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的称谓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长期只有一个“皇帝”,也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元首帝国之外的国家元首名义上是比皇帝低的,于是就出现了emperor和king两种最主要的君主头衔在中国,当然只有一个皇帝,周边小国都对天朝上邦称臣,他们的君主自然也不能称“皇帝”臣属的朝鲜和越南都被中国皇帝封为“国王”因此,对应中国的语境下看,emperor是“皇帝”,king是“国王”,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欧洲皇室怎么称呼?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欧洲皇室怎么称呼(欧洲王室贵族称谓)

欧洲皇室怎么称呼

君主的称谓

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长期只有一个“皇帝”,也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元首。帝国之外的国家元首名义上是比皇帝低的,于是就出现了emperor和king两种最主要的君主头衔。在中国,当然只有一个皇帝,周边小国都对天朝上邦称臣,他们的君主自然也不能称“皇帝”。臣属的朝鲜和越南都被中国皇帝封为“国王”。因此,对应中国的语境下看,emperor是“皇帝”,king是“国王”。

但是在巴尔干半岛和安纳托利亚高原还长期存在一个拜占庭皇帝,也就是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皇帝被土耳其人消灭后,娶了拜占庭公主的俄罗斯大公在几十年后称帝,因为他们自诩为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号称“第三罗马”。他们选择了“凯撒”作为皇帝称号,所以在中文里被译为“沙皇”。

后来拿破仑自称法兰西皇帝——当他肢解了神圣罗马帝国以后。哈布斯堡家族只好委屈自称奥地利皇帝。普鲁士统一德国后,国王成了德意志皇帝。英国吞并印度后,给英王增加了“印度皇帝”的称号。到一战爆发的时候,欧洲已经有四个皇帝了。

欧洲还有各种各样的小诸侯国,以神圣罗马帝国最为甚。五级贵族等级均可成为独立的诸侯国,只不过子国和男国比较少。与中国不同的是,除公侯伯之外,还有archduke和prince,分别译为“大公”和“亲王”。反观中国的“亲王”,其领地虽可称“王国”,却缺乏最重要的的独立性。真正能称得上“王国”的只有朝鲜和越南。

安妮·博林 原本是 亨利八世 的王后凯瑟琳的侍从女官,但两人在暗中偷情。为了与安妮结婚, 亨利八世 发动了宗教改革,永远地改变了英国的历史。 安妮·博林 在1533年1月与亨利八世秘密结婚,5月被宣布为合法妻子。三个月后 亨利八世 对她的热情消退,直到1533年9月生下伊丽莎白一世后才稍和缓。但两人关系在1536年1月 安妮·博林 流产时更加恶化。1536年5月2日 安妮·博林 被捕入狱,关进伦敦塔;5月19日以通奸罪被斩首。

国王的子女

私生子是不能继承王位的。只有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某些国家出现过私生子继位的情况,那是因为这些地方受东方文化影响较大。在西欧,即使国王将他们的私生子合法化,他们也不能继承王位。例如,亨利四世的父亲兰开斯特公爵约翰·冈特的第三个妻子凯瑟琳·斯温佛德,就曾是他的情妇。约翰·冈特第二个妻子去世后,他立刻和凯瑟琳结婚,并把他和凯瑟琳的孩子身份合法化,可他们的孩子还是被剥夺了继承权。而亨利七世的母亲玛格丽特·博福特正是凯瑟琳和约翰·冈特的孙女,这就是亨利七世继承王位受人质疑的原因。

国王的子女也有不同的称呼。英法两国的王储有着特殊的头衔。英国是“威尔士亲王”(prince of Wales),法国叫“道芬”(le Dauphin);相应地,他们的妻子则是“威尔士王妃”(princess of Wales)和“道芬娜”(la Dauphine)。西班牙、葡萄牙的王子叫infante,公主叫infanta。

奥地利和俄罗斯的皇子全部封为大公,公主全部封为女大公。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中文翻译一样,但俄奥两国的大公却不是同一个词。奥地利的皇子皇女们被称为archduke/archduchess,而沙皇的子女则被称为grand duke/duchess。一般来说,archduke/archduchess局限于哈布斯堡家族内部,是皇子皇女的荣誉头衔。Grand duke/duchess应用范围要广泛一些,可以指沙皇的儿女,也可以指具有独立统治权的国家元首,比如卢森堡大公(Grand Duke of Luxembourg)。

