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到202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进一步提升,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国务院关于“实施方案”的批复中要求,彰显江西、湖北、湖南三省优势和特色,以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为引领,优化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群结构,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发挥空间枢纽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城市群。

以此为标志,长江中游各省市迎来了融合发展的新机遇。其中,南昌都市圈内城市的发展机遇尤为值得关注。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规模(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实施方案出炉)(1)

2月12日,南昌滕王阁景区灯会一景。图/新华社

“三核”带动“三圈”

长江中游城市群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地跨湖北、湖南、江西三省,涵盖31个城市。

作为国内面积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常住人口占全国约9.4%,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约9.3%。

根据“实施方案”,长江中游城市群将“以科学分工、协同发展为导向,构建‘三核三圈三带多节点’的空间格局,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其中,“三核”是指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省会城市武汉、长沙、南昌,“三圈”则是指武汉城市圈、长株潭都市圈、南昌都市圈。

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三核”被赋予同等重要的地位,以“三核”带动“三圈”,然后以“三圈”引领三省,才能实现以点带面、以面带群的战略目标,通过协同联动、共建共享,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

伴随着“实施方案”的发布,“三圈”建设将进一步提速。

“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武汉与鄂州、孝感、咸宁、黄冈、黄石等同城化进程,“着力打造武汉都市圈”;进一步提升长沙、株洲、湘潭同城化质量,“加快建设长株潭都市圈”;加强南昌与周边市县联动对接,“有序培育南昌都市圈”。

“着力打造”“加快建设”“有序培育”,三个措辞意味着“三圈”正在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

同样的差异,也体现在“实施方案”对2025年目标的展望上:武汉、长株潭等都市圈同城化实现实质性突破,南昌都市圈培育取得积极进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协调。

由此不难看出,在“三圈”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南昌都市圈的提升空间更大。

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南昌都市圈内城市将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

大南昌都市圈迎来发展机遇

位于中部的江西,东北部是长三角经济圈,西北部是武汉城市圈,西部是长株潭都市圈,南部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东部则与浙江、福建等经济强省接壤。

同处长江中游城市群,对于南昌来说,携手武汉、长沙打造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都市圈、南昌都市圈为主体的“中三角”,不仅能在城市群跨省融合的过程中享受红利,而且能在带动中部地区大发展中贡献力量。

2021年,江西省生产总值为2.96万亿元,同比增长8.8%。

其中,南昌市、赣州市和九江市位列前三,生产总值分别为6650.5亿元、4169.4亿元、3735.7亿元,各自在全省的经济总量中占比分别为22.45%、14.08%和12.61%。

此外,抚州市排名第七,生产总值为1794.6亿元。

在“中三角”三个省会城市中,武汉、长沙都已跨入“万亿俱乐部”。其中,武汉正在向2万亿的目标发起冲刺。

相比之下,南昌略显不足。

这一方面受限于其人口规模较小。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南昌作为省会城市,以625万的常住人口数量排在江西省内第三位,远远落后于以897万常住人口排名首位的赣州市。

另一方面,南昌的面积为7195平方公里,在江西省内仅排在第七位。

人口规模小、城市面积小,“小”成了制约南昌高质量发展的痛点,由此也成为江西加快实施大南昌都市圈“强核行动”,大力实施强省会战略的起点。

江西的“强省会”

2018年,江西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着力打造“一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的新格局。

具体就是,以融合一体的大南昌都市圈为引领,以沪昆、京九高铁经济带为驱动轴,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赣东北开放合作、赣西转型升级为三大协同发展区,形成层次清晰、各显优势、融合互动、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在“三核”齐发力的格局之下,做大做强江西的省会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由之路。

以南昌为核心,以赣江新区为引擎,以九江、抚州为支撑,大南昌都市圈的提出,意味着江西将提升南昌首位度,不断做大做强南昌主中心的能级和体量。

“实施方案”提出,“推动武汉、长沙合理有序疏解一般性制造业,引导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优化布局并向周边辐射延伸,逐步降低武汉市江汉区等人口密度过高城区的人口密度”。

指导武汉、长沙“有序疏解”“辐射延伸”,是为了避免“一城独大”,谋划区域共同发展格局。

同样的要求,并没有体现在南昌身上,这不仅符合南昌的经济发展和首位度现状,而且意味着南昌将迎来大发展的良机。

值得关注的是,在“三核三圈三带多节点”的空间格局中,九江市多次被“实施方案”提及。

其中包括,“依托沿江—京九通道,推动武汉、南昌都市圈互动发展,提升黄冈、黄石与九江等地经济实力,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推动建材、石化、钢铁等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省际毗邻城市合作,持续推动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深化九江与黄石、鄂州、黄冈等地跨江合作与融合发展”等。

此外,“实施方案”还提出,“推动荆门、荆州、常德、益阳、景德镇、抚州等差异化发展,努力形成新增长点”“支持赣州、恩施、张家界、信阳等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接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

几乎就在“实施方案”对外发布的同时,国务院《关于同意建设赣州、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批复》正式公布。

大南昌都市圈规划中,九江和抚州是重要支撑,而它们也无一例外得到了“实施方案”的重点关照。江西省生产总值排名第二的赣州,也获得了特别关注。

至此,“三核三圈三带多节点”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中,江西省的重点城市纷纷入列长江中游城市群。这不失为江西趁势腾飞的大好机遇。

文 | 赵志疆

编辑 | 查志远

校对 | 刘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