻止美军登陆而敷设的。所以,必须要在扫雷艇前放置一条小船,扫雷艇跟在后面,采用“小扫雷”方式。

田村找到了美军舰队负责扫雷的史密斯海军少将陈述了建议,但是史密斯爱答不理的说道:“没有这种小船!”

厨师长中谷坂太郎死亡的消息传了开来,各艇都发出了不满的声音。“我们可不想卷入美国人的战争!”“别扫雷了,我们回去吧!”艇长和艇员们的意见基本一致。

田村也认为如果不改善策略的话扫雷活动将很困难,他和史密斯再次联络,但是,史密斯的回话仍然是高压形式:“日本扫雷艇队明天早上7时出发继续工作,如果冒然返航的话将被视为违抗命令,舰队就将开火!”

这个回话刺激了日本艇员的神经,作为日本人,他们是海上保安厅的职员,结果却“被当成牺牲品来减少美方的损失”。

能势中校为了安全考虑认为不实行“小扫雷”的话部下安全将无法保障,议论到10月18日上午还在进行。

田村认为,不管怎么样,自己是公务员,接受政府的任务,如果中途放弃的话相当于是辞职,他以此来进行劝说。但是,能势回话说将有3艘扫雷艇回国。

18日下午2时,能势分队的第3、6、17号艇离开了元山海域,巡视船“悠千鸟”号向能势中校发出了信号:“不要回国!”田村担心他们这样回国会招来麻烦。

信号没有得到回复,能势分队的三艘艇中17号艇的引擎出了问题,另两艘艇拖着它航行,美国舰队对他们的离去很吃惊。担任日本扫雷艇补给任务的供应舰“鲁斯比尔特”号的甲板上水兵们吹着口哨向他们挥着手叫喊着。

三艘艇的燃料很紧张,本应加油的,但是回国的日本扫雷艇直接从“鲁斯比尔特”号面前穿过,没有停下。

望着在北风中南下的日本扫雷艇,史密斯略有些悔意,后来,元山海域留下的4艘日本扫雷艇和后续赶来的石飞矼(原日本海军中校)的8艘扫雷艇继续执行任务,扫雷任务结束时,已经是10月25日,而26日就是元山登陆作战的实施日。

在这段时间内,海军陆战1师在1周时间内一直漂泊在海上,步兵第7师也在釜山港停泊的运输舰内待了10天,拖沓的登陆已消磨了所有人的斗志。

元山登陆作战虽然是为攻占平壤而安排的,但这段时间内,平壤已经被占领,这个计划只能是登陆,而没有作战!

10月20日下午2时,美军空降部队在平壤以北降下,实施空降的是伯恩上校指挥的第187空降团。

对于这次空降作战,有不少批评意见。第187空降团是东京麦克阿瑟司令部直属的预备队,当时第8集团军已经在全力北进,第10军也全部投入到了元山,麦克阿瑟还要将这支唯一的预备队投入战场?

按计划,这次空降作战的目的是“为了切断北朝鲜政权首脑和部队主力的退路,营救关押在平壤附近的联合国军俘虏。”

第187空降团从10月16日开始就在等待出击的时机。

但是,侦察发现,朝鲜政府在16日之前已经放弃平壤了,在司令部内部已经对这次空降作战的必要性表示了疑义。

空降部队的使用是很慎重的,不能太早也不能太迟。二战中已经有很多经验,在敌人后方降下的部队如果在3天内不能和友军会合就将陷入苦战甚至覆灭,同时,天气也是个大问题,况且,对方已经撤退再进行空降作战更是毫无意义。

结果是第187空降团既没有捕捉到北朝鲜军主力,也没有救出联合国军俘虏,麦克阿瑟自己也感到这次作战丧失了宝贵时机。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空降的时间被延迟了几天。

首先,英联邦第27旅占领沙里院后,原本定于10月17日实施的空降作战因为北朝鲜军的激烈抵抗和天气不良而延期。

接着,韩国第1师攻入平壤的10月19日被认为是个好机会,但是因为从东进攻的韩国第6师速度不够快,判断将会影响与空降部队的联系,作战再次延期,同时天气也不帮忙。

10月19日夜,麦克阿瑟接到了气象部门关于天气开始好转的预报,下令第187空降团在20日实施空降。作战如此的推迟,使得捕捉已经后撤的北朝鲜军的目的变得不可能实现了。

但是,麦克阿瑟一意孤行,还是要继续实施空降作战。

步兵第24师攻击肃川,南韩第2军第6师攻击顺川,都是为了与空降部队会合而进行的。

20日凌晨,第187空降团在金浦机场待命,汉城方面下着大雨,中午时分开始放晴。

从凌晨2时30分就起床待命的187空降团立即登上了第314、第21运输机联队的113架C-119和C-47运输机,包括第1营、第3营、团部等第一批空降部队共约2800人。

