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就可以!

要解释“为什么?”,真的需要家长耐心了解一下人类是如何学习自己的母语的。

几岁孩子开始学英语(孩子几岁可以学英语)(1)

所有的语言都是以音节的形式存在的,通俗讲,就是我们说话时每个字(词)的发音。婴儿在出生后的几年里对这种本来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的音节是非常敏感的,可以非常轻松地记住它们。

比如:mama 这两个音节,对婴儿来说它本身只是个声音,在重复几次后婴儿会记住这个声音。但它代表什么意思呢?在婴儿的头脑里它不代表任何意思,它就是一个声音而已,但是这并不妨碍婴儿把mama这个声音记在脑子里。

同时,在婴儿的脑子里会发生另一件事:mama 这个声音出现时往往会有一个人同时出现。这个人的出现意味着奶水和温暖,然后mama这个纯粹的声音就和某个人、奶水、温暖产生了联系。之后,mama 这个声音就开始“代表”这些事物——某个人、奶水、温暖、这个人身上的气味、这个人发出的其它声音、这个人抱我、这个人抚摸我、这个人亲我……。然后,mama 这个声音就具备了意义——妈妈。

几岁孩子开始学英语(孩子几岁可以学英语)(2)

上面这个过程在心理学中有一个专业名称:“快速映射”(fast mapping)。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个无意义音节的出现同时伴随着其它事物的出现,这个本来无意义的音节和同时出现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以后这个无意义的音节就“代表”了这个事物。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孩子在学说话的时候,有一天家人把孩子带出去,孩子看见一条狗从身边经过,家人指着狗说:“gou gou”(狗狗)。只要几次重复,孩子就把“gou gou”这个发音和毛绒绒、四条腿、吐着舌头会跑会叫的动物联系在了一起,“gou gou”这个发音就代表了“狗狗”这个具体的动物。

然后,过了几天,孩子在街上见到一只又脏又秃的狗狗,家人指着它说:“丑狗狗”,重复几次后孩子就知道了“丑”这个发音代表的意思是不好看。

几岁孩子开始学英语(孩子几岁可以学英语)(3)

再举一个相对复杂一点的例子:xiayu这两个音节第一次出现在儿童的耳朵里时可能是某个下雨天,爸爸抱着孩子出门,突然天上落下水,落在了孩子的头顶,孩子头顶感觉到了水的凉意,同时看见路上的人在跑、地上也有水、天上在飘水、爸爸抱着我往回跑……,所有这些外在能被孩子看到的事物一瞬间就和xiayu这两个音节联系在了一起。以后孩子再听见xiayu这个发音的时候就知道xiayu这个发音意思是天上有水落下,头上的冰凉的感觉,路上的人要跑,地上会变湿,家人会往家里跑……所有伴随xiayu这个发音出现的事物都被xiayu这个声音所代表了——“下雨”这个词便具备了“意义”,它的意义是天上落下水来,并且会伴随着很多现象。

也就是说,“快速映射”的过程涉及两个要素:一个是语言里的音节(声音),二是具体的事物。

当音节和具体事物发生联系时这个音节就代表了这个事物,音节就具备了“意义”。以后孩子就可以直接用这个音节来进行交流,而听者也可以从这个音节知道孩子表达的是哪些事物。这样就大大简化了沟通的成本:不用把具体的事物搬到眼前,用手指着事物示意别人他要表达的是这个东西。所以,当有人说“狮子”时,我们都知道这人要表达的是个什么东西,而不需要真的把一头狮子搬到眼前指着它。

这个过程就是语言最重要的功能:交流——用一连串的声音代表某些具体的事物,听者只要听到某些声音就知道发出声音的人想表示什么事物。

几岁孩子开始学英语(孩子几岁可以学英语)(4)

这个过程中的两个要素“音节”和“具体事物”又是可以分离的。也就是说,如果婴儿在一个除了听觉以外完全没有感觉信息的环境中(真实世界没有这种环境)听到了“xiayu”这个声音。婴儿也会记住这个声音,但它不代表任何意思,它就是一个单粹的声音——xiayu。这个声音没有和任何其它事物联系在一起(映射),所以它没有任何意义。

知道了儿童学习母语的这个过程,我们就知道为什么成人学外语会那么难了。

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成人的机械记忆能力已经非常弱了,不像儿童时期,听见什么就能记住什么。第二个原因是成人学习外语主要是在非语境环境中学习,“快速映射”这个过程缺少了“具体事物”。

当成人在非母语环境学习rain这个英语单词时,成人感觉不到身上有水、看不到路上奔跑的人、天上也没有飘着水、身边的光线也没有比平时暗、脚下也不滑、空气中也没有飘着泥土的腥味……,所有这些在真实语境中调动了人体感觉的事物都没有和rain这个词同一时间被成人感知。这就导致了成人学外语时大多数时间是在做符号推理(在汉字和英语单词之间进行推理),这个过程是把rain这个英语单词和“下雨”这个汉语词联系在一起,而不是把rain这个英语单词和真实世界中下雨的场景联系在一起。

著名武打影星成龙刚进入好莱坞的时候,就亲身经历了这两种学习语言的方式,一种是非母语的符号推理式学习(典型的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方式);另一种是母语式的沉浸式学习。

成龙必须在影片中说英语,最开始找来一位老师,老师用传统方式教成龙英语:这是主语,这是谓语,这是宾语,这个句子的语法是这样的,这个单词的意思是……。结果是——失败。成龙的确非常不擅长“上学”。

