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秦国也是大国,为何孔子没有去秦国周游#

春秋时代,孔子周游列国,为恢复周礼而在齐国、楚国这些国家间奔走。甚至就连卫国这样的小国,孔子都去推销自己的理念。可以说,孔子为了恢复周礼,推行自己的理念,花费了一生的时间。

孔子周游列国为何不入晋(孔子周游列国为何没去秦国)(1)

但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春秋时期,秦国也算是大国。更何况,秦穆公称霸西戎,还得到了周天子的册封和肯定。这也说明了秦国的存在感很强。但是,为何孔子始终没去秦国宣传他的儒家思想?

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秦国从始至终是一个野蛮国家。孔子看不起秦国。事实上,即便是秦王嬴政依靠武力扫平天下,儒家子弟也还是坚持反抗秦的暴政十五年,最终见证了暴秦的垮台。

1、野蛮秦人

秦国得以成为周朝的正是诸侯国,还是在西周后期。当时周幽王被害,周朝的王室面临倾覆危险。而当时秦的君主赢开,主动出兵帮助周平王稳定局势。周平王也觉得关中土地靠近戎狄,自己的能力无法抵御戎狄的侵蚀。于是周平王送了个顺水人情:把关中地区册封给秦,并正式承认秦是周朝的诸侯。

当然,虽然有说法认为秦的祖先确实不是戎狄,而是天子身边的马奴,但是,秦的祖先在西戎地区生活数百年,在习俗上,已经不可避免的沾染上了戎狄胡虏的风气。这也让秦国和周朝其他的诸侯国相比,显得格格不入。

孔子周游列国为何不入晋(孔子周游列国为何没去秦国)(2)

孔子当然对秦国的来历门儿清。因此孔子知道:自己去对秦国这群野蛮人讲周礼,不外乎是对牛弹琴、鸡同鸭讲。因此,孔子也非常不屑和秦国人宣传儒家思想。

事实上秦也确实对儒家思想不感冒。并且,很多年后,在商鞅等人的建议下,秦在立法思想方面,也确实将儒生视为天下最有害的群体之一,并把消灭儒家视为秦的治国目标之一。

2、周礼渊源

此外,孔子也意识到:想要复兴周礼,有时候需要打感情牌。而感情牌意味着需要去和周礼存在渊源的国家,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而孔子游历的很多诸侯国,除了楚国之外,其余的诸侯国,其祖先大多参与了周礼的制订。因此孔子希望,他们能够看在祖先的面子上,燃气对周礼的信仰,并且支持自己参与复兴周礼的活动。

孔子周游列国为何不入晋(孔子周游列国为何没去秦国)(3)

而秦国直到西周灭亡后才被周天子承认是诸侯国,秦人是对周礼最没有感情的一个诸侯国。孔子虽然迂腐,但也知道去秦国宣传周礼是浪费生命,闹不好自己还存在生命危险——凭借秦人的野蛮,孔子很可能和他的学生们,组团在秦国团灭。

其实不光孔子,即便是孟子时代,孟子游说各国的时候,也压根没考虑去秦国。秦国在春秋各国眼里,都是野蛮的典型。到了战国时代,自居蛮夷的楚国也表示,秦国是虎狼之国——言外之意,说秦国是蛮夷,还高看了秦国。

不幸的是:野蛮的秦人,横扫了六国。万幸的是,秦的暴政,持续了十五年,就土崩瓦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