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英国士兵盔甲(镀金盔甲极尽奢华)(1)

专门介绍轻武器的权威军事刊物!

上期链接:英国孩子都玩啥?幼儿盔甲了解一下 走进英国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系列之十四 比武盔甲武器(5)

中世纪英国士兵盔甲(镀金盔甲极尽奢华)(2)

1514年的一幅木刻版画,表现的是盔甲制造工坊里,马克西米连一世(左二)与宫廷御用工匠孔拉德·佐森霍夫(左一)。博物馆10件顶级瑰宝之一羊角盔就是佐森霍夫制作的

本文第5部分介绍了英国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中的比武训练与儿童盔甲等展品,第6部分呈现盔甲制造与装饰工艺及19世纪比武大赛与盔甲赝品——

盔甲制造与装饰工艺

出现在重大庆典仪式上的巡游比武盔甲大多是量身定做的,这样的盔甲十分昂贵,只有皇室和特别富有的人才负担得起。盔甲的外观样式往往追随当时的服装时尚,采用不同的制造工艺进行装饰。博物馆以“量身定做”(MADE TO MEASURE)为题,在若干小型展柜中展出了一批特别精致的盔甲部件,并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盔甲制造装饰工艺。

中世纪英国士兵盔甲(镀金盔甲极尽奢华)(3)

中世纪英国士兵盔甲(镀金盔甲极尽奢华)(4)

中世纪英国士兵盔甲(镀金盔甲极尽奢华)(5)

萨克森选帝侯克里斯蒂安一世的半身盔甲和一对护手甲,1591年奥格斯堡制。这些展品可谓烤蓝装饰工艺的典范

烤蓝在16世纪,明亮的孔雀蓝盔甲是最受人们推崇的装饰盔甲。钢的色谱在打磨和逐渐加热的过程中发生改变,起始于浅黄色(204℃),终止于灰黑色(332℃),孔雀蓝是在加热到277℃时,通过快速冷却后形成的。因此,这是一项很难把握的技巧。烤蓝还通常与镶金结合,起到互补色的艺术效果。现存的烤蓝装饰盔甲,由于时间的洗礼大都被氧化成棕色。博物馆展出了一件萨克森选帝侯克里斯蒂安一世的半身盔甲和一对护手甲,这两件展品可谓烤蓝装饰工艺的典范。这件半身盔甲用于徒步比武,制作于1591年,出自奥格斯堡著名盔甲工艺大师安东·佩芬豪瑟(Anton Peffenhauser)之手,是佩芬豪瑟制作的12件相似作品中的一件,丰富的烤蓝辅以精巧的金饰镶嵌,使整件作品看起来十分庄重华贵。这件盔甲是萨克森选帝侯的妻子索菲亚送给丈夫的圣诞礼物。可悲的是,她的丈夫在当年9月份不幸去世,并没有看到完成的盔甲,盔甲成了妻子对亡夫寄托哀思的特殊遗物。

中世纪英国士兵盔甲(镀金盔甲极尽奢华)(6)

马克西米连二世的盔甲加强件,1550年奥格斯堡制。其采用汞镀金装饰

汞镀金汞镀金又称汞齐法涂金。这种在打磨光滑的盔甲上的镀金工艺,相比将金片压在带有划痕的钢铁表面的工艺,具有不同的效果。其采用的方法是,将汞合金涂在镀铜表面,然后加热,汞蒸发后留下金附着在盔甲上。展出的一个采用汞镀金装饰的护面甲及比武使用的加强件,制作于1550年,是神圣罗马皇帝马克西米连二世一件盔甲上的部件,由著名皇家工匠马蒂亚斯·弗劳恩普莱斯(Matthias Frauenpreiss)和经验丰富的奥格斯堡工艺大师乔戈·索格(Jorg Sorg)联手完成,索格使用汞镀金和蚀刻工艺进行了最后的装饰,在这件作品上可以看到金色的汞镀金边框和美丽的树叶状蚀刻花纹。

中世纪英国士兵盔甲(镀金盔甲极尽奢华)(7)

护手甲,约1540年意大利曼图亚制。其采用镶嵌装饰

镶嵌这种装饰方法是先在钢质材料上凿出凹槽,再将金线或银线锤打到凹槽中。为了突出镶嵌的效果,常采用镶金、浮雕与周围金属的烤蓝予以衬托和强化。展出的一只徒步比武使用的护手甲,约1540年产于意大利曼图亚,丰富的镶金装饰分布在手腕、手背和手指关节处的一块块小薄板上,这种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被认为是欧洲文艺复兴风格的基本特色。

中世纪英国士兵盔甲(镀金盔甲极尽奢华)(8)

中世纪英国士兵盔甲(镀金盔甲极尽奢华)(9)

一对护膝甲,为神圣罗马皇帝查尔斯五世制作,16世纪早期德国制。其采用浮雕装饰

中世纪英国士兵盔甲(镀金盔甲极尽奢华)(10)

中世纪英国士兵盔甲(镀金盔甲极尽奢华)(11)

