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黄河是她的母亲河

巍巍太子山是她的父亲山

这里有黄土高原的壮美

也有高原平湖碧波万顷的翠丽

临夏城市抗疫素材(宣传推广疫消云散)(1)

如诗如画的群山

讲述着临夏的古往今来

奔腾不息的黄河

滋养着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婉约悠扬的花儿

传唱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一山一首诗、一水一阕词、一曲一段情

这里是临夏

临夏城市抗疫素材(宣传推广疫消云散)(2)

山水临夏秀美壮阔

巍巍太子山,绵延数百里

成为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岭

更是连接中原文化和雪域文化的纽带

峰峦重叠,蔚为壮观

她遮蔽青藏高原的苦寒

为临夏带去壮阔与富饶

临夏城市抗疫素材(宣传推广疫消云散)(3)

松鸣岩青峰接云、古松参天

莲花山层峦叠嶂、诸峰竞秀

大墩峡青翠奇丽、鸟语花香

嵯峨黛绿的群山,影影绰绰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造就了天然的氧吧、生物的乐园

养生的福地、心灵的净土

勾勒出临夏独有的泼墨山水画卷

临夏城市抗疫素材(宣传推广疫消云散)(4)

滔滔黄河水

穿越积石关、进入临夏,

开启她在甘肃境内第二次征程的壮阔景象

大河奔流,生生不息

在临夏大地上造就了有滨海气魄的黄河三峡

画舫满笑语,白帆飘渔歌

黄河母亲在滋养中华民族的同时

也用她的鬼斧神工造就了

积石雄关、黄河三峡、洮黄交汇、

太极鸟岛、炳灵丹霞等绝美景致

构成了独具高原特色的百里黄河画廊

临夏城市抗疫素材(宣传推广疫消云散)(5)

在临夏,你可以看到

丹霞与黄河相依相伴

芦苇浩荡,飞鸟蹁跹

秋色尽染河滩美

渔歌唱晚惹人醉

临夏城市抗疫素材(宣传推广疫消云散)(6)

还有洮河、大夏河、湟水河、广通河等

24条支流在临夏境内纵横交错

山光水色融为一体

为这方土地赋予了灵动和生机

临夏城市抗疫素材(宣传推广疫消云散)(7)

熠熠生辉的文化印记

美丽的太极湖畔发现的

距今1.7亿年的世界最大的恐龙足印化石群

仿佛还能看到中生代白垩纪时期恐龙

悠闲自在、生息繁衍的场景

如梦如幻,等待着有缘人来解谜

临夏城市抗疫素材(宣传推广疫消云散)(8)

和政古动物化石记录着几千万年前

远古生命生生不息的活动轨迹

也印刻着临夏大地地壳抬升、气候变化、物种演进

沧海桑田般的巨变

藏在广河县齐家坪里的齐家文化遗址

几千年来诉说着先民们的往昔

临夏城市抗疫素材(宣传推广疫消云散)(9)

炳灵湖畔的小积石山大寺沟内

中原通往河西走廊的交通枢纽

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

始凿于西秦的炳灵寺石窟

如今仍在山崖上焕发着艺术的光辉

临夏城市抗疫素材(宣传推广疫消云散)(10)

八坊十三巷

阡陌纵横的古街、民居、巷弄

保存着从唐朝就形成的城市布局

帮助人们打开尘封已久的历史记忆

往日的生活图景

演绎着鲜活故事

酿成丰富多彩的历史表情

临夏城市抗疫素材(宣传推广疫消云散)(11)

团结交融神采临夏

临夏是好看的

“家家种牡丹,户户植芍药”

经过一千多年的引种驯化,

一代又一代临夏人培育出了

200多种丰富多彩、花色各异的紫斑牡丹

临夏也成为继河南洛阳之后

又一个闻名遐迩的“牡丹之乡”

临夏城市抗疫素材(宣传推广疫消云散)(12)

