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园散步,听到两个老板模样的人正聊着各自的手表一个举起左手说,花了20多万买的手表,竟然不准另一个昂然自得地讲,最近在香港看上了另一款手表,刚把那个戴了半年的换了,才花七八万 ,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手表的出现时间?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手表的出现时间(手表与时间)

手表的出现时间

在公园散步,听到两个老板模样的人正聊着各自的手表。一个举起左手说,花了20多万买的手表,竟然不准。另一个昂然自得地讲,最近在香港看上了另一款手表,刚把那个戴了半年的换了,才花七八万。

我这人一向平庸,在什么行业都当不上“代表”,这么多年甚至连手腕上也没有戴上表。两名成功人士所说的手表,恕我孤陋寡闻,那拗口的名字我听都没听过,当然也就记不住;更重要的是,我还麻木得对此不以为然,连一点心动的感觉都没有。

这年头,手表本非稀罕物,我不关注它已多年。只是,由于前两年陕西出了个杨达才,我才知道了手表还有这么多名堂,这么多讲究,而且还能让一个人出大名,出大事。后来有消息称,杨达才被查出拥有名表至少83块。就这样,一个错误地点错误时间发生的微笑,使杨达才成了名扬天下的“表哥”。当然,他的其他更严重的问题随之浮出水面。从某个角度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只手表引发的大案要案。

有了“表哥”,当然就还会有“表嫂”“表叔”“表婶”之类。一时间,官员公开亮相时,左腕成了重点保护部位,给民间平添无数笑料谈资。

在下出身草根,长期生活在“草丛”中,对于名贵手表的滋味,别说品尝,就是想象也难,实在无法体会它到底有多少妙处。学生时代是戴过电子表的,如果没有表,就搞不清时间,上课便要迟到。电子表外表笨拙土气,但极便宜,在地摊上三五块钱一只,很受学生欢迎。俗话说“便宜没好货”,电子表当然走得不是很准,但对我来说,这点误差还是能接受的,只要知道个大致时间就行,反正早几分钟起床、早几分钟进教室也没什么大碍。那时的生活单调,时间有得是,闲着也是闲着。

自从十多年前有了寻呼机,我就再没戴过表了。寻呼机有时间显示功能,对我辈普通职员来说,戴表已是多此一举。我素来怕麻烦,喜欢轻装上阵,身上能卸下的负担当然毫不犹豫地卸下。寻呼机被手机取代后,看时间更方便了,手表对我来说就更是用不上了。至今,手机仍完全能够满足我了解时间的需求,所以,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估计还是没有戴表的想法。

当然,这只是我的习惯,万万不可推己及人。也许,别人因为习惯问题,因为身份问题,因为工作性质问题,不能只依靠手机掌握时间,还需要使用更精确更方便的手表,那也是正常的。否则,手表也要成为历史名词了,世上又将消失一项产业。

弄不懂的是,一个人为什么要那么多手表。几十只手表,难道它能给你增加几十倍的时间?表再多,手腕上也只能戴一个,总不能每个手甚至脚上都戴上吧?那只能是“等我有了钱”的土豪式调侃。

手表再多,时间只有一种,时间总量不变。就好比有人说的,当再大的官,发再大的财,一日只能吃下三餐饭,睡上一张床。

手表越贵,走得是否越准确,我就不敢妄下结论了。但从前面所说的某老板花20多万元买的表仍走得不准来看,价钱与精确度未必完全成正比。如此说来,追求表的身价,也未必十分有必要。

话虽如此,可为什么现实中却偏偏有这么多人热衷于手表问题,成天花那么多的心思琢磨这事?只能说,这个时候的手表,已经和时间基本没有关系了,其理和古时买椟还珠或许有几分相通之处。对这些身怀“表癖”的人来说,哥拥有的不是手表,而是物欲、虚荣、浮华……

恕我愚钝,在我的思维中,手表只是用来了解时间的一种工具,仅此而已。离开时间说手表,我实在提不起兴致,也实在无话可说。

□ 李伟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