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是南宋朝的一位神仙人物,出身诗书世家,二十出头高中状元,挤掉了原本被秦桧内定的孙子。他曾平步青云、位极人臣。为人正直,仕途几经沉浮,历任江浙、江西、湖广等地,颇有政绩。

后知国事不可为,绝意仕途请归侍亲,三十八岁与好友虞允文饮芜湖舟中卒,葬于南京江浦老山。其人诗书词俱佳,尤以词作俊逸旷达,佳处直逼另一位神仙人物苏轼。

然而这样一个如流星般璀璨的人物,却有一段隐秘的感情纠葛,难以忘怀。

秦桧及儿子的下场(挤掉秦桧孙子做状元)(1)

对妻儿难言之隐与突然出现的儿子

他写过调寄《念奴娇》:

风帆更起,望一天秋色,离愁无数。明日重阳尊酒里,谁与黄花为主。别岸风烟,孤舟灯火,今夕知何处?不如江月,照伊清夜同去。

船过采石江边,望夫山下,酌水应怀古。德耀归来,虽富贵,忍弃平生荆布。默想音容,遥怜儿女,独立衡皋暮。桐乡君子,念予憔悴如许。

这首词口吻和杜甫《月夜》诗如出一辙,是写给妻儿的,但是言语之间,似有难言之隐。

张孝祥的词集《于湖词》内,也有一些言情之作,但大多是写过眼云烟的宦海旅途际遇,而这一段却尤其悲愤沉重,很是特别。

正史记载,张孝祥娶表妹时氏为妻,但时氏早卒亡,亦无子嗣。之后张孝祥虽纳妾,但也只有一个女儿。

但是他在辞官归隐前,却突然收嗣子张同之,将这个20多岁的人过继为自己的儿子,报请朝廷继承爵位。

这个男人是张孝祥的儿子吗?对于张孝祥子嗣的问题,是历代争论不休的一段公案,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发现同在南京江浦老山的张同之墓才解开谜题。

秦桧及儿子的下场(挤掉秦桧孙子做状元)(2)

墓志证实,张同之实为张孝祥早年亲生。墓葬品内有一枚张同之印章,四侧刻有“十有二月”、“十有四日”、“命之曰同”、“与予同之”跋文,应出自张孝祥之手。意为:生于十二月十四日,和我同一天,所以取名同之。

情投意合少年夫妻,不敌现实远走他乡

据宛敏灏先生考证,张孝祥早年与一位女子李氏情投意合,两人同居,并于孝祥十六岁时生子张同之。但是因李氏的出身未得张家认可,所以直至张孝祥投考出仕,仍然未娶李氏。

本想在自己考试高中之后,再和家中抗衡,以娶得李氏,但现实却总是精彩又无奈。

张孝祥二十二岁参加廷试,本来廷试结果被秦桧安排给他自己的孙为状元。

但因高宗钦点,张孝祥得中状元。

到了唱榜发布成绩之时,秦桧的党羽曹咏在殿廷上向皇帝请婚,要拉拢张孝祥。但是张孝祥受揖没有答应。于是秦桧的党羽就搜罗张孝祥的父亲张祁杀嫂谋反的罪状,将张祁投入监狱。

当自己的婚姻问题在廷殿闹大之后,张孝祥和李氏结合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无奈之下,张孝祥娶他二舅之女时氏为妻,遣送和他同居的李氏去山西浮山做女道士,自此两人再未谋面。

秦桧及儿子的下场(挤掉秦桧孙子做状元)(3)

为人正直,仕途不顺,几经沉浮,无奈现实

张孝祥并不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也不是一个视名节如命的人。

他中进士后不惜得罪秦侩等人力主北伐,并要求为岳飞平反。他一生主战,但在金人南渡后也曾主张策略性议和以避免无谓的生灵涂炭。

《宋史》记载:“渡江初,大议惟和战,张浚主复仇,汤思退祖秦侩之说力主和,孝祥出入二人之门而两持其说,议者惜之”。

张孝祥考进士做官,既不愿像秦侩那样为了私利主和,也不愿像岳飞那样明知不可战而战,粉身碎骨也要换个青史留名。他做官的目的不是为自己,所以两边都不讨好,结果可想而知,两方都不受重用。

官场不受重用,婚姻上也不得意。

将李氏送到山西后,张孝祥再也没有见过她。

宋朝礼教尚未登峰造极,但即便如此,张孝祥在将独子接回身边时也只能将其身世来历隐去。这也让后人猜了近千年为何他突然有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嗣子。

直至身故,张孝祥都没有在笔下正式提过这位李氏,但是这次早年离乱经历在他心内投下的暗影,浮现在了词作里。

秦桧及儿子的下场(挤掉秦桧孙子做状元)(4)

古代爱情只是装饰,一将功成万骨枯

王朝云成就了苏轼,李氏成就了张孝祥,因为他们,我们可以跨越千年而有所感动。

这是一个残缺的故事。如果当事的另一方也能留下记录,我想知道李氏在道观度过的是怎样的人生,而在她送别儿子张同一去湖南见父亲时又是怎样的情景?

宛敏灏先生认为风帆更起词应是张孝祥遣送李氏母子时所作,李氏入道观后曾有写信给张孝祥诉说仙人永隔之苦,间接反映在张孝祥另一首《木兰花慢》词内:

紫箫吹散后,恨燕子、只空楼。念璧月长亏,玉簪中断,覆水难收。青鸾送碧云句,道霞扃雾锁不堪忧。情与文梭共织,怨随宫叶同流。

人间天上两悠悠。暗泪洒灯篝。记谷口园林,当时驿舍,梦里曾游。银屏低闻笑语,但醉时冉冉醒时愁。拟把菱花一半,试寻高价皇州。

读一首词,就能品味一个人的一生。我们从小就仰慕的神仙人品,往往是历经离乱之后才能有的忘却营营,才能有的表里俱澄澈,才有的悠然见南山。

宋词最是婉转,也最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