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天生不是茶器

茶器天生应是陶瓷

时光里的茶器是什么样子的(时光里的茶器)(1)

何为茶器?

陆羽在《茶经》中把和茶事有关的器具分为“具”和“器”两部分。

用来采茶、制茶的工具--“籝、灶、甑、杵臼、规、承、檐、芘莉、棨、朴、贯、棚、穿、育”等称为“具”。

用来煮茶、饮茶、贮茶、贮盐的器具,包括煮饮茶前炙茶、碾茶等对茶再加工的辅助性器具,称为“器”。

《周易·系辞下》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器物的制造起始于满足人类的生理、生存需要的物质需求。而一旦蒙昧初开,“器”就承载了人的精神追求。

唐宋之前

原始社会人类还不会制茶,只会生嚼茶树鲜叶或煮成羹食,没有专用茶器。

秦汉时期,泡茶方法是将饼茶捣成末放入瓷壶并注入沸水,加以葱姜、橘子调味,这时的茶器也是食器。

西晋八王之乱时,晋惠帝“蒙尘还洛阳,侍中黄门以瓦盂承茶上至尊”。“盂”是古代盛汤浆或食物之器,可见,颠沛流离之际,黄门承茶之器为粗陶瓦盂,也并非饮茶专用,而是饮、食混用的。

邢窑类雪,越瓷类冰

中唐时期,茶饮在士大夫阶层中流行。陆羽《茶经》所列煮茶、饮茶、炙茶、贮茶用具共28件,非常繁杂,百姓用不起。

唐代繁琐的喝茶仪式中,最重要的茶器是碗。

唐代制瓷业“南青北白”,南方以越州窑的青瓷为代表,北方以邢州窑的白瓷为代表。

“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在陆羽眼中,邢不如越。

越窑青釉海棠式碗(唐)

时光里的茶器是什么样子的(时光里的茶器)(2)

越窑中最著名的是秘色瓷。所谓秘色瓷,因其为宫廷专用,配方、釉色、形制和烧制技术都严加保密,故称为秘色瓷。

五瓣葵口秘色瓷(唐)

时光里的茶器是什么样子的(时光里的茶器)(3)

唐代茶会的饮茶方式为“行茶”,就是茶会中传递茶碗、轮流而饮。

现代日本茶道依然是大家共用一个茶碗,轮流而饮。

能用同一个茶碗喝茶,也是君子之交了。既然是君子,就不考虑有没有传染病。

建盏雪涛,互为辉映

宋代盛行点茶法,与唐代煎茶不相同,即煎水不煎茶,茶不再投入茶鍑里煮,而是将茶叶制成的膏饼碾成茶末后,用沸水在茶盏里冲点。

宋代茶碗多称为盏。

宋代斗茶以茶汤乳花纯白鲜明、着盏无水痕或咬盏持久,水痕晚现为胜。因此,茶盏就要以易于观察茶色,黑釉瓷茶盏最适合斗茶之需,黑白分明,相得益彰。

宋代建窑成功地掌握了釉药成分的比例和窑炉的火候与气氛,使得简单的黑色不经描绘与刻划,产生出丰富奇特的窑变斑纹。

兔毫盏是建盏中最著名的品种。宋徽宗《大观茶论》中所谓:“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就是以闪现清晰的银白色细长条纹的兔毫盏为最理想的茶盏。

兔毫的形成是由于在烧成的过程中,釉层中产生的气泡将胎、釉中的铁质带到釉面,高温时釉层流动,富含铁质的部分就流动成条纹,冷却时从中析出赤铁矿小晶体,从而在黑釉上透出了黄棕色或铁锈色的状如兔毫的的流纹。

兔毫盏

时光里的茶器是什么样子的(时光里的茶器)(4)

油滴釉也是黑釉的著名品种之一。烧制时铁的氧化物在局部富集,冷却时这些局部形成过饱和状态,并以赤铁矿和磁铁矿的形式从中析出晶体,从而形成油滴斑。

油滴盏

时光里的茶器是什么样子的(时光里的茶器)(5)

白釉青花,紫砂烧壶

团饼茶的制作耗工费时,明太祖朱元璋为减轻茶户劳役,颁布了废团茶兴叶茶的诏令:“岁贡上供茶,罢造龙团,听茶户惟采芽茶以进”。

从此散茶大为流行,茶器也发生了一系列改变。

饮茶的瓷具推崇白色,器型小而精巧,造型多样。

以茶杯而言,就有斗笠式、鸡心式、罗汉式、正德式、窝式、折沿式、墩式、仰钟式、葵口、直口等等。

永乐甜白釉鸡心碗,是明代景德镇在元代卵白釉的基础上,成功地烧制出莹润洁白的茶器,以之注茶,茶汤明亮清澈。

甜白釉鸡心碗

时光里的茶器是什么样子的(时光里的茶器)(6)

明代青花是在质量极高的白瓷器上进行描绘,主要在外壁进行装饰,内壁多为空白,或只在碗底有简单的纹饰,不影响观看茶汤颜色和茶叶舒展之姿。

青花压手杯是明代景德镇御窑厂创制的丰底、圈足的形制。以手持握时,外撇的口沿恰好合于拇指指节,托于手心给人以稳重贴合之感,故名压手杯。

青花压手杯(明)

时光里的茶器是什么样子的(时光里的茶器)(7)

斗彩是一种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彩瓷工艺,于明成化年间臻至成熟,烧制的斗彩瓷也最为精美。

斗彩鸡缸杯(明)

时光里的茶器是什么样子的(时光里的茶器)(8)

清代茶碗或茶杯多为直口。

青花直口杯

时光里的茶器是什么样子的(时光里的茶器)(9)

本人日常也喜用一只青花直口杯。

时光里的茶器是什么样子的(时光里的茶器)(10)

中期以后又出现了用紫砂壶的风尚。到了清乾嘉年间,出现了一位专以制壶为道的著名的文人制壶名家陈鸿寿(字曼生),他制作的壶就是著名的“曼生壶”。

曼生壶

时光里的茶器是什么样子的(时光里的茶器)(11)

“工夫茶”是清代在潮汕、福建出现的一种饮茶艺术。

常备工夫茶具为:茶壶、盖瓯、茶杯、茶洗、茶盘、茶垫、水瓶、水钵、龙缸、红泥火炉、砂铫、羽扇,还有茶罐锡盒、茶巾、竹箸、茶桌、茶担。

如此饮茶,方可称为“工夫”,否则牛饮止渴。

简化版的功夫茶具

时光里的茶器是什么样子的(时光里的茶器)(12)

茶器的历史,也是陶瓷的历史。

然而,细细品味,在美学上是倒退的。

“功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唐代的秘色瓷,与茶的气质最相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