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伊通州境内的驿道柴植军,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伊通河历史文化?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伊通河历史文化(伊通历史伊通州之二伊通州驿道)

伊通河历史文化

清朝时期伊通州境内的驿道

柴植军

1681年,清朝修竣了盛京(今沈阳)至吉林的驿道,全长约765里,驿道从伊通州西南到东北穿境而过,境内的路程约为320里,设5个驿站。据《吉林通志》记载,驿道自盛京,210里至奉天府开原站(今开原市城东乡开原站村),15里至威远堡边门(今开原市威远堡镇农村信用社门前,北纬42°40′28″、东经124°15′56″)进入伊通州界,40里至莲花街站(今开原市莲花镇莲花街村莲花街屯【北纬42°47′48″、东经124°22′22″】附近的南城子水库内),55里至叶赫站(今四平市铁东区叶赫镇叶赫桥东,北纬42°56′31″、东经124°31′42″),80里至赫尔苏站(二龙湖水下),60里至阿勒坦额墨勒站(今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镇中心校,北纬43°18′14″、东经125°7′41″),60里至伊巴丹站(今伊丹镇医院,北纬43°25′43″、东经124°24′26″),25里至石头河(今长春市双阳区石溪河,北纬43°28′0″、东经125°32′46″)出伊通州界,35里至吉林府苏斡延站(今长春市双阳区苏瓦延街),195里至吉林府。

笔者为了将驿道详实准确的描绘在现代地图上,保存好这一珍贵史料,在认真阅读了《清史稿》、《吉林通志》、《西路关防处呈造所属各驿分布细册》、《扈从东巡日录》、《东游记程》、《柳边纪略》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专程对清朝时期伊通州境内的驿道进行了一次实地踏查。

首先拜访了伊通满族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马学忠老先生,重点请教史料记载未明事宜,收获颇丰。然后由南至北进行了现地踏查,采取先访问乡镇主管部门,再沿途走访当地居民的办法,共访问了9个乡镇,走访了沿途居民60余人。得到了叶赫镇文化站站长柴鸿运和满族历史文化资深研究者赵天明(满族)、关忠(满族)及石岭镇大孤家子村居民王化林等诸多热心人士的鼎力支持和帮助。通过这次实地踏查,基本搞清了伊通州境内驿道的具体路线。

这段驿道现今有的地方与公路重合,有的地方淹没于水下,有的地方成为耕地,有的地方成为荒野,有的地方盖上建筑物,只有少数地方保持原状。

驿道穿过威远堡边门即进入伊通州境,经前城子(今开原市威远堡镇南城子村,北纬42°43′48″、东经124°18′24″)、茶棚庵(今威远堡镇茶棚村一队【北纬42°44′49″、东经124°20′30″】附近的南城子水库内)到莲花街站。

从莲花街站东北行,经孤榆树屯(今开原市莲花镇,北纬42°49′34″、东经124°24′30″)、杨木林子屯(今四平市铁东区叶赫镇杨木林子村,北纬42°52′48″、东经124°26′6″)到叶赫站。

从叶赫站东北行,经古横道河子屯(今转山湖水下)、英额堡(今叶赫镇英额堡村,北纬43°1′7″、东经124°37′8″)、十里堡(四平市铁东区石岭镇十里堡村,北纬43°3′36″、东经124°40′0″)、火石岭(今石岭镇,驿道在镇内途经今火车站,北纬43°5′20″、东经124°41′51″)、小孤家子屯(今石岭镇小孤家子村,北纬43°7′47″、东经124°44′16″)、今石岭镇河头粮库、今石岭镇大孤家子村四队北(有一段原始路)、大孤家子村三队(北纬43°9′50″、东经124°46′32″)到赫尔苏站。

从赫尔苏站东北行,经今伊通满族自治县小孤山镇二龙村(北纬43°11′37″、东经124°51′16″)、拉腰子屯(今小孤山镇拉腰子村)、小雅哈河(今小孤山河,北纬43°14′4″、东经124°56′52″)、三道岗子(今三道乡,北纬43°15′24″、东经125°1′3″)、杨树河子屯(今大孤山镇杨树河子村)到阿勒坦额墨勒站。此段古驿道与现伊小(伊通至小孤山镇)公路基本重合。

从阿勒坦额墨勒站东北行,经大营城子古城(今大孤山村大营城子屯东,古城前的一段为原始路,古城7号界桩【北纬43°19′3″、东经125°9′34″】)、干沟子屯(今伊通镇兴隆村干沟子屯,北纬43°19′43″、东经125°12′2″)、兴隆店子屯(今伊通镇兴隆村兴隆店子屯,北纬43°20′3″、东经125°13′25″,村东古有石质贞洁牌坊,文化大革命时遭破坏)、宋家洼子屯(今伊通镇东宋村前宋家洼子屯,路从屯中穿过,东西各有一石板桥,名曰“太平”,东桥已遭破坏,西桥【北纬43°20′16″、东经125°15′12″】被泥土淤平,主桥被压在水泥路下,仍能见辅桥石板一块长1.5米、宽0.8米,据村民讲主桥桥面是一块长3米宽2米整石,桥墩为石柱)、太阳庙前(北纬43°20′23″、东经125°16′26″)、清真寺南(北纬43°20′46″,东经125°17′36″)、古伊通河渡口(北纬43°20′51″,东经125°17′58″左右)、今伊通淀粉厂东(北纬43°20′59″、东经125°18′19″)、今伊通镇东营子村(1728年,镶黄、正黄两旗佐领到此驻扎,村内有一古桥【北纬43°21′29″、东经125°19′16″】,古为砂石桥墩,木头桥面,桥的四角各有一棵榆树,现存两棵,树龄在数百年。)、均匀铺(今伊丹镇心合村均匀铺屯中,北纬43°23′26″、东经125°21′18″)、今伊丹镇曹家村北曹家屯中(北纬43°24′14″、东经125°22′12″)、小东沟屯东(北纬43°24′53″、东经125°22′59″),娘娘庙南(北纬43°25′8″、东经125°23′17″)、今岭西村河西屯南(北纬43°25′22″、东经125°23′41″)到伊巴丹站。

从伊巴丹站东北行,经今伊丹镇伊丹村闫家屯南(北纬43°26′7″、东经125°25′9″)、东沟屯南(北纬43°26′11″、东经125°25′38″)、老爷岭屯(今大岭子村岭西屯,北纬43°26′23″、东经125°27′38″)、老爷岭(老道槽,古有老爷庙,北纬43°26′27″、东经125°28′1″)、大岭子村大岭子屯东(北纬43°26′29″、东经125°28′43″)、三家子屯(今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石溪村大三家子屯,北纬43°26′49″、东经125°30′34″)、今石溪粮库前(北纬43°27′12″、东经125°32′8″)、古石头河渡口(北纬43°28′0″、东经125°32′46″)。

伊通州驿道路线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