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历史上爵位最高的家族柴植军,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伊通满族历史都发生了什么战争?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伊通满族历史都发生了什么战争(伊通历史上爵位最高的家族)

伊通满族历史都发生了什么战争

伊通历史上爵位最高的家族

柴植军

在古代,历朝历代都对有功之臣封官晋爵,在清朝以前,史料中未发现有伊通籍人士封爵的记录。在清朝,据《清史稿》记载,有叶赫国伊巴丹寨(今伊通伊丹镇)寨主巴奇兰、乌苏城(今伊通镇)城主胡什布、吉当阿城(今伊通河源镇境)城主图鲁什等因功封爵,世袭罔替。其中图鲁什家族获候爵世袭,在伊通籍人士当中爵位最高。清朝异姓功臣爵位共分为九等,从高到低依次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

图鲁什,生年不详,卒于1634年(天聪八年 ),伊尔根觉罗氏,世居叶赫国吉当阿城(据《满族八大姓》记载),隶满洲镶黄旗。历任牛录额真(牛录章京,佐领)、甲喇额真(甲喇章京,参领)、左翼前锋统领(遴选精锐满洲、蒙古旗兵,另组为前锋营,分左右两翼,各置领兵官,满语称噶布什噶喇依昂邦。左翼为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因功先后授二等参将(轻车督尉)、三等副将(男爵)世职。牺牲后,赐号硕翁科罗巴图鲁(雄鹰一般的勇士),恤赠三等总兵官(子爵)。顺治间,追谥忠宣。

图鲁什,英勇善战,视死如归,奋勇争先,无坚不摧,临危不惧,化险为夷,屡战屡胜,数摧大敌。据《清史稿》、《吉林通志》等记载:

1624年(天命九年),有屯牧(官营畜牧)逃往蒙古,图鲁什率兵追获之。

1625年(天命十年),图鲁什率兵至旅顺口捕盗,俘获甚众。擢甲喇额真。

1629年(天聪三年),从太宗皇太极伐明,命图鲁什先驱侦敌,至大安口(长城的一个关口,在今河北遵化县境内)长城下,被敌发现,敌集众来攻,图鲁什单骑驰入中坚,后军继至,克之。然后由遵化赴北京,明兵自蓟州追袭,图鲁什设伏击溃之。十二月,皇太极率军驻扎北京西南,令图鲁什与梅勒章京阿山循城观敌多寡。获谍,言明总兵满桂、黑云龙、麻登云、孙祖寿合兵四万,屯于永定门南二里许。火速报告皇太极,言曰:“敌兵盛,宜及其不虞,乘夜击之”, 皇太极从之。夜三鼓,秣马蓐食,八旗及蒙古左、右翼兵俱进。图鲁什率所部担任先锋,率先驰入敌营,敌阵大乱,大军继之,明师遂败,斩满桂、孙祖寿,擒获黑云龙、麻登云。复往通州侦察,路遇明兵击败之。旋以夜袭,破北门外敌营,又于永平(今河北省卢龙县)擒叛将爱塔。论功授二等参将世职。

1630年(天聪四年)正月,从贝勒阿巴泰、济尔哈朗逐斩叛将刘兴祚。继而,大军攻陷永平,复从贝勒阿敏驻守之。谍告明兵将至,图鲁什率四十人前去侦察,参领巴笃理、屯布禄等率百人策应,击败明副将张弘谟部。敌败逃,图鲁什率部乘胜追击,敌远遁,鸣金收兵。贝勒阿敏眼见明援军大量涌来,弃永平引师还。不久,奉命到明边墙侦察,分步兵五十人为三队居后,独率四骑先至塞下,突遇蒙古兵数十人埋伏,陷入敌人包之中,图鲁什挥戈突围,回头发现骑卒皆陷围中,一骑中矢倒地,复挥戈突入,援三骑挟伤者俱归。  1631年(天聪五年)八月,从伐明,攻大凌河,明援兵二千自松山至,图鲁什与阿山、劳萨等以兵二百迎击,败之,斩敌百余级,缴获三面大旗。凯旋而归。皇太极酌金卮劳之。九月,攻锦州,遵上旨,令部队摇旗帜、举炮,伪装成明援军,守城部队误以为援军到,开门出战,中埋伏,败退城中。明监军张春等集诸路军来援,双方交战三昼夜,不分胜负,张春率军渡大凌河,屯长山。图鲁什先以偏师邀击,小胜。戊戌之夕,皇太极亲率两翼骑兵袭敌营,图鲁什充当先锋,两军力战,明军溃败,擒获张春。十月,图鲁什率部侦察锦州、松山,斩明兵执令旗者十二人。十一月,追蒙古察哈尔兵,逾兴安岭,获驼、马、铠、杖甚多。

