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包拯一生娶了2个老婆而不是3个老婆,包拯原配李氏早卒,继室董氏,后受封永康郡夫人。

董氏生了包繶,包繶(1033—1053)是包拯的长子,英年早逝,去世的时候只有21岁,这一年包拯55岁,包繶是他的独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再加上包繶没有儿子,眼看包家要绝后。

4年后的仁宗嘉祐二年(1057),包拯的侍妾孙氏生下一子,幼名包綖,后改名包绶,这个幼子成为了包家的独苗。

铁面无私包青天(铁面无私包青天)(1)

包繶的妻子也就是包拯的长媳崔氏是北宋名相吕蒙正的外孙女,她抚养了包绶,在关于包公的传说中,他父亲早逝,有一个嫂子也就是包勉的母亲,长嫂为母抚养了包拯长大,而真实的历史中包拯的父亲包令仪在1030年或1033年左右去世,此时包拯已经是而立之年,并非幼孤,也没有记载有兄长,所以这个故事的原型,或许是借鉴了包拯长媳崔氏抚养包拯幼子包绶这件事。

铁面无私包青天(铁面无私包青天)(2)


包拯在1062年去世,此时包绶只有6岁,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嫂子崔氏成为了嫂娘,崔氏在包家守节20余年,后来宋哲宗下旨加封她为永嘉郡君,诏书由苏轼撰写,即收录在《东坡全集》中的《故枢密副使包拯男繶妻崔氏封永嘉郡君制》。

铁面无私包青天(铁面无私包青天)(3)


包绶官至朝奉郎、通判潭州军州事,娶名臣文彦博的女儿为妻,说起来,现在的包拯后人比如香港船王包玉刚(包拯的第二十九世嫡系子孙)应该也都是包绶的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