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说过好口才不是天生的,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好口才确实包含有一些天分的因素。比如,有的人生来嗓音甜美,性格外向,灵活机变等等,但这只说明他们锤炼好口才的基础或者说起点比别人要好一些、高一点,并不表示他们就一定会拥有好口才。

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在其名篇《伤仲永》中,讲述了一个五岁就会作诗,天资超群的神童方仲永的故事。由于仲永的父亲认为自己的儿子是神童,根本无需进学堂学习,所以方仲永根本没有读过书。由于缺乏后天练习,他最终才学泯灭,文思干涸,再也写不出诗了,一个前途无量的神童最终变得和常人无异。同理,如果我们自视自己语言天分很高,就不去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口才训练,那么,我们不但不能具有出口成章,字字珠玑的好口才,而且还恣意挥霍、浪费了自己良好的口才条件,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所以,我们说,只有训练才是通往好口才的必由之路,训练是拥有好口才的不二法门。

方仲永结局如何(有多少人还在重演)(1)

作者介绍:文若河,著名演讲力理论研究与训练专家,北大、清华、浙大、厦大等高校EMBA班、总裁班特邀演讲力训练讲师,每月在北大、复旦开设为期3天的“张嘴就来”精英演讲力训练营,为职场人士解决演讲、沟通问题,著有《会说话,得天下》《竞聘演讲轻松过关》《给你的口才加点“料”》《河出此言》等畅销书籍,文若河助理pkuzzj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