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高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一直依赖参考书和练习题进行学习的模式会出现大量的纰漏。大量知识点难以覆盖。

这时候,正确的,无死角的看书方法就非常省力并且高效。

本文目录(一)物理(二)化学(三)生物(四)不要迷信做卷子,也不要迷恋做卷子(五)物理课本中的思考与推导(六)物理综合题的处理(压轴大题)(七)分情况的复习方法,针对同学基础好和基础不好两种情况(八)(选读)一些附录(九)离高考越来越近了,需要做什么调整(十)答疑(十一)心态篇

(一)物理

书上的一些推导,一些思考题非常巧妙且容易忽视。我经常给我的学生举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的例子(高考后我在辅导班教过一段时间高中物理)。在必修二课本里,讲到向心加速公式 a=v2r 的推导,利用简单的矢量性质和圆的几何关系得出定理,非常漂亮。

其次,很多关于物理学史的知识(物理学史是选择题里非常容易失分的点,同学们并不是不会,而是发挥不稳定),也可以从课本上总结出非常多信息。关于物理学史这部分,我个人空间中写过文章介绍。这部分知识属于物理学史和物理实验的结合,高考考察的很多实验题思想方法都来自于课本上讲的历史上的经典实验。

物理的学习是从概念,原理,到模型。

  1. 每个概念搞清楚,定义式是什么,有什么含义?这个物理量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例如,电容的定义式是 C=QU 这个式子表征了电容带电量和电压的关系,但是决定电容大小的式子是 C=ϵrS4πkd ,这个式子表征了决定一个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参数)
  2. 每个定律搞清楚,这个定律是从哪个实验得出的,实验怎么做,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技巧各是什么。
  3. 积累模型。如果你不太会积累模型,可以看下面这个链接,我会在里面更新高中物理的模型总结。强烈推荐:如何学好高中物理?
(二)化学

书上的实验,拓展知识点,全部详细地过滤一遍。尤其是要针对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如果你做卷子的时候发现某个知识点的题目自己拿不准,那么这个知识点就是你不熟悉的),进行重点排查。

然后我详细讲解一个在化学中非常好用,并且可以推广到别的学科的一个重要方法——画知识关系图

就是在闭卷状态下,拿张白纸,从某个大知识点开始,把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全部写出来(字太多写不下的脑子里想一遍)

举个例子,化学。从氯元素开始,写相关知识。

一个大大的Cl写在纸中间,然后想想有哪些相关知识点。比如,氯气,然后想到,氯气和水反应,歧化反应,联想到Cl的氧化性,还原性。获得的次氯酸,有哪些知识点。然后,氯和溴,碘同族,性质很接近,他们的性质有什么异同,各有什么应用?氯可以和钠,铯形成离子化合物,这两种晶胞有什么区别?(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共价键和离子键有什么区别?然后你还可以联想到氯形成的共价化合物,比如四氯化碳,然后可以联系到萃取的知识点。。。。。

下图是我高三复习的时候画的知识点关系图

理综的认知(理综的高阶思维是什么)(1)

如果自己总结实在有困难,也可以参照我持续更新的这篇干货回答,这里是文字版:

在学习高中化学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分享?

下面是视频讲解版,也是系列视频,持续更新中:

【琪哥】化学知识体系(一)化学怎么学

在画知识关系图的时候,就把知识点覆盖了一遍,这比做卷子的知识点覆盖效率高多了。过程中发现哪个知识点不熟或者掌握得不完整,就可以对照书,练习题,把那个知识点强化。这种方法是同样可以在物理,生物中使用的。

(三)生物

我在高三的时候花了大概两三天时间把生物三本必修一本选修课本完整地过了一遍,不是那种简单地看。就是不放过任何一行字,任何一个词,任何一幅图。生物高考的考察极为细碎。举个例子。在呼吸作用一章最后,书上给了四个图,讲呼吸作用的一些应用场景,比如创可贴的透气功能防止厌氧菌增殖,等等,这几个图没有出现在正文,但是考试经常涉及。在你看书的时候,记得用笔画出关键词,不要只是泛泛地看。这里我必须强调,要在看的时候提取关键信息,切忌泛泛而看,切忌通读。全记等于没记。一定要进行,提取信息式阅读。书上有的句子没有什么信息,就略过,有的一句话十几个字,可能只有两个词是重要信息。你需要提取并学会的是这些关键词,以及这些词之间的关系。

下面两个图片就是从书中提取关键词作为信息的例子

理综的认知(理综的高阶思维是什么)(2)

