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小朋友在做完当天zui 后一次鼻拭子后,追到门口,挥舞着小手,大喊:“再别来了!再别来了!”

我留意到小朋友的父亲。他不轻不重地在孩子头上揉了一把,轻斥道:“好了啊,好了!”小朋友还礼貌地喊到:“再见大哥!”大白也特意和小朋友说道:“再见!”

小朋友如果遇到敌人你会怎么做(小朋友告别大白)(1)

疫情下,有些地方不仅被隔离,还每天都“被捅”,鼻拭子也会很难受,来张图感受一下!

小朋友如果遇到敌人你会怎么做(小朋友告别大白)(2)

看着就疼!

在一天之内,被“捅”了三次的小朋友,他的“爆发”也在情理之中。有意思的是,小朋友的“崩溃情绪”的表达也不过是“再别过来”。尤其是后面,他还不忘对大白说“再见大哥”。这“无可奈何”的情绪由一个小孩儿表达出来,别扭中充满趣味!

小朋友如果遇到敌人你会怎么做(小朋友告别大白)(3)

那位没有出镜的爸爸,在孩子的情绪释放一些后,就及时予以干预引导。这不仅削弱了孩子“不懂事儿”的影响,还体现了他正确的价值观。真的挺赞的!

显而易见,这个小朋友日常家庭氛围还是蛮不错的!

很庆幸,我们家也有类似的氛围。不敢说自家的孩子特别懂事儿,但我总会不经意间被她温暖。

今天早上,孩子吃完饭,我把她抱出宝宝椅时,发现她的拖鞋在桌子底下。我蹲下的时候,让她坐在我的腿上,然后自己探身桌子底下给她拿拖鞋。这时,我家的思宝突然把她的小手放在我的头顶,提醒道:“小心哦……”

那一瞬间,我心里特别感动,我婆婆笑着说:“看看,这姑娘心疼她妈妈呢!怕你碰着”我开心地回应道:“嗯,真窝心!”

我想了想,其实姑娘的这个行为,并不是无中生有的。应该是我平时和她沟通时,经常进行一些互动有关吧?

1、使用孩子的表达方式去和她沟通。例如:对待孩子,你崩溃的ji 限在哪里?是连续半个多小时里,你头 痛犯困却总被孩子“无情”叫醒吗?我就用了她常用的方式。

每次她想要独处时,都会说:“妈妈,你走吧,我只想要雪宝。你走吧!”于是,我就用了同样的方式对她说:“思宝,你走吧,走吧,我想要睡觉!”

效果还蛮不错,也就是说,用孩子的表达方式和她沟通,会让你省不少劲儿!

2、孩子情绪激动时,总给她1分钟左右时间自己调整,然后才进行介入。

和上面那个爸爸的方式差不多。等孩子稍微释放下情绪,再介入干扰。比如说:我家两岁多的姑娘,稍不如她的意,就会哭得稀里哗啦。

每一次,我就先让她哭会儿,然后一边给她擦眼泪,一边轻轻地问她:“哭不管用哦,你先说说你想要什么?”她不开口,我就再问一次,要是还不开口,我就在她旁边看着她、陪着她。直到她自己调整过来,愿意和我分享她需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3、多和她沟通,正确传达你的喜欢、不喜欢、开心、难受等各种情绪。将自己的情绪清清楚楚表达出来,这个过程要注意表达方式,把自己当个孩子,不要把自己当做大人。这个时候,你会收到来自孩子的关心。

那天我回家,得知小粉兔(我老公当初追我时给我买的第 一个生日礼物)被孩子拿出去忘了拿回来,一瞬间就挺伤心的,小姑娘估计感觉到了,跑过来把她的猴子、猪猪玩具塞进我怀里,抱着我的腿,特懂事儿地说:“妈妈,我哄哄你啊……”搞得我一瞬间又感动又尴尬!

总的来说,良好的亲子互动,能够让你在鸡飞狗跳中,感受到来自孩子的温暖。也能提高孩子的情感素养。你们觉得呢?

你们还有什么好的亲子沟通方式?欢迎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