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16日入伏以来,上海频繁出现局部雷阵雨,短时间出现积水情况也时有发生。近日,普陀区民防办深入开展防汛防台安全专项检查,联合公安、城管及属地街镇,对辖区内地下空间开展地毯式隐患排查,切实加强地下空间整体防护和安全管理,提高应对汛情的应急反应处置能力。


近日,普陀区民防办联合多部门及街镇深入开展防汛防台安全专项检查


在凯旋花园109号地下空间,区民防办地下空间管理部部长张明成正在带队进行突击检查。“今天主要检查整改情况,目前违规居住人员已全部清退,但还是有私拉电线和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的情况。”张明成说。


区民防办地下空间管理员共有26位,他们要负责全区10个街道(镇)、共2820处地下空间的日常巡检,并及时将结果反馈至属地街道和区民防办。“以往一个半月摸排一次,最近因为汛期快到了,我们每天都在巡查。”张明成介绍称,防汛防台安全专项检查除了要重点检查防汛沙袋、挡水板是否缺失,雨水泵、污水泵是否正常运行等,还要排查隐患、杜绝疫情以来地下室违规居住现象的回潮,“我们还在部分存在渗漏水现象及易积水地下空间提前安装了物联传感器,‘人防’结合‘技防’,可以更高效地对重点点位进行全方位管控。”


非法占用地下空间整治(大走访大排查守护隐秘的)(1)

普陀区民防办“一网统管”系统界面


在甘泉公寓3号地下空间里,24小时值守的“安全哨兵”正在收集各类信息,并通过“一网统管”平台实时反馈给所属街道和区民防办。水浸探测传感器可以预警防台防汛、雨水倒灌情况;气体感应器能实时监测空气是否含有瓦斯、甲烷、烟雾等;水位检测装置会自动检测水泵能否在蓄水池水位过高时进行排水作业……正是这些藏在角落里的全景摄像头和各类传感器,构成了以“技防”为主导的防范体系。


近年来,普陀区民防办深入开发“一网统管”平台,通过打通数据壁垒,搭建了一个“平时风险防控、特时精确预警、急时高效处置”的综合平台,将预警触角从地上延伸到地下。


非法占用地下空间整治(大走访大排查守护隐秘的)(2)

普陀区民防办“一网统管”工作平台


今年,区民防办还将进一步优化地下空间数字体征模块,量化评估各地下空间历年来汛情情况,并动态生成低、中、高三级风险工程清单。针对中、高风险地下空间,予以特别关注及保障,进一步提高巡检频次。“借助数字体征的体系,我们不仅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处置,还能对风险提前进行研判,高效管理地下空间。”区民防办管理所所长夏闻天说。


目前,全区已安装地下空间智能设备、物联传感器622个,“人”“技”结合提升管理效率,实现科学精准防控。

来源:上海普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