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记者从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系列研究报告中获悉,由安徽财经大学和安徽创新发展研究院共同发布《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2019》和《安徽城市发展研究报告2019》,其中2018安徽县域发展系列榜单和安徽城市竞争力榜单揭晓。

安徽16个地级市综合竞争力(安徽16个地级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出炉)(1)

安徽16个地级市综合竞争力(安徽16个地级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出炉)(2)

据悉,《安徽城市发展研究报告2019》采用安徽省16个地级市数据,分析比较16个地级市的综合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创新能力、城乡融合发展、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客观评价各市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为制定科学的城市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报告显示,16个地级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合肥稳居第一,芜湖、马鞍山、铜陵次之。铜陵、六安、淮北、淮南上升势头强劲。其中合肥市在产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创新能力、城乡融合发展均排名第一。在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合肥市、芜湖市和马鞍山市排名前三。在城市创新能力方面,合肥市、芜湖市、滁州市、阜阳市和马鞍山市排名前五。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为合肥市、马鞍山市、芜湖市、亳州市和蚌埠市。

据了解,《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2019》在对安徽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排名时,考察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实力,评价指标选取了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代表性指标,具体涉及基本竞争力、发展速度、基础设施、资源禀赋、产业竞争力、人才优势、经济发展活力、环境保护能力、政府能动力、社会发展水平、投资环境优势、特色经济和城乡融合等13个二级指标,112个三级指标,具体内容如下:分析安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2018届)前十位为:肥西县、肥东县、长丰县、无为县、怀远县、天长市、巢湖市、芜湖县、庐江县、全椒县。报告指出,安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呈现“北强南弱中间凸起”的片状空间分布规律。依托合肥都市圈、皖北沿淮城市群、南京都市圈安徽地域等大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明显要强于那些缺乏大城市带动的皖南地区和皖中大别山区的县域。

项鑫李用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李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