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纠正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应届生就是指次年6月左右毕业的学生。
比如2023届国考的应届生,那就是2023年6月左右这一批毕业的本科、硕士、博士生。
这就想的明显狭窄了,因为根据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中的要求:
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者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http://bm.scs.gov.cn/pp/gkweb/core/web/ui/business/article/articledetail.html?ArticleId=8a81f6d183d42bf3018404019ce0016c&id=0000000062b7b2b60162bccd55ec0006&eid=0000000062b7b2b60162bccdd5860007
bm.scs.gov.cn/pp/gkweb/core/web/ui/business/article/
也就是说,只要符合条件的2021年、202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同样可以以应届高校毕业生的身份报考。但不能报考明确要求为“仅限2023年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的职位。
所以这里的应届,并不是狭义上的2023年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而是以2023年应届毕业生为主,但同样包括未落实工作单位但其户口、档案和组织关系要么留在学校,要么留在人才机构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
所以,虽然近7成岗位计划招录应届生,但这里面的应届生可能包括2021届,也可能包括2022届,以及2023届。所以并不是指这一届,而是连续三届都有可能。
当然,知道了这个,我觉得问“应届生具备哪些优劣势”这个问题没有太大的必要,因为优势已经很显然了,就是有更多的岗位选择。劣势的话也不存在,因为在能报考的岗位中,都是应届毕业生,有什么劣势可比。在没法报考的岗位,除了已经积累了基层工作经历年限的应届毕业生可报,其他的应届毕业生也没法报考,也谈不上什么优劣可言。
当然,拓展来说,我们不如讨论类似于“应不应该去读个研究生再去考公”这样的问题,都比讨论应届毕业生在国考中有何优劣势要有意义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