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 ,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七个曾国藩的故事:分享曾国藩的几个小故事(1)

一、结硬寨,打呆仗,用笨人,做笨事。

具体而言,就是不论和谁打仗,去了城池外先勘察地形,选好扎营地,挖壕沟、扎花篱,把自己与敌方隔离开来。

勘察地形一般找背山靠水之地,既可以防止偷袭,也可以保障饮水供给,当然也得给自己留下退路。壕沟一般深一尺,是用来防止对方步兵的,挖壕沟的土也要搬到较远的地方,避免敌人用挖出来的土回填壕沟。花篱,不仅要高,而且有两三层之多,是用来防止对方骑兵攻击的。

如此,曾国藩的硬寨就结成了。这样的寨子一旦结成,在冷兵器 火枪 少量红衣大炮的时代,既可以防止偷袭,也可以防止骑兵冲锋,注定要把敌方给困死的。

显然没有傻到坐以待毙的敌人。敌人一定会骚扰、进攻,避免这个包围圈形成的。此时,曾国藩“结硬寨”的战略定力显现出来了。他手下的湘军,根本不和你恋战。敌人来袭,一排子火枪就打退了。只要敌人一退,湘军就开始挖壕沟。如此循环一段时日,壕沟挖好后,湘军干脆直接窝到寨子里不出来了。

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湘军因为有了“硬寨”,进可攻、退可守,已立于不败之地。处在不败之地,又不急于求成和进攻,重在防守,手下湘军每次打仗死亡率就会很低,打胜仗的士气就会很高。而敌方因为被围困,无法得到外部物资补给,每天都在消耗粮食、弹药和士兵,是无法打赢持久战的。

依托挖沟扎篱“结硬寨”,不进攻,只守着,把敌方围困至弹尽粮绝,就是所谓的“打呆仗”。清末骁勇善战的太平天国军队遇到这种打法,也没辙。而且,一旦被曾国藩的湘军围困住,最终的结果都是弹尽粮绝、人心涣散、乖乖投降,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看似愚笨的“结硬寨,打呆仗”,却显现出巨大威力

结硬寨,防守反击,避免自身遭遇重大风险,在此基础上再追求胜利;打呆仗,不急于一时,耐心地积累自身优势,等待敌人的溃败。二、曾国藩和小偷背书的故事

七个曾国藩的故事:分享曾国藩的几个小故事(2)

在曾国藩小的时候,他不是天才儿童,没有强大的记忆力,没有举一反三的领悟力,有的只是和他年纪不符的端重状貌和从未哭过的不可思议。如果从记忆力高低来评判智商,那曾国藩就是个如假包换的笨小孩。

某年酷夏最热的一天,一个小偷钻进了曾国藩的卧室,正当他要席卷贵重物品时,曾国藩夹着书本回来,小偷只好钻进床底,见机行事。当时天色已晚,很多人已就寝。可曾国藩却挑灯诵书,要命的是,一篇很短的文章,他读了两个时辰都没有背诵下来。小偷在床底热得浑身发汗,又过度紧张,几乎晕厥。又一个时辰后,曾国藩还在那里磕磕巴巴,把文章背诵得缺斤短两。

小偷忍无可忍,从床底下滚了出来,拍拍身上的尘土,朗声而诵,势如流水。曾国藩开始看到床底下钻出个人时,大吃一惊,当对方把文章流利地背诵出来后,就惊愕得张大了嘴巴。小偷以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就你这头脑,别读书了,种地吧。”说完,小偷扬长而去,走进茫茫的夜色。曾国藩望着小偷的背影,愣了一会儿,又拿起书,摇头晃脑地背诵起来。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天才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是资质平庸之辈。但这并不证明资质平庸之人就不能做出绝伦的事业,因为世界上有“勤能补拙”这句格言,同时它也是真理。先天不足,完全可以靠后天努力补足,“勤奋”就是诀窍。“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小偷的记忆力很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天分很高,但是遗憾的是他的天分没有加上勤奋,所以他只能是个小偷。而曾国藩虽然没有小偷那样的天分,却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而成为一位连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其中的道理就在于:天分并不等于成功,只有勤奋才能让“天才”变成“人才”。三、曾国藩其实也好色

七个曾国藩的故事:分享曾国藩的几个小故事(3)

和大多数男人一样,曾国藩也很好色,遇到美女总是目不转睛,甚至连同事的老婆也不放过。他也知道这个毛病不好,可他曾想,我只是看,又没有行动,应该没多大坏处。

曾国藩爱写日记和家书,在他的日记中清楚地记录了他好色的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曾国藩有一个朋友娶了一个小妾,曾国藩知道了,直接跑了过去,非要看小妾一面。朋友知道曾国藩好色,不让他看,曾国藩死缠硬磨,最后还是见到了朋友的这位小妾。曾国藩见到这个小妾后,被她的美貌所吸引,直接上手,一时间拉着小妾的手久久不松开,甚是尴尬。后来,曾国藩回家后,当天晚上他就做梦,梦见自己在和那美女共度云雨。

