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1)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2)

卧龙岗武侯祠位于南阳故城西郊卧龙岗上,这里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代“躬耕于南阳”的旧址,也是历代祭祀诸葛亮的地方,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和“草庐对策”就发生在这里。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3)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4)

据说,早在魏晋时,卧龙岗已经有了纪念诸葛亮的建筑,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曾云: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5)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6)

一方秀土,养育了一方英才,卧龙岗绵延百余里,被称为“天下第一岗”武侯祠就坐落于其间。走进武侯祠,松竹长青,环境相当宜人。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7)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8)

穿过石牌坊,就是祭拜诸葛亮的大殿,这里是历朝历代官吏百姓举行盛大祭祀活动的场所,直到今天,每年秋祭时,当地的百姓们还是会来祭拜。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9)

从小在语文课文中学过的《出师表》在这里的廊碑上又一次看见,岳飞亲笔书写的《出师表》石刻已经被保护起来了,透过透明的玻璃,能看到清晰的字样。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10)

野云庵是当年会友的地方,这里环境幽静,诸葛先生常常在此处与他的好友们相聚在一起,探讨时政,评研学问。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11)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12)

往里走,在静谧秀丽的院落内,有一座八角建筑,这就是闻名于世的“诸葛草庐”。诸葛先生在南阳的十年间,刻苦学习,淡泊自修,未出草庐已定天下三分,“草庐对”就是在这里形成的。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13)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14)

古柏亭的位置原是诸葛亮亲自种植的一棵柏树,树高接天,枝繁叶茂。一旁还有处时刻,上面是杜甫的《古柏行》: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15)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16)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17)

正准备往卧龙潭走的时候,正好遇到小孩子在门口拍照,看着宝宝的模样,特别可爱,也与这的景很配,便拍了几张。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18)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19)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20)

当我站在垂花门前,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潭碧波,称为:卧龙潭。潭水不深,有龙则灵,卧龙潭分上下两潭,潭水青碧,碧波荡漾,没想到在这里,又遇到了熟悉的江南画卷。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21)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22)

换上一身古装,走进这赛江南的画中。卧龙潭有七曲桥和玉带桥,其与岸相连,四周垂柳依依,景色相当宜人。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23)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24)

棵棵柳树排成行,柔软的枝条垂在明镜似的水面上,午后的阳光不太烈,正好在廊桥上坐着休息一会。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25)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26)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27)

这儿占地200多亩,随处佳木成荫,是全国诸葛亮祠庙中建立最早、规模最大、保护最为完整的武侯祠,现存的元代,明代石碑有四十多块,树龄超过四百年的有几十棵之多。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28)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29)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30)

武侯祠既不失名士祠的严谨肃穆气氛,也保留了故居园林的活泼清新景象,优美的自然风光与诱人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31)

诸葛躬耕之地襄阳南阳之争(著名的三顾茅庐)(32)

这里的八卦迷宫看似简单,但错落的步道穿插其中,处处暗藏玄机,进去后想出来可不容易,若有兴趣的,倒不如一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