理综的认知(理综的高阶思维是什么)(3)

然后是两个从书上边角部分提取信息的例子。

理综的认知(理综的高阶思维是什么)(4)

理综的认知(理综的高阶思维是什么)(5)

(四)不要迷信做卷子,也不要迷恋做卷子

每周一套自测就够了(认认真真做)。一套试卷,对知识点的覆盖很有限,并且,由于很多模拟题都是在模仿上一年或者前两年的高考题,你做多了模拟题就会发现重复率极高,毫无意义。三天我可以看完所有的生物课本,但是,如果全用来做卷子,做不了几套,根本覆盖不了多少知识点。而且,大量刷模拟卷,会把你引入自我麻醉的心理误区。毕竟模拟题长得很像,做多了你就找到了套路,即便知识点不熟,没彻底搞懂,也可以拿高分,结果一到高考就傻眼了,要么是当场不会做心态崩了,要么就是错误率奇高。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去进行考试练手,而是不要以刷模拟卷为高三学习的主要工作。

那么,理综如何科学地使用套卷?方法如下:

  1. 初始突破阶段。在完全不熟悉理综怎么做题的时候,利用寒假的时间,大概两天做一套,做二十天,认真完成十套卷子(一开始两个半小时写不完,可以适当延长时间,但是后期必须达到两个半小时做完),寒假过后,让自己成为一个可以做理综卷的人。
  2. 保持手感阶段,可以按时完成试卷以后,保持每周各科试卷认真完成一套,包括语文作文也认真写。但是没必要做太多,主要时间还是花在查漏补缺补知识点,以及对知识点进行大范围覆盖上。千万不要热血上头,一天一套卷子,那样你就没时间学习提高自己了。
(五)物理课本中的思考与推导

相比于化学,生物这种课本上记忆型知识点非常密集的学科,物理课本上,需要同学们思考和推导的东西更多。并且,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非常重要。我今天举个例子。

物理课本上讲了牛顿如何导出万有引力定律。

首先,根据几何关系,可以推导出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和半径平方成反比(这个推导过程就在必修二圆周运动部分),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4π2T2r ,并使用开普勒第三定律,轨道半径替换掉周期 正比于F正比于mr2 ,向心力就正比于地球质量,反比于地球公转轨道半径。

随后,牛顿第三定律,太阳对地球的引力等于地球对太阳的引力,也就是说,在万有引力的表达式中,地球和太阳应该处于同等地位。那么,万有引力既然正比于地球质量,也应该正比于太阳质量。(这是一个非常惊艳的思路,牛顿用简洁的对称性得到了一个很美的表达式)

因此 正比于G正比于m∗Mr2 ,加个未知的比例系数,就是 G=km∗Mr2 。

到此,牛顿的工作结束。得到了万有引力的表达式形式。

我们还可以往深处挖掘。这样的万有引力表达式其实实际作用不大,因为比例系数k不知道,后来,卡文迪许设计了著名的卡文迪许扭秤实验,才测定了比例系数k。

与万有引力定律具有相似形式的库仑定律,它的得出,跟牛顿得出万有引力定律完全不同,因为库伦的时代并不知道电荷圆周运动的例子,他是通过库伦扭秤获得的库仑定律表达式。而库伦定律的系数,是在定义电荷量这个单位以后,才可以计算得出的。

我有篇文章对比这两个扭秤实验:Yuanqi Li:两个扭秤——卡文迪许扭秤与库伦扭秤

我通过一个例子,把两个重要的物理定律,两个重要的实验设计(类似的设计思路可能是实验题难点),一段物理学史(选择题难点),以及物理中重要的量纲法思维,对称思维,全部联系在一起。

物理课中,有很多公式我们需要搞清楚它是怎么来的,才能把题目做对。比如下面这两个变压器的问题。变压器章节有两个公式 U1U2=n1n2 , I1n1=I2n2 。如果我们所有题目都套用这两个公式,就会出错。比如下面两个例题。

理综的认知(理综的高阶思维是什么)(6)

理综的认知(理综的高阶思维是什么)(7)

例一直接用 U1U2=n1n2 去计算,得出100V的结果,就错了。这里就要搞清楚这个电压公式的来源。它来源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U=E=nΔΦΔt ,在变压器中,两边的线圈内部的磁场相等(因为磁场被约束在了铁芯里,你可以理解为磁感线形成的环就在铁芯环里),磁场相等,磁场变化率也相等,因此感应电动势之比等于匝数比,即为上面的电压公式。但是在例一中的变压器里,n1,n2的磁场不相等,n2只分到了一半的磁场,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50V。

