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基本信息】女,3岁

【疾病类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治疗医院】莒南县人民医院

【治疗方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喜炎平抗感染以及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4天

【治疗效果】患儿体温稳定,腹痛、呕吐症状消失,无咳嗽、咳痰等不适

一、初识患者

患儿女,3岁,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脐周疼痛最为明显,伴恶心、呕吐2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无发热、畏寒,无头晕、头痛,无咳嗽、喘憋,无腹泻。患儿家长在家自行使用口服药物(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进行治疗,但用药后效果不好,今日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就诊。患儿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可,食欲欠佳,夜间睡眠可,4-5日未解大便,小便未见明显异常。

小孩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特点(小心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

我详细询问了患儿的既往史,了解到患儿既往身体健康,无外伤及手术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按计划进行了预防接种,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了解完患儿的病情及既往健康状况后,我对患儿进行了体格检查:患儿生命体征平稳,营养良好,神志清楚,查体合作。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平坦,对称,腹部柔软,无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脐周轻微压痛。腹部叩诊鼓音,肝肾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结合病史及查体情况,我考虑患儿可能患有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二、患者的治疗经过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7岁以下的小儿,发病前常有喉痛、发热、倦怠不适等前驱症状,然后才出现脐部和右下腹痛、恶心、呕吐,部分患儿可发生腹泻或便秘。因此患儿入院后,基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考虑,我为患儿完善了腹部彩超检查,另外患儿4-5日未见大便,有肠梗阻的可能,所以还为患儿做了腹部立位X线片检查。腹部彩超检查结果提示:中下腹部扫查腹腔内探及多个实质性回声结节,大者约1.8 X 0.7cm,提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部立位片检查提示:肠管无扩张,未见确切气液平面影,排除肠梗阻可能。

基于上述检查结果,并结合患者的症状以及查体表现,将诊断为“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于是予以患儿抗感染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具体方案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喜炎平抗感染以及止吐、通便等对症支持治疗,并嘱患儿家属在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儿进食以及排便情况。

小孩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特点(小心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2)

小孩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特点(小心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3)

三、患者治疗和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让患儿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或者是小米粥等。

2、患儿出现腹痛时,家长可以帮患儿轻揉腹部,也可以热敷,有助于缓解腹痛症状。

3、患儿长时间未解大便时要引起重视,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开塞露,促进粪便排出。

4、患儿出现呕吐后,要及时补充水分,预防电解质紊乱。

小孩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特点(小心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4)

四、患者的治疗效果

患儿经过治疗后,腹痛、呕吐症状消失,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等不适。食欲睡眠可,大小便正常。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精神可,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腹软,叩击鼓音,脐周无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患儿病情明显好转,治疗有效,遂予以出院,并告知患儿家属出院后的注意事项:1. 合理膳食,科学喂养;2. 保证充足的休息,预防感冒;3. 若出现不适,及时就诊;4.出院1周后回院复查。

五、医生感悟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很多家长带孩子就诊时都特别紧张,认为孩子反复出现腹痛肯定出现了严重的疾病,但其实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自限性,预后很好,通常4-5天即可自行缓解,即使是本例患儿这样,腹痛5天仍然没有缓解的,也不用太过紧张,及时就诊即可,通过抗感染等治疗,孩子很快就可以好转。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小儿,尤其是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其原因在于:

1、小儿肠管及肠系膜相对比成人长,肠系膜淋巴结、肠壁血管丰富,但肌层薄弱,神经调节功能不稳定,因此在病理情况下容易引起腹痛。

2、小儿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屏障作用较差,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均可经淋巴管到达相应的局部淋巴结,导致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肿大。

3、小儿淋巴组织增生活跃,急性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后容易引起淋巴结肿大。这也是本病多见于儿童的重要原因。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虽然并不严重,但也需要及时就诊,因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症状与急性阑尾炎相似,家长们很难靠自己进行鉴别,因此孩子出现发热、腹痛、呕吐、便秘等症状且不明原因时,应及时就医,积极完善血常规、腹部彩超等相关检查,早日明确病因,积极治疗。

姓名: 张美玲

单位: 莒南县人民医院

科室: 儿科

职称: 主治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