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主演的《青岛往事》是一部反映青岛开埠时期风貌的商战的传奇大戏。由黄渤饰演的王满仓的有没有历史原型呢?据岛城文史专家鲁海透露,当初《青岛往事》的编剧赵冬苓曾经采访过他,他推荐了宋雨亭、丛良弼等5个人,从现在剧情发展来看,王满仓的历史原型更像是宋雨亭。

宋雨亭是何人?

青岛往事婶子什么时候认的王满仓 青岛往事中王满仓的历史原型(1)

少时在 青岛 习商,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接任其叔"瑞记"商号经理。因其虚心好学, 善于经营和交际,在青岛工商界崭露头角。1926年,任青岛市总商会董事。 1927年12月,被选为青岛市总商会会长。1931年5月,兼任青岛市救济院院长, 设育婴所、济良所等8个单位,兴办社会慈善事业,其经费除部分由当地政府拨付外, 其余概由他捐赠和募集。同年8月,他主持商会成立青岛市物品证券交易所, 自任理事长。1934年1月,筹资成立普利股份有限公司,兼任经理。在中国银行的支持下,他以高价收购农民滞销的花生米,解决了农民和土产商的燃眉之急。

他与市长沈鸿烈、胶济铁路局委员长葛光庭并称青岛“三大亨”。他从1927年当选总商会会长,连任五届,一干十年。青岛开埠以来,他应是声名最显赫的华商领袖。

一个懂政治的商人

1933年,市长沈鸿烈因东北海军三舰叛逃,面子挂不住,向南京政府辞职。宋雨亭立马意识到事态严重、机会难得,他以商会会长名义,召集律师公会、银行公会、新闻记者公会等九大团体和部分商界巨头,成立“青岛市各界挽留沈市长市民联合会”,印传单,发宣言,致电中央,上街游行。沈鸿烈潜往威海,宋雨亭又带领20余人,乘六部汽车前往造势迎接。直到南京政府下达慰留电,沈鸿烈“不得已”重掌市政,这处挽留大戏才华丽落幕。两人拜把子,结金兰之好,概源于此。

宋雨亭善处事,从他来青岛干学徒就露端倪。他白天站柜台,晚上苦学德文、英文,很快就能跟老外谈生意,20岁当上了通聚福经理。1916年当选青岛总商会董事后,他的职务越来越多,级别越来越高——掖县同乡会会长,商务公断处处长,总商会副会长,商业研究会会长。隋石卿倒台后,他坐上了青岛商界第一把交椅。

此后,宋雨亭也许是青岛身份最为复杂的公众人物:青岛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总队长,商会附属商业学校校长,国大代表……兼任青岛红十字会会长后,从端午节到中秋节,宋雨亭派人在青岛各重要路口和休息亭设饮水供应点,备行人和运输工人饮用。每年还调查登记市民中无力购买棉衣者,逐一分发。

一个明大义的商人

青岛回归后,日本人因为胶澳电气公司为中日合办,所以要挂上日本旗。宋雨亭认为企业虽属合资,但实为中国公司,不应兼悬日本国旗。日方威逼利诱,使尽手段,宋雨亭不为所动,胶澳电气始终只悬挂中国国旗。

日本取引所操纵青岛商业局面不仅被打破,而且华商渐渐占据上风。面对世界经济危机,宋雨亭主动出击,联系20家富商,筹资开办普利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滞销花生,帮助土产商渡过难关,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对此大加赞赏,并以青岛为例批评济南商会没有胆识,不会办事。

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携眷匿居故里,将所带的小卧车献给胶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1938年1月青岛沦陷后, 日军将他的财产全部查封,并派人游说,让其出任青岛维持会会长,他坚决拒绝。当日军派军队胁迫其就范时,他逃往上海做小买卖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终留一身清白。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又以病为由,拒绝了国民党的一切委任。1950年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