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不常见诗句(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1)

元宵节不常见诗句(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2)

【题解】

苏味道(648-705),赵州栾城(今河北栾城)人,唐代著名文学家、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文章四友”。

少与李峤以文辞齐名,号“苏李”。高宗乾封年间进士,武则天执政时居相位,预事常常采取明哲保身、模棱两可的态度,世号“苏模棱”。

此诗描写的是唐都长安正月十五的绚烂夜景及民众夜游的欢闹场景。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录自《全唐诗》卷65,中华书局1960年版)

【注释】

①火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元宵夜灯火灿烂的夜景。

②星桥:传为秦时李冰开蜀江,置七桥,桥上对应七星,故 称“七星桥”,每桥上装一铁索。此处喻指长安城护城河的桥。长安城入夜宵禁,各门上锁,禁止通行。

③秾李:《诗经·召南·何彼秾 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此处指歌艺伎艳若桃李。

④《落梅》: 即《梅花落》,汉乐府中二十八横吹曲之一。

⑤金吾:唐代设有左、右金吾卫及金吾大将军,负责皇帝大臣警卫、仪仗以及徽循京师、掌管治安。长安宵禁由金吾卫掌管。

⑥玉漏:古代以滴水计时,器皿常 为铜壶滴漏。此处言其精美、珍贵。

【评析】

此诗是诗人的代表作,流传甚广,诗中“火树”“银花”月”“游伎行歌”“金吾不禁”,都是古代元宵节的重要文化符号、明渍时期的蒙学读物大多会引此诗向幼童普及元宵节庆的内容。

诗人以明丽的语词,完满地展现了节庆之夜游人如织的盛景与欢娱人群不忍离去的盛情。

首联以“火树银花”喻指张灯结彩、炫人眼目的街景,一个“合”字写出灯火辉煌、融为一体的和谐美。

这美景自然不会寂寞、清冷,因为元宵夜金吾不禁,坊门大开,观灯者打马而来,夜幕中,马蹄踏过处卷起薄薄的尘土,连明月都想要加入欢庆的人流中。

诗人用“暗尘”而非“黄沙”,说明街上人潮拥挤,骑马人无法策马扬鞭;又以“逐”字赋予明月人的性状,生动灵巧。

“秾李”化用《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之典,描绘出出游的歌女艳若桃李的姿态,歌女们边走边唱,尽情放歌。尾联从眼前景转而写游人心:滴漏你慢慢地滴让这喧闹继续,不要催促欢乐的游人,更不要催促欢乐的时光。

【相关链接】

相传正月十五“火树银花”的习俗源于汉代,一说学自佛教,一说源自道教。

东汉明帝派遣郎中蔡愔出使天丛求佛取经,蔡愔以白马运回了《四十二章经》和释迦牟尼佛像,并禀告汉明帝印度摩羯陀国每逢元月十五僧众云集,观佛舍利,放光雨花以敬佛。

为弘扬佛法,汉明帝敕令正月十五夜、宫中、寺院要“燃灯表佛”,王公大臣、庶民百姓则要挂灯。此俗曾被记入班勇的《西域记》。

《艺文聚类·岁时中》将南北朝时流行的《涅槃经》中的一段收在“正月十五”条:“如来阇维讫,收舍利婴置金床上。天人散花奏乐,绕城步步燃灯,满十三里。”

可见当时佛家僧侣望日燃灯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

另一种说法认为正月十五张灯结彩,是对道教上元燃灯教规的世俗化。

道教奉天、地、水三官,“上元为天官司赐福之辰”(《梁元帝旨要》),而天官喜乐,世人热热闹闹地燃起灯火以博得天官的护佑。

无论是哪一种说法,正月十五燃灯的习俗被统治者选择并保留了下来。

隋代已经有确定记述,《隋书·柳或传》:“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

其中“燎炬照地”,说明节庆游行队伍的灯火将街市照得如同白昼。而唐代关于元宵放灯的诗文不胜枚举。

诗中“火树银花”的比喻对后世影响很大,如朱淑真《元夜》“火树银花触目红”、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以及柳亚子《浣溪沙·五〇年国庆观剧》“火树银花不夜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