后来,工作组找来了几个美国人,让成龙每天和他们泡在一起,不准说汉语(这几个美国人也不会说汉语),一日生活所需成龙必须通过他们来解决。成龙在这个过程中事实上就是运用了“映射”的方式学习英语:耳朵里听到的是英语,眼睛里看到的是具体事物。

美国人指着桌上放着的一个苹果时会说apple,成龙就知道这个东西叫apple;美国人拿起苹果吃的时候说I eat apple. 成龙就猜,“哦,他是说吃苹果吧!”;美国人一边吃一边说,说到“I”的时候又用手指指自己,成龙就猜,“哦,他是在说‘我吃苹果’吧!”……。

几岁孩子开始学英语(孩子几岁可以学英语)(5)

这个过程就是儿童学习母语的过程。只是成龙已经不能像儿童那样那么快速地学习了(成年人早已经失去了儿童时期那种高效的机械记忆能力),所以我们不叫它“快速映射”,成龙学习的这个过程只能叫“映射”——把英语词句和具体的事物对应起来,但是这个过程比儿童慢了很多。儿童只要几次重复就能记住,但成年人,即便是成龙也要大量地重复后才能记住。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在好莱坞的颁奖仪式上成龙可以用流利的英语致答谢辞。

几岁孩子开始学英语(孩子几岁可以学英语)(6)

美国心理学家对本国儿童作过研究,儿童习得词汇的速度在五岁前大约是平均每天九个,这个速度是十分惊人的(所以,中国家长不要期望你的孩子一天要背多少单词,英语母语儿童一天才记九个单词。)婴儿在张口说话之前事实上他们的听觉已经在为日后说话开始了准备工作,他们每天听到的很多声音已经“印刻”在了脑子里,只等某天这个声音和某些具体的事物发生联系。

所以,婴儿在出生后就完全可以给他/她听各种英文童谣、儿歌,听英文动画片。可以看电视时可以让儿童看英文动画片。家长完全没必要顾虑他/她能不能听懂?能不能看懂?事实上,孩子即便在学习母语的时候大多数时候也是听“不懂”的。但他们的优势是看过(听过)就能记住,懂不懂没关系。他们在电视里听到hippo 的时候可能根本不知道这个词代表什么,但他们只听一两遍就能记住这个词的发音,并且能说出这个词来,嘴里时不时就说hippo, hippo…,并且一天重复好多遍。就算他们不知道hippo是什么,他们也会说个不停,乐此不疲(所以家长们会发现儿童的嘴巴里每天会叽里呱啦说着些莫名其妙的话)。某天,当hippo和一只河马在电视里同时出现时,他们就知道了原来hippo指的是“河马”这种动物。以后hippo在他们的脑子里就具备了“意义”——代表河马这种动物。

几岁孩子开始学英语(孩子几岁可以学英语)(7)

我们对一个叫“昊昊”的孩子成长过程做了十年的跟踪,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大量理论在他身上得到了印证。

昊昊小时候在电视和平板电脑中学习到了大量的单词,甚至会说出一些简单的英文句子(昊昊的家人文化程度都不高,不会英语)。经过测试发现很多单词的意义昊昊是不知道的,或者他记忆的单词和意义是错误对应的(比如以为carrot是苹果)。

但是这都没关系。从不到半岁开始听电视,半岁后看电视到两岁时开始用平板电脑,一直到上小学三年级,这九年的时间他通过电视和电脑积累了大量的英语音节(单词发音和整个句子的发音,还有许多英文儿歌和童谣里的片断)。小学三年级学校开设英语课后他表现出了惊人的适应能力,英语次次考试满分,口语发音很正,学习速度非常快。因为很多单词几年前就已经记在了脑子里,现在他要做的只是将这些单词(甚至是整个句子)和它们对应的具体意思联系起来而已。但是别的小朋友这时候要从零开始在听觉上逐个积累英语音节,在视觉上积累单词的外形,和昊昊比起来他们的认知压力(学习任务)成倍增加。也就是说,别人要从零开始积累“素材”,而昊昊这时要做的只是将前几年积累的素材和某些具体意义联系起来。

昊昊身上体现的现象,事实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类似的例子。很多家长在自己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看英文动画片,给孩子听英语童谣,这些孩子长大后学习英语的速度普遍比其他孩子快。其他家长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以为这些孩子英语好是因为他们的家长用了什么窍门。其实“窍门”很简单,抓住孩子从出生到上学之前的这几年,大量地给他们听、看英语童谣、动画片,让他们在听觉和视觉上大量接受英语发音和英文词句的刺激。所以,家长们这时不要顾虑给孩子看电视、用平板电脑。(这个问题我们在前一篇《该不该给孩子用电子产品?》里有更详细的解释。)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还处在出生到学龄前这个阶段,不用费事费钱去“教”孩子学英语。早早开始让他们通过电视、平板电脑大量听英语童谣,大量看英语动画片,大量接触和英语、英文相关的听觉、视觉刺激。不用管他们懂不懂,只要去听、去看,很多东西是会“长”进他们脑子里的。真正需要他们“学”英语的那天,那些以前“长”进他们脑子里的英语素材自然会被用上,可以大大减轻他们的认知压力,让他们快速进入状态。

几岁孩子开始学英语(孩子几岁可以学英语)(8)

所以,家长要切记,对于学龄前儿童,不要去“教”他们“学”英语,而要让他们用看和听的方式自然积累英语发音和词句“素材”。不要解释这些词、句的中文意思,而是让他们通过图片、动画去感知这些词句代表的具体意义。

这个过程越早越好,孩子从出生就可以开始。不要低估他们这个阶段的“学习”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