例二直接用 U1U2=n1n2 , I1n1=I2n2 ,以及所有小灯泡电流及分压相等去计算匝数,就根本解不出来。因为这里电流匝数乘积相等这个公式已经不成立了。那我们就要搞清楚这个公式怎么来的。这个公式是由 U=E=nΔΦΔt,P1=P2 推出的,P是功率, P1=U1I1 , P2=U2I2 以上几个公式联立,直接就解出了 I1n1=I2n2 。所以在这,我们就返回到更本质的部分——功率相等,来解题。

理综的认知(理综的高阶思维是什么)(8)

(六)物理综合题的处理(压轴大题)

理综卷中,除了物理大题,剩下的题目基本上一道题最多也就涉及两三个知识点,但是理综大题,是可能涉及很多知识点综合起来应用的。这时候,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把一个大题,拆分成多个部分,多个知识点来分析。我举个例子。

理综的认知(理综的高阶思维是什么)(9)

这是2014年新课标一卷的物理最后一道大题。

第一问只涉及一个知识点。平抛运动机械能守恒。

第二问就涉及多个知识点。这个问题在此可以拆分成几个我们常见的例题。

第一,平抛运动机械能守恒。

第二,重力场,静电场,都是有势能的场。

第三,已知平面中三个点的电势能,画出等势线(这是静电场章节一个重要知识)

第四,静电场垂直于等势线,大小等于电势变化率。

第五,在静电场,重力场中运动,无其他力做功时,能量守恒。

第六,明白机械能和电势能不一样。明白机械能只包括动能和重力势能。

那么,知道以上知识点,这个大题就可以拆分。先计算出A,O,B三个点的电势能差。再根据刚才说的第三条,画出等势线,再算出静电场。

(七)分情况的复习方法

最近不少同学在评论区和私信问我,根据他个人的情况如何复习。下面我提供一个复习方法。我高三用了大半年。

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科成绩不过半,另一种是过半。

对于理综任何一科成绩不过半的同学,需要从零开始,先构建知识体系。把初中的教材,高中的教材,都拿出来。把课本上所有的,定律,定理,原理(这三个词含义不同),推导,例题,应用(相关应用很重要,是命题点),思考题,习题,全部认真学会。再进行上述的补知识点活动,再做卷子。

零基础的同学具体怎么操作,我写在了另一个问题中。我建议零基础的同学先把心态放平,不必一直纠结一飞冲天的问题,而是先踏实打基础,这才有可能逐渐步入正轨,获得提高

现在高三200分,复习一年能到650分吗? (忽略这个标题,这问题不是我提的。。。)

对于分数可以过半,也就是有了一定的知识体系的同学,你要做的是——补你不会的知识点,让知识点连成网络。你织的这张网有多少漏洞,你的高考就会漏掉多少分。

具体说说怎么做。

第一步,回忆你不会的知识点,包括考试,做题中,不会,做错,或者拿不准的题,里面涉及的,小知识点。把它们记在一张A4纸上。

第二步,把第一步记下来的小知识点分级,一般分三级就行,简单,中等,难。

第三步,大约二十分钟学会一个知识点,从最简单开始,一个一个学。先看课本,找到和该知识点相关的话,认认真真读!并且做书上的例题,思考题,习题。再在你的一轮复习资料,或者五三等其他资料上,找到这个知识点,做3-5个题目并对答案。如果都能有把握地做对,这个知识点漏洞就补上了。

下面进行重要的补充说明:

1,必须是知识点,不能把空泛的大知识块拿过来。比如,你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题目做错了,不能写一个,“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就完了。你需要精确写出小知识点。比如,这是霍尔效应,这是电场中抛体运动进入磁场。。。。

2,必须按难度分级,并且先攻克简单的知识点。因为理综这三门课都是层次性,知识间逻辑性,联系性很强的学科。搞定了简单的知识点,难的知识点对你来说就会变简单。

3,这件事远比做卷子重要。

以上是一个大概的分情况讨论,如果需要更具体的针对性指导,可以考虑向我付费咨询,讲清楚你的情况即可,但是在评论区说一大堆自己的情况,我很难回复得特别详细。

(八)(选读)一些附录

我之前讲过,基础不太好的同学需要把书上公理,原理,定律,定理全部过一遍,动手推导。我今天讲一下公理,原理,定律,定理,这几个概念的区别。

公理:中学阶段一般在数学中出现,是数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不需要证明,是一种不可争议的共识。例如著名的欧几里得五公理——又称作欧氏几何公理。我们中学学习的所有几何知识,都必须以这五条公理为基础,并且这五条公理不会再由更基础的规律导出。

