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华夏古九州之一。

古代中国分为九州《尚书·禹贡》九州图州划分为:冀、兖、、徐、扬、荆、 豫、梁、雍九州。《尚书·禹贡》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青州的历史变迁(厉害了我的山东)(1)

昭德古街

青州来历:

青州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因地处东海和泰山之间,位于中国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青州”。

上古为东夷之地。至夏商间,先后为爽鸠氏、季则氏、逄伯陵氏所据。周初封吕尚为齐侯,地始归于齐。历春秋战国之世,均为齐属。

青州的历史变迁(厉害了我的山东)(2)

青州古城

秦统一天下,置齐郡。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设青州刺史部,驻广县,称青州城。

东汉至三国间,青州城为东方之重镇。西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曹嶷弃广县,筑广固,为青州刺史治。

青州的历史变迁(厉害了我的山东)(3)

青州古城

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慕容德陷广固,定为南燕国都。义熙六年(410年)刘裕灭南燕,夷广固,筑东阳城,置北青州刺史治于此。北魏献文帝皇兴三年(469年)拔东阳城,仍为青州刺史治。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增筑东阳城南郭,即南阳城。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557年)迁益都县治于东阳城,移青州府治于南阳城。

隋为青州总管府治,后改为北海郡治。唐初复为青州总管府治,后又改为北海郡治。

宋为京东东路路治。金为山东东路益都总管府治。元为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治。

明清时期,为青州府治。

民国时期,撤消青州府,益都县直属山东省辖。

1948年青州解放,设立青州特别市,陈光任市委书记,冯毅之任市长,1952年恢复益都县。1986年改称青州市。


显赫历史

古时青州作为重要的战略要地,各方枭雄无不对之垂涎三尺,三国中各方诸侯曾多次争夺之,一直延续到清朝都被看做战略要地。

青州的历史变迁(厉害了我的山东)(4)

三国时地图

青州的历史变迁(厉害了我的山东)(5)


青州现状

2007年,青州市行政区划进行重新调整,撤销五里镇并入王府街道;撤销东高镇并入益都街道;撤销朱良镇并入高柳镇;撤销普通镇并入邵庄镇;撤销口埠镇并入何官镇;撤销郑母镇并入谭坊镇;撤销王母宫街道,将原王母宫街道的大崔家等8个村,东夏镇的东侯庙等15个村并入黄楼镇;将王母宫街道的徐七里等34个村并入东夏镇。原云门山街道、王坟镇、庙子镇、弥河镇4个行政区域不变。

青州的历史变迁(厉害了我的山东)(6)

青州现为潍坊下辖山东县级市,是一所省内著名的旅游城市。并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花卉市场。各地花卉客商云集青州。

青州的历史变迁(厉害了我的山东)(7)

青州境内主要旅游景点;

云驼风景区、

青州的历史变迁(厉害了我的山东)(8)

仰天山、

青州的历史变迁(厉害了我的山东)(9)

黄花溪、

青州的历史变迁(厉害了我的山东)(10)

范公亭公园、

青州的历史变迁(厉害了我的山东)(11)

青州古城、

青州的历史变迁(厉害了我的山东)(12)

井塘古村

青州的历史变迁(厉害了我的山东)(13)


人口结构

青州市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除汉族外,还有回、满、蒙古等少数民族。青州回族现有

2万余人,主要聚集居住在城区和云峡河、东坝、五里等乡镇。最早来青州的回族可以追溯到唐朝。那时,青州地区非常繁荣昌盛,许多波斯人、大食人通过陆地和海上的“丝绸之路”,来到青州,开展贸易活动,称之为“蕃客”。唐朝廷设置有“青州押两蕃使司”,专门管理蕃客事务。自元朝开始,青州形成稳定的回族聚居地。成吉思汗远征中亚、东欧,队伍中有众多的中亚的回回人参加。同时,东西方交流极大发展,青州作为山东军政重镇、贸易通衢和交通枢纽,理所当然地成为回族民众定居的场所。


青州美食

桃花坡上的“全羊宴”

青州的历史变迁(厉害了我的山东)(14)

东关隆盛糕点

青州的历史变迁(厉害了我的山东)(15)

青州的历史变迁(厉害了我的山东)(16)

偶园街老槐树煎包

青州的历史变迁(厉害了我的山东)(17)

东台头五香豆腐干

青州的历史变迁(厉害了我的山东)(18)

黄楼镇纪河豆腐

青州的历史变迁(厉害了我的山东)(19)

庙子全驴

青州的历史变迁(厉害了我的山东)(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