1632年(天聪六年),从伐察哈尔,次博罗额尔吉,率精兵五百先行,收蒙古族流散户口二百余人。林丹汗遁去,皇太极下令撤军,命甲喇额真颜布禄、牛录额真董山负责将

哈尔占的所有粮草转运到乌兰哈达,愈期不至,吏议当死。皇太极命复议,且说,若情有可原则免死。众皆言法不当饶恕,图鲁什奏言:“从前,上尝申谕临阵退缩者斩,然闻亦蒙恩宽释。今罪臣颜布禄、董山调遣失人,致粮草不至,惩焉而贷其命,实惟圣恩”。皇太极从之。  1634年(天聪八年)二月,略地明锦州,俘获颇多。五月,擢左翼前锋统领,论功授三等副将世职。六月,从伐察哈尔。七月,至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遇察哈尔诸王公大臣一千二百户来降,率谒皇太极。是月,毁明边墙进入大同,与瑚什布等击败明总兵祖大弼军。继而攻打宣化(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设伏左卫城(今河北怀安县左卫镇),击败明总兵曹文诏军。皇太极驻左卫城西,令图鲁什前往宣府侦敌。闰八月乙酉,遇祖大弼侦探十五人,图鲁什单骑驰击,矢中其腹,犹力战不已,斩二人,俘获十三人。图鲁什伤势危重,皇太极亲自看望慰问。丁亥,卒于军中,葬于沈阳附近。赐号硕翁科罗巴图鲁,恤赠三等子爵。子巴什泰袭爵。顺治间,追谥忠宣。

巴什泰(巴世泰),生年不详,卒于1652年(顺治九年 ),伊尔根觉罗氏,世居叶赫国吉当阿城,隶满洲镶黄旗。1634年袭父图鲁什三等子爵,三遇恩诏,封一等伯,因公殉职,赠三等侯。据《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六.列传十三)记载“巴什泰,袭爵。事世祖,三遇恩诏,进一等伯。顺治九年三月,在上前为蒙古侍琐尼所戕,进三等侯。子珠拉岱,袭。康熙间,定封一等精奇尼哈番。乾隆元年,改一等子”。

据《清史稿》(卷一百六十九)记载,巴什泰子孙中有三人袭三等侯爵位,九人袭一等子爵。

诸兰泰(珠拉岱),巴世泰子,顺治九年四月袭三等侯爵。

桑格,诸兰泰子,顺治十二年七月袭三等侯爵。

偏图,桑格子,康熙二十三年十二月袭三等侯爵。

朗图,偏图弟,康熙五十六年,销去恩诏所得,袭一等子爵。

纳尔泰,朗图侄,乾隆二年袭一等子爵。

德成额,纳尔泰子,乾隆五年袭一等子爵。

永祥,(承继关系未载),乾隆五十九年袭一等子爵。

克什布,永祥孙,嘉庆十八年袭一等子爵。

希拉布,(承继关系未载),道光二十九年袭一等子爵。

崇寿,(承继关系未载),咸丰四年袭一等子爵。

绩安,崇寿嗣子,光绪十七年袭一等子爵。

安成,(承继关系未载),光绪二十五年袭一等子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