定理:由公理,原理,定律经过数学推导得出的结论。例如初中学的,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

原理:在中学范围内,这是一个同时和公理,定律非常像的概念。你可以理解为既是公理也是定律。

定律:中学阶段一般在物理中出现。定律都是由实验得出的基本结论,由定律进行数学推导可以得到一些物理上的结论或者定理,但是定律不能由其他规律通过数学推导获得。

我们可以列举高中物理学过的定律,每个定律背后都有一个或者几个著名的实验:

自由落体定律——著名的伽利略斜面实验一

牛顿第一定律——著名的伽利略斜面实验二

Yuanqi Li:伽利略在高中物理中的三次思想实验

牛顿第二定律——这个实验书上有,实验探究了力,质量,加速度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实验很简单

胡克定律——弹簧弹力和伸长量的实验研究

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的思考与卡文迪许扭秤

机械能守恒定律——著名的伽利略斜面实验二(和牛顿第一定律一样)

库仑定律——库伦扭秤实验 Yuanqi Li:两个扭秤——卡文迪许扭秤与库伦扭秤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生磁磁生电的实验是重要物理学史考点

楞次定律——也是实验,经过麦克斯韦发展后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可以得出和楞次定律一样的结论的。

斯涅尔定律(就是初中光学就学过的,光折射反射定律)——初中做过实验

数学中的定理由公理推导得来,物理中的定理,结论,由定律推导得来。在看数学,物理书的时候,推导一定要注意,要亲手推一遍。

高三的同学正在进行一轮复习,或者有的刚结束一模,关于语文数学英语,我在另一个问题下有讲,有兴趣的同学自取

高三一轮复习怎样才能达到质变?

(九)离高考越来越近了,需要做什么调整

查漏补缺!稳定成绩!不看鸡汤!

别人的故事终究是故事,你要做一块海绵,吸收别人的良好方法,竭尽全力完善知识。

你高三最后 100 天怎么过的?

(十)答疑

Q:我每天作业特别多,没时间看课本,没时间做您说的知识点查漏补缺,怎么办?

A:高三了,你需要有自己的节奏。老师一个人带几十个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就算分数一样,也是各有各的不会的东西,所以老师没法为你定制适合你的方法。再加上很多老师水平有限,精力有限,此时他们能做的只有挤出来你们的每一分钟,每天做卷子讲卷子。请你思考一下,每天做的,讲的卷子,是不是九成的内容,要么你早已烂熟于心,要么你完全听不懂?真正能让你学到东西的题目多吗?所以,还是那句话,你要有你自己的节奏。

Q:考试粗心怎么办,考试状态不好怎么办,选择题明明会做但还是会错怎么办(毕竟理综一个选择题6分,数学5分,很心疼)

A: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我总结为一句话——缺乏过程管理和风险管理的意识。如何进行过程管理和风险管理,我在另一个回答下有详细叙述。链接如下

你在高三是怎样大幅度提高成绩的?

需要提醒一下大家,把分数从180提高到240是一种提高,把分数稳定在自己满意的水平也是提高。很多同学认为自己数学可以考130分,但是如果统计他所有考试和测验的数学成绩,平均分连120都到不了。那么,我们只能预测他高考分数为120分。因此,解决粗心等问题,非常重要。具体方法在上面的链接里。

Q:我不想在学校复习了,想回家学习。您看如何?

A:在家还是在学校效率高,因人而异。但我需要强调,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如果看书看资料看答案搞不懂,一定要及时问老师同学。(比如我在“干货”回答下列举的小木块模型,如果不懂,一定要及时问)所以,我推荐在学校复习,有不懂及时和老师同学讨论。虽然老师没有时间为你定制个人学习方案,但是你问他题目,他还是可以给你很好的解答的。在学校,一样可以有自己的节奏(亲测)

Q:进行知识点查漏补缺的时候,知识点难度怎么分级?

A:完全不会的,分为最难;半会半不会但是复杂的,分为次难;半会半不会但是不复杂的,最简单。一定要分级,理综数学都是一级一级向上的学科,不把底下一级搭好,上面你垒不上去。

Q:离高考只剩六个月了,我理综分数还不过半,有救吗?