下午2时,空降部队飞临肃川盆地上空,为运输机护航的战斗机俯冲下去对地面进行扫射并发射了火箭弹,但是,地面上没有任何反击。

以团长伯恩为首的第1营、团部等共1470人空降在肃川东南方,空降的损失很小,25人负伤,只有1个人运气不好,降到了朝鲜人民军阵地里,被打死了。吉普车、90反坦克炮、105迫击炮、2.5吨卡车等装备也一同空投落地,落地的7门迫击炮和1125发炮弹中损坏了1门,另外90%多的弹药安全落地。

第1营占领了肃川东方的97高地和北方的104高地,并切断了北侧的道路,伯恩将团部设在了94高地。接着,第3营降下,控制了肃川南方3.2公里的山丘,封锁了街道和铁路。下午2时20分,以2个连为基干的第2营在肃川东方30公里的顺川空降。

肃川可扼制平壤至新义州的铁路和京义公路,顺川可控制平壤至满浦镇公路,都是要地。

麦克阿瑟判断守卫平壤的朝鲜人民军主力将利用这两条路线进行撤退,因此同时实施了肃川和顺川的作战。

在肃川和顺川的空降部队约有4000人,吉普39辆,105迫击炮12门,半吨牵引车38辆,90毫米高射炮4门,卡车4辆,以及弹药584吨,还有汽油、水、携带口粮等物资。在顺川空降的第2营向肃川派出一部队与第1营取得了联络。

麦克阿瑟在观看完空降后,在平壤机场会见了记者团,说道:“本次作战相当职业,网已完全收紧。”但是,实际是这个“收紧的网”并没有网住几个朝鲜人民军士兵。

朝鲜人民军主力已撤至清川江北岸,空降部队发现的是在肃川南方10公里永柔布阵的掩护主力后撤的朝鲜人民军第239团,美国和南韩国俘虏早已被移送朝鲜北部。

位于肃川南方山丘的空降第3营从20日夜到21日黎明,一眼未合,高度戒备。

根据出发前的情报,永柔附近的隧道内隐藏着装有美国俘虏的列车,第3营在等待着那趟列车的出现。但是,情报是错误的,俘虏列车并没有出现,也没有朝鲜人民军攻来的迹象。

“敌人似乎不知道我们的空降,不能这样一直等下去,我们去找敌人!”团长伯恩指示第3营南下永柔。

第3营到达永柔附近后,发现北侧高地及其东北方渔波里一线的163、281高地约有2个营的朝鲜人民军。

这是朝鲜人民军第239团,约有2500人,他们为掩护主力向清川江撤退,19日起面南布阵阻击。

第3营在发现他们后就以连为规模发动了攻击,朝鲜人民军第239团虽已知道了美军在北面空降,但没想到会这么快攻击他们,很快就进行了反击。

第3营奋勇作战,面对两倍于己的朝鲜人民军的拼命反击,陷入了苦战。第3营L连一下子就伤亡了90人,K连虽夺取了永柔北侧的163高地,但想要守住很危险。

而且还发生了不走运的事情。根据第1军军长米尔潘的命令,英联邦27旅渡过了大同江开始北进。

事前听说平壤至肃川45公里之间有北朝鲜军部队存在,因此英联邦27旅的行动很谨慎,但始终没有遇到北朝鲜军。一直前进到永柔南侧34公里处,总算探知永柔有敌人。

旅长科德准将考虑到美军187空降团已经在肃川降下,放弃了夜间进攻,准备在天亮后与美空降部队夹击北朝鲜军。

朝鲜人民军发觉了英联邦27旅的接近,开始计划利用夜幕突围,他们将部队分成小股进行夜袭,像夜晚密林中穿行的豹子一样袭击美军,第3营立即感觉四周的黑暗中充满了危险,一下子就丢失了163高地,营部和L连也被包围了。第3营拼命用无线电向外发出求救信号。

英联邦27旅听到了这边的枪声,但是他们并没有接到空降部队已经开始出击的报告。

所以,附近的英联邦27旅在10月22日天亮后,开始行动。在此之前,英27旅得到急报,这才知道昨天的枪声是北方的第187空降团正在苦战。

于是,英联邦27旅阿基尔营继续前去占领永柔,澳大利亚营则向前进攻,和空降第3营形成夹击,3个小时后,击溃了这支朝鲜人民军部队。

此间,之所以进行空降作战,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麦克阿瑟是期望能捕捉到金日成首相和朝鲜政府首脑,而现实是第187空降团遭遇的只有这个第239团,而且这个团还不是金日成的卫队。这也就意味着此次空降作战和元山登陆作战一样是“无意义”的行动。

不过,关于战局的前景,空降作战的扑空并没有影响麦克阿瑟的自信,肃川、顺川地区是守卫平壤至中朝边境新义州一线的要地,而在如此战略要地只配置了1个团的兵力,说明朝鲜人民军正在全线撤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