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钜鹿)之战诞生了一个有名的汉语成语——破釜沉舟。巨鹿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项羽的成名之战。经过该战,秦朝大厦的根基完全垮塌。

巨鹿之战项羽赢的原因(西汉故事13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一战成名)(1)

承上文,项羽杀了宋义后,立即带领军队开往巨鹿。赶到巨鹿时约为公元前207年12月。时攻赵秦军40万人,其中王离20万驻巨鹿城,章邯20万驻城南以拒南来楚军,围点打援。而赶到这里的项羽军队不满6万,其中英布蒲将军带2万,负责袭扰甬道并截断甬道;余部由项羽亲自率领,负责主攻鹿城。

宋义死后,熊心封项羽为上将军。这里的王离是原秦大将王翦的孙子,而项羽正是项燕的孙子。10几年前爷爷对爷爷,现在孙子对孙子,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巧合,世事弄人。

不过,围绕该战,赵军及各诸候援军约30万左右,虽然双方对垒人数相似,但章邯初胜项梁,士气正盛,援军估计早已吓破了胆。当项羽与秦初次交锋时,诸侯军皆作壁上观。

战前,当时天下的军事形势实际仍不明朗。自陈胜吴广起义始,各地纷纷反秦,但当章邯出关一路所向披靡,义军又纷纷归秦。特别是在项梁兵败身死以后,无论是二世、赵高还是章邯,估计他们认为秦王朝依然会翻盘。并且这时的诸侯早已不是战国时的诸侯,除楚外已是不堪一击。

但是,项羽的出现改变了时局。历史往往会风云突变,出其不意。

章邯驻城南,他在城南与巨鹿城之间修了一条甬道以向王离运送粮草。项羽采取的策略是:(1)骄敌示弱,因项梁新败,项羽开始只是骚乱甬道,使章邯以为项羽根本不敢正面交战。(2)绕过章邯,坚决拿下巨鹿。因为王离与赵交战已久,已成疲惫之师,先解决王离提振士气后再改章邯。(3)发起攻击时,由英布蒲将军坚决绝断王离的粮道,困死王离断其后路。

项羽的策略果然凑效,章邯还真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一是前月大败项梁,二是前不久,赵陈余派陈泽领兵5000为前锋与章邯试探性交锋,无一生还。

不久,项羽发起了总攻。项羽率部全部渡过漳河(亦说黄河)后,命令士兵只带三天的干粮,然后砸破了所有造饭的锅,凿穿了全部渡河的船。在士兵见状面面相觑之时,项羽做了战前动员:王离已是疲惫之师不足惧,而我们此战没有退路,战必胜,否则只有以身殉国。

巨鹿之战项羽赢的原因(西汉故事13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一战成名)(2)

果然,破釜沉舟之后,全体将士奋勇向前,杀声振天。这时,作壁上观的各诸侯军只见楚军士气高昂,个个以一当十,于是也逐渐加入了围攻王离的队伍。项羽与秦军大战九次,九战九捷。

此时,王离的秦军也被楚军的气势给镇住了,逐渐畏敌不前,且战且收缩。同时,他们又见粮道被截,而章邯援军也被英布挡在城南寸步难行,王离终陷绝望之中。此战,王离大败被活捉,秦将苏角被杀,涉间举火自焚。

巨鹿战后,诸侯各军进项羽辕门时,无不畏惧项羽之勇,皆跪地而行。

至此,王离大败,巨鹿之战进入了追剿章邯的收官阶段。由于战场形势风云突变,章邯震惊,且陷于了孤立无援进退两难之地。这时候,陈余写了一封信给章邯,陈述了天下形势与当前的战状,并谈到当今赵高专权二世昏庸,秦前大将白起功勋卓越仍不免身首异处,而君比白起尙不能,现今已穷途末路,不如早降。

章邯当然不傻,他一方面派人找到项羽,告知同意投降,一方面派司马欣速去咸阳探听朝中虚实。

项羽见了章邯的来客,一问便知章邯投降态度不坚决不彻底。项羽决定以战逼降,将章邯彻底打到绝望。于是,项羽对来客说,投降须在战场上见,我将坚决消灭残寇。接着,项羽出兵与章邯连战三场,楚军士气正盛,章邯大败后彻底陷于了绝望之中。

这时,司马欣从咸阳归来。然来,二世身处深宫见不着,而赵高又避而不见。在司马欣感到了来自赵高的风险时,连夜回赶。同时打探到赵高追杀他的人也在路上,并得知赵高依然是命章邯不惜一切代价进攻、进攻。当章邯知道了司马欣的事情,决定彻底投降项羽,因担心说客人微言轻,即派司马欣亲自前往。原来,司马欣曾有恩于项羽叔侄,当年项梁杀人潜逃,是在司马欣属地,司马欣没有为难他们。

项羽最后还是买了司马欣的面子,接受了章邯的投降。秦军投降计20余万,章邯面见项羽时泪流满面。巨鹿之战后,秦最后的家底彻底没了,项羽也因此一战让各诸侯得以彻底臣服。于是,项羽统帅各路大军浩浩荡荡,威风八面入关而来。

当大军行至新安,秦降兵议论,我们这次入关,尚若被朝中知道,朝中可能会杀了我们的家人。当项羽得知士兵议论,认为秦兵终究是个麻烦,于是项羽将除了章邯司马欣董翳以外的全部将士20余万予以悉数坑埋。

巨鹿之战告诉后人:风水轮流转的道理,绝处逢生的道理;收复降将如何让其彻底臣服的道理;项羽杀戮太重罪孽深重,亦是带兵无方治军无能的表现。

2021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