法国宫廷在十七世纪成为全欧洲模仿的对象。凡尔赛的繁琐礼仪也同其奢华一道闻名于世。法国王室和宗室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称谓。第一种是“血亲王子”(prince du sang),指身份合法的宗室成员。首先是“第一血亲王子”,即血缘与王室最近的宗室,他们被称为“Monsieur le Prince”(亲王殿下),他们的妻子是“Madame la Princesse”。当王室绝嗣时,第一血亲王子就将成为王位继承人。亨利四世登基前就是瓦卢瓦王室的第一血亲王子。

还有一种血亲王子叫“Monsieur le Duc”(公爵殿下),他们的妻子是“Madame la Duchesse”。这一称谓专属于孔蒂亲王家族。1709年之前孔蒂家族是波旁王室的第一血亲王子。1709年,Monsieur le Prince的称号被授予了路易十四的侄子奥尔良公爵菲利普二世。孔蒂家族则被称为Monsieur le Duc。

作为波旁王朝最远支的宗室,苏瓦松伯爵家族则得到了“Monsieur le Comte”(伯爵殿下)的头衔。苏瓦松伯爵源自孔蒂家族,1566年得到世袭伯爵头衔。苏瓦松伯爵的妻子则被称为“Madame la Comtesse”。

血亲王子中最后一种称号是授予已故孔蒂亲王的王妃们的,即“Madame la Princesse Douarière”(douarière即dowager)。大革命之前共有三位孔蒂亲王太妃,她们按照顺序依次被称为“第一太妃”、“第二太妃”、“第三太妃”(法国宫廷似乎非常喜欢排序,路易十五的八个女儿被称为“第一公主”、“第二公主”等等一直到“第八公主”)。

第二种是专门授予国王的子女们的。国王的儿子被称为“fils de France”,直译过来便是“法兰西的儿子”;女儿们被称为“fille de France”,即“法兰西的女儿”。“fils de France”也通指法国王储,不管他们是不是国王的儿子。国王的孙子是“petit-fils de France”(法兰西的孙子),孙女叫“petit-fille de France”(法兰西的孙女)。

前面已经说过,法国的王储叫“道芬”(Dauphin)。从路易十四起,王储被称为“Monsieur le Dauphin”,王妃叫“Madame la Dauphine”。路易十四的第一个王储是他的唯一的婚生子,被称为le Grand Dauphin,即“大王储”。1711年大王储死后,他的长子布格涅公爵被祖父立为新王储,宫中称其为le Petit Dauphin,即“小王储”。大王储还有一个称号,叫“Monseigneur”。他死后,这个称号传给了他的儿子们:布格涅公爵、安茹公爵和贝里公爵。

Monsieur是法语中的“先生”。在中世纪的法国,Monsieur专指国王的次子或国王的大弟弟。例如,查理九世是亨利二世的次子,从他出生到哥哥弗朗索瓦二世去世,他都是Monsieur。Monsieur通常是王位的第二继承人或头号继承人。与第一血亲王子不同的是,Monsieur是王室出身,而第一血亲王子是宗室出身。Monsieur的妻子叫做Madame。

国王的长女有个特殊的称号“Madame Royale”。但这个称号不局限于国王的女儿。路易十四的侄女、奥尔良公爵的长女玛丽·路易丝也曾使用过这个头衔。她嫁到西班牙以后,她的妹妹安妮·玛丽也沿用了这个称号。不过后来,她们全部被称为“Mademoiselle”。路易十三的侄女、蒙庞西埃夫人奥尔良的安妮曾被册封为“la Grande Mademoiselle”(大郡主)。Madame是“夫人”,Mademoiselle是“小姐”,自然是有地位高低的。对应在中国语境中,前者是“公主”,后者就是“翁主”“郡主”什么的了。

王室和奥尔良家族的私生子还有两个称号。凡是身份合法化了的王室私生子都被称为“Légitimé de France”,女儿被称为“Légitimée de France”。路易十四的私生女们后来都得到了“Mademoiselle”的头衔。只是比起正牌的宗室郡主,她们的头衔后面必须缀上自己的封地,以示区别。比如,蒙特斯庞夫人的女儿弗朗索瓦丝•玛丽,未来的摄政王妃、奥尔良公爵夫人,就被称为“Mademoiselle de Blois”(布卢瓦郡主)。奥尔良家族的私生子有一个非常刺耳的名字“tard d'Orléans”(奥尔良的私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