行走在临夏

随处都能欣赏到姹紫嫣红的各色花卉

黄河之滨的千亩郁金香

大夏河畔的多彩花海

唐汪川的百年杏花园

和政县的万顷梨花

太子山下遍野的油菜花

仿佛置身于花的世界、花的海洋

展现出临夏的五彩缤纷、绚丽多姿

临夏城市抗疫素材(宣传推广疫消云散)(13)

临夏是好听的

羌笛遥传边曲古,十万游人唱花儿

三句一叠的“花儿”

唱的是大西北的热闹

唱着人世间的爱情、亲情、友情和真情

演绎着临夏各族群众创造的幸福生活

临夏城市抗疫素材(宣传推广疫消云散)(14)

临夏是好吃的

黄河鲤鱼、河州包子、夹沙牛肉

牛杂割、河州老炒、发子面肠

河沿面片、炕锅洋芋、油炸馃馃

没有啥烦恼是一碗羊杂解决不了的

如果有,就再来一斤东乡手抓

临夏城市抗疫素材(宣传推广疫消云散)(15)

临夏是好喝的

一杯盖碗茶,喝出临夏味

作为古丝绸之路“茶马互市”的重要驿站

临夏的饮茶文化可谓是包罗万象

其中,最可称道的这当属盖碗茶

临夏人捧一盏配料丰富的盖碗茶

尝尽人世间的所有香甜和美好

临夏城市抗疫素材(宣传推广疫消云散)(16)

临夏是好玩的

在刘家峡国际滑翔营地御风飞行

在大墩峡跨越西北第一玻璃栈道

在炳灵湖乘船溯流而上,人在画中游

在草长沟享受生活的慢时光

临夏城市抗疫素材(宣传推广疫消云散)(17)

临夏是智慧的

砖雕、保安腰刀、雕刻葫芦、手工地毯等

积淀和传承着各民族的文化智慧,

经过能工巧匠的心手互动、精雕细琢,

朴实无华的原料蜕变为生动的画面、传神的意趣

临夏城市抗疫素材(宣传推广疫消云散)(18)

临夏人是善于经商的

临夏历史上就是一个有名的商埠

被称为古丝绸之路南道之要冲、

唐蕃古道之重镇、茶马互市之中心

素有“西部旱码头”的美誉

改革开放以来

临夏各族群众顺应时代发展大潮

像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

凭借着善经商的传统优势

东进西出、南来北往

到西藏、新疆、东部发达地区

做贸易、搞流通、闯市场

不管是在繁华的大城市

还是在边远的牧区集镇

都有临夏人创业的故事和奋斗的足迹

20世纪80年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

先后5次到临夏考察

发出了“东有温州、西有河州”的赞叹

临夏城市抗疫素材(宣传推广疫消云散)(19)

奏响蓝色黄河交响曲

“黄河宁,天下平”

自古以来,黄河治理都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大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

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在临夏积石山拉开帷幕

临夏城市抗疫素材(宣传推广疫消云散)(20)

千百年来

这里的各族人民一代又一代地追寻前人的足迹

保护黄河、治理黄河

“立下大禹志,深山起宏图。”

1958年,数万名电站建设者们

从祖国四面八方会聚临夏永靖县

人拉肩扛,以前所未有的民族气概

筑起中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以上的大型水力发电站

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骄傲和梦想

临夏城市抗疫素材(宣传推广疫消云散)(21)

“九曲黄河十八弯,一碗河水半碗沙。”

为了调解黄河水沙关系

临夏黄河沿岸各县的“绿化”工程不留一隅

有效加快了当地水土保持的步伐

如今,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库区沿线一带

满目苍翠、绿树成荫

成为中国西部黄河上游生态宜居的“在水一方”

奋斗成就辉煌

发展的大潮澎湃着希望

临夏正以黄河般的进取精神

精诚团结、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磅礴力量

奏响开放发展的丝路新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