七个曾国藩的故事:分享曾国藩的几个小故事(4)

第二件事情是在曾国藩新婚不久,他在妻子的温柔乡中难以自拔。这件事被曾国藩的父亲看在眼里,就告诉曾国藩:“年轻人,要注意身体,不要在房事上过多消耗精力!”曾国藩听了后,满脸火辣辣的。色是刮骨钢刀,曾国藩此时发觉自己好色的毛病已经到了非改不行的地步了。

其实中国古人向来谈“色”色变,至少人前是这样。理学家们说,沉浸于“色”里不但和畜牲一样,而且会伤身。曾国藩在这点上就特别极端,不但发誓不看别人的老婆,对自己的老婆也是能不看就不看,甚至能不碰就不碰。有一天,他在书房静坐克己,突然浑身燥热,不由自主地跑进卧室和老婆颠鸾倒凤了一回。穿上衣服,走出卧室,一道闪电射进他的脑海:哎哟,畜牲!然后狠狠地抽了自己一嘴巴:青天白日做这种事,真是个畜牲!

七个曾国藩的故事:分享曾国藩的几个小故事(5)

在全心全意克己修身了一个月后,他主要通过以下四点来戒色:

一是在思想上,他树立了匡扶天下的远大的志向。有了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个伟大的志向并为之而奋斗,什么美色都是小事。从思想的根源上,认识到好色是阻碍自己成就一番事业最大的障碍,从思想上先戒色。

二是早起。曾国藩认为人只有早起,才能保持精神充沛,才能保证心思单纯,不会想男女之事。

三是耗光精力。白天尽量让自己忙碌,尽量耗光自己的精力。不让自己有空余的精力和心思,去想什么男女之事。

七个曾国藩的故事:分享曾国藩的几个小故事(6)

四是写日记。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曾国藩每天都要写日记,反思自己日间的所作所为。对于自己缺点,例如好色的毛病,他会在日记中进行深刻的自我批评,反思自己的行为,各种骂自己,一点都不留情面,将自己彻底地进行自我剖析,认识自己,改掉自己身上的毛病。

正是在曾国藩的不断反思下,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他最后不仅改掉了自己好色的毛病,而且还成为一代“圣人”,实属难得!色字头上一把刀,戒色要趁早,我们不妨跟着曾国藩一起来学戒色,毕竟他就是这样成功的。四、曾国藩戒烟——意志力的表现

曾国藩年轻时考秀才,总是考不上。心情烦闷之下,学会了抽烟。他抽的烟不是我们今天的烟卷,而是水烟。水烟的劲道十足,没有烟瘾的人来上一口,马上晕头转向。曾国藩的烟瘾非常大,只要有抽烟的机会,就绝不放过。假期在寓所,水烟袋片刻不离。有一天,他早上醒来照例吸烟,突然感到口苦舌干。他勉强把水烟吸完,肃穆而立,看着满屋子的烟雾,感觉吸烟有害无益,最要命的是恶湿居下,容易引发疾病。

他翻来覆去想吸烟的坏处,想了好多条,再想吸烟的好处,一条都未想到。又想古来吸烟的圣贤名字,仍是脑袋空空。他一咬牙,一跺脚,把身边的水烟袋摔到地上,用脚踩,使劲踩,踩了个稀巴烂。他发誓:不能立地放下屠刀,终不能自拔,我现在就戒了它,永不沾口!如你所知,这是斩首戒烟法,一步到位。听上去很气势,第一次使用效果几乎为零。

头一天,曾国藩如热锅上的蚂蚁;第二天,抓耳挠腮;第三天,跑出去买了水烟袋,把三天的烟全补了回来。十几天后,曾国藩每日都昏昏欲睡,精神萎靡。这应该不是吸烟造成的,而是人的生理周期。可他断定是水烟上瘾的恶果,他再发誓说,如果不戒烟,就是自欺欺人,等于是“假道学”。他再把水烟袋摔断踩碎,“如再说话当放屁,神仙就来惩罚我!”这次,曾国藩没有食言,虽然每时每刻都心神彷徨,六神无主,但他用毅力撑下来,生不如死地熬了20多天,终于把烟给戒了。

此后,每提到戒烟,曾国藩总是洋洋得意,并以此为例劝诫他人,无论大事小事,都要有毅力、有恒心。毅力是天底下第一利器,无坚不摧,所向披靡。其实,毅力每个人都有,不过有人只在一件事上有,而有人在大多数事上有。

好了,今天的文章分享到这里,喜欢的点个关注转发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