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暖星社区

暖星社区面向孤独症(即自闭症)群体的综合平台——汇集各地孤独症康复机构信息,孤独症知识,资深康复师信息及相关学习资源。让孤独症群体生活得更好~

孩子学习很慢怎么回事(这个原因你可能没考虑过)(1)

开始今天的文章前,我们先看一下下面这个例子:

可爱的小宝已经48个星期大了,他非常喜欢在地板上爬来爬去,看上去动作十分灵巧而敏捷。

大人在房间里给他摆了一个小梯子,想看看他是否能够爬上去。小宝看到梯子,立刻兴奋地爬过来,先是围着爬了几圈,然后试着爬上去,但是没有成功。

大人看到了这个情况,并开始帮助他练习爬楼梯,每天10分钟,教他如何把小手撑在楼梯上,如何让小脚紧跟着抬起来……

然而,这些看上去挺容易的动作对小宝却很难,他花了整整一个月的训练时间在勉强学会了自己爬上梯子,并且爬上去的过程速度很慢、动作也不协调。

如果你是孩子父母,你会着急吗?会不会想孩子是不是不够聪明?

还好小宝还有个哥哥,小宝学不会,那就让大宝试试吧,看看是不是这个任务本身太难了。

孩子学习很慢怎么回事(这个原因你可能没考虑过)(2)

大宝53周大的时候,大人也让他开始了爬梯子的练习。

你猜怎么着?大宝竟然只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就能够自如爬梯子了!天呐,难道是小宝不够聪明?!不然他怎么需要比哥哥多花5个星期才能学会呢?

别急着下结论!其实兄弟两个在智力上(甚至其他所有能力上)的差异应该是很小的(作为同卵双胞胎,他们身上带的基因是几乎一样的,在学爬梯子以前,经历的生活经验也都非常接近)。

那……他们在学爬梯子方面变现出的差异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上面这一切是1929年由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格赛尔(Arnold Gesell)精心安排的一个心理学实验—— 双生子爬梯实验。这个实验的核心目的,是要研究是哪些因素在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是只有学习过程本身,还是有其他因素?

比如:成熟。

孩子学习很慢怎么回事(这个原因你可能没考虑过)(3)

如果加入 “成熟” 的概念,上面的实验结果就很好解释了:

孩子的成长或者某一技能的学习效果,并不仅仅取决于学习和训练本身,“成熟”往往是更加决定性的因素。

如果孩子的身心成熟度不够,那么学习的时候,就会像小宝学爬梯子一样事倍功半;而如果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在孩子身心相对成熟的时间进行训练教学,那么就会像大宝学梯子一样事半功倍!

看到这里,你心里肯定会想,这是不是个别情况?

还真不是!除了爬梯子以外,格赛尔选择了不同的同卵双胞胎进行了玩积木和球、学习词语、数字记忆等实验,结果是:不论是哪个方面,提前受训练的儿童在一段时间内虽然超过没受训练的儿童,但达到某个年龄后,一旦给没受训练的儿童做同样的训练,他马上就会赶上甚至超过那些提前受训练的儿童,也就是说,孩子是存在一个“最佳教育期”的。

孩子学习很慢怎么回事(这个原因你可能没考虑过)(4)

如果要对这一系列经典的心理学实验结论做一个概况,那就是:

教育要尊重成熟的客观规律

正如格赛尔提倡的那样:

1、不要认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那种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他的想法是不合适的

2、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待(在孩子成熟后,他会学得更快更好)

讲到这里,对你是否会有一些启示?

你是否也经常遇到孩子怎么教也教不会的情况?除了反思教学方法以外,你是否曾经考虑过孩子会不会是还没有“准备”好?是否知道在恰当的时间教恰当的东西,学习的效果、效率都会好很多?

如果能够像教大宝学爬梯子一样——找对时机教对的东西,那是不是可以省心不少 “黄金干预期” 的时间呢?

了解儿童发展基本规律,找对干预大方向

我们都知道,没有评估的干预就是“耍流氓”,那么,不了解自己孩子且盲目的干预会怎么样呢?

也许有家长问,上述实验并没有证明“提前干预”的坏处,仅仅证明了事倍功半,只是“慢”而已,但最终还是有效果的 —— 那可能就大错特错了。

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的挫败感和自信心的丧失对他来说可能会是常伴终身的,对以后任何新事物的学习都会有影响。

所以,不论是了解干预方法,还是了解孩子的基本发展规律,都是所有所有干预的前提!作为家长,这些知识如果我们在干预前期就具备,对孩子之后的干预相信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