A:有救。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加起来也没多少内容(这一点你上了大学就明白了),人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在这个难度下不存在智商问题。你觉得难,觉得无从下手,是因为从基础开始就不会,所以卷子上那些有一定综合程度的题目肯定不会,一直跟着班上一天一套卷子做两年你也还是无从下手。记住,找到自己的节奏,从基础开始,一步只迈一个台阶,时间足够,一步两个台阶腿太短上不去。

Q:能否推荐一些辅导资料?

A:题目最好是训练高考题,基于这个原则,五三b版就不错。以前我也用过一个金考卷出的专题分类训练,是活页的,也可以。但是五三有个重要缺点,就是原书每道题给的空太小,书写也不舒服。因此,我建议你每道题目(大题)都另外找张纸写解答,解答所占书写面积与高考答题卡面积一致。以培养正确的写题习惯。

Q:感觉课本上内容好少不够看,怎么办?

A:我强调重视课本,并不是完全抛弃课本以外的参考资料。我要强调的是不要只看参考资料而抛弃课本。花一点时间看课本,掌握概念,实验定律,做课本例题习题,打好基础。复习资料继续用,只是把大量刷模拟卷的时间分一些出来回归基础。(如果基础很差,请先停下其他工作,全力从零基础开始学习)

Q:生物书上内容好多,我生怕漏下一个知识点,我就把书全背下来,或者自习的时候通读好多遍可以吗?

A:千万别!如果没有重点地读,就毫无意义。全记等于没记。一定要进行,提取信息式阅读。书上有的句子没有什么信息,就略过,有的一句话十几个字,可能只有两个词是重要信息。你需要提取并学会的是这些。

Q:如果我不做模拟卷,一天一套高考卷可以吗?

A:做卷子只能帮你检测出哪里有问题(而且检测效率也并不高),但是检测出问题并不代表问题被解决了。这次做卷子错了一道多对等位基因遗传计算题,你做完以后订正过来了,但是这不代表下次做到这一类题目你不会出错。你只有检测到这个问题后,花时间巩固知识点,总结思路,针对性训练,解决这类问题,才能让自己获得提高。高考卷质量确实比模拟卷好,但是只去发现问题,不去解决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十一)心态篇

我从来不给别人灌鸡汤,鸡汤喝多了是会毒死人的。我对于心态调节,有一句宗旨:把关注点放在知识上。高三的同学,心态很容易波动,尤其是模拟考试特别多,每次出了成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心态波动,这都是不理智的,因为决定你高考成绩的是你的知识量,你这次模拟考多少分,并不能影响你的知识,反倒是你每天的学习,能否学到以前不会的东西,能否补上以前有的漏洞,这才能提高你高考成绩的估计值。分数是知识的自然结果,别为模拟考试成绩的波动消耗精力,别相信那些真实性都难以考证的鸡汤故事。

心态问题也是需要技术的,考场上的心态甚至比备考时的心态更为重要,更有技术性。引用我另一篇回答里讲的方法:

考语文前的晚上,我不管你紧张成什么样,当天早晨,我也不管你多紧张,都无所谓,都没什么伤害。考完语文的中午,严禁打听作文题目。这时候很多学生会害怕自己作文写跑题了,会担心,会去问,严禁问,严禁想。其实你们所谓的跑题与否,也就是45分作文和40分的区别。高考语文作文的得分基本上是随缘的,你以为自己跑题了,可能得分是40,你以为自己写的特厉害,可能也是40分。所以,严禁回想,中午好好休息,下午认真考数学下午考数学的时候,你可能第一道大题就被卡住,你可能遇到了从未见过的考点,你可能会觉得题目很难,也可能觉得很简单,也可能觉得很怪异,这都没关系,考完回来,安心吃饭睡觉,严禁问别人对数学卷子难度的估计。即便第一道大题就不会做,也不要影响当天晚上的心情,一道数学大题也就十二分,仅仅相当于两个理综选择,所以,决战在第二天,切忌因为数学的损失而影响当天晚上的心情以及第二天的状态。第二天考完理综,你可能感觉自己考得不好,这时候绝对不能放弃,禁止去想复读之类的事情,认真考英语,英语是否认真,可能会有20分的出入。你也可能感觉自己考得很好,当天中午就很兴奋,想象着自己高考完的快乐生活,这时候仍然要安心吃饭安心睡觉,中午禁止玩手机,禁止娱乐,认真休息,下午好好度过最后一门。直到考完英语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