人脸型头盔,1525年德国制。这件作品是盔甲浮雕工艺中最精致的范例

浮雕盔甲的浮雕是按照既定的设计,将钢板从里向外锤打出来的,表面再辅以镀金、镶嵌、烤蓝等其他装饰。展品中一对护膝甲的装饰设计可谓极具想象力,整个造型是个令人惊悚的怪兽头,长着带翅膀的耳朵,瞪着眼睛,张着大嘴。这是德国盔甲工匠科尔曼·赫尔姆施密德(Kolman Helmschmid)在16世纪早期,为神圣罗马皇帝查尔斯五世(马克西米连一世的孙子与继承人)制作的。还有一件经典作品被放在展厅显著位置单独展出,是一个十分少见的人脸型头盔,头盔采用了极其高超的浮雕工艺。该头盔带有高高隆起的鹰钩鼻和上翘的小胡子。其中胡子的制作尤其困难,要将足够的金属丝(胡须)从一整张面板中均匀地拉出,然后旋转并向后翻折在鼻子下面。可以说,这件作品是盔甲浮雕工艺中最精致的范例。头盔外面的面甲是可以拆卸的,在它的里面还有一层带有格状呼吸孔的面甲。装饰离奇而又实用,正是这顶头盔的精妙之处。这顶带有生命气息的头盔产于德国,约1525年制造,它既可以在庆典游行的队伍中作为滑稽扮相佩戴,还可以在实际比武中使用。

中世纪英国士兵盔甲(镀金盔甲极尽奢华)(12)

中世纪英国士兵盔甲(镀金盔甲极尽奢华)(13)

托斯卡纳大公克西莫二世的一对护手甲,17世纪早期意大利制。其采用雕刻装饰

雕刻雕刻是最早的盔甲(板甲)装饰形式,通常使用尖锐的雕刻工具錾(雕刻刀),精细地在盔甲钢板表面刻出各种图形纹饰。展出的雕刻样本是一对护手甲,17世纪早期意大利制造,是意大利盔甲工匠为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托斯卡纳大公克西莫二世制造的。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是当时意大利最有权势的家族,克西莫二世是科学家伽利略的资助人,在他还是孩童时在学习上曾接受过伽利略的指导。

中世纪英国士兵盔甲(镀金盔甲极尽奢华)(14)

马克西米连二世的护肩甲,约1571年德国兰茨胡特制。其采用蚀刻装饰

蚀刻是利用具有腐蚀性的酸“吃掉”部分金属,在盔甲表面创造出具有高度装饰性的浅浮雕图案,而且还不影响其结构的完整性。展出的蚀刻盔甲是一个精美的护肩甲,约1571年德国兰茨胡特制造,是一套盔甲中的一个部件。这套盔甲是著名工匠沃尔夫冈·格罗斯舍德尔(Wolfgang Grosschedel)为神圣罗马皇帝马克西米连二世制作的,整套盔甲都带有玫瑰叶的蚀刻图案,因此被称为“玫瑰叶盔甲”,他曾穿着这套盔甲出现在1571年的比武大赛上。

19世纪比武大赛与盔甲赝品

这是博物馆比武专题展最后一部分内容,数量不多的展品被单独放置在2个展柜里展出,着重介绍了1830年代末在比武大赛中断200年后再次出现的情景,以及这一时期的盔甲武器收藏。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二个展柜里的盔甲武器基本上都是赝品。仔细看过说明文字才明白,原来这部分展出不仅是介绍这次比武大赛,还在于揭露英国盔甲武器收藏领域曾经出现的造假售假乱象,如实记录了一段丑陋的历史。

据介绍,自1630年代开始,比武大赛便在英国消失了。不过到了18世纪中叶,英格兰出现了哥特复兴的热潮,并一直蔓延至19世纪的整个欧洲。在这一段时间里,中世纪浪漫主义幻想在不同领域以不同的形式得以表达,包括建筑、文学、音乐、着装、文字、书籍等,其中也包括盔甲武器收藏。随着社会对中世纪盔甲武器收藏的不断升温,1838年,苏格兰埃格林顿(Eglinton)勋爵决定自己出资,举办一场盛大的比武大赛。埃格林顿勋爵出身豪门,喜爱历史,热衷于中世纪骑士制度的研究,在经济上也十分富有。他的想法得到了一班皇亲国戚和好友们的积极响应,经过一番认真准备,比武大赛在1839年8月如期举行,地点在靠近北艾尔郡基尔温宁(Kilwinning, North Ayrshire)的埃格林顿城堡,当天前来观看这项赛事的观众近10万人,场面十分宏大。但不幸的是,比赛刚一开始就下起了倾盆大雨,暴雨淹没了场地,埃格林顿勋爵不得不宣布比赛推迟,但此后再也没有重新举办。“一场昂贵的失败的比武大赛”一时间成为人们抱怨与嘲笑的话题。不过许多绘画作品和大赛纪念品也记录了这场比赛的盛大场面。

中世纪英国士兵盔甲(镀金盔甲极尽奢华)(15)

埃格林顿勋爵肖像画。埃格林顿勋爵于1839年8月个人出资举办比武大赛,但不幸的是,比赛刚一开始就下起了倾盆大雨,他不得不宣布比赛推迟,但此后再也没有重新举办

中世纪英国士兵盔甲(镀金盔甲极尽奢华)(16)

展板标题文字:埃格林顿1839,比武大赛重现?两幅绘画描绘了1839年8月埃格林顿比武大赛的场景。当然,因比赛当天大雨的阻隔,比赛没能进行

第一个展柜内,展出了赛事组织者埃格林顿勋爵的肖像画、比武大赛奖杯,比武参赛者沃特福德侯爵(Marquis of Waterford)的比武盔甲、埃格林顿勋爵侍从在巡游比武中使用的战戟和长柄斧,以及比武大赛纪念品。在展品说明文字中指出,展出的这些盔甲武器都是真实的,不过也指出埃格林顿勋爵肖像画中摆姿势握着的那把佩剑,经考证确定为山寨货。

中世纪英国士兵盔甲(镀金盔甲极尽奢华)(17)

“真品还是赝品?”出现在埃格林顿比武大赛和19世纪伦敦文物市场上的盔甲武器赝品

第二个展柜以“真品还是赝品?”(ORIGINALS OR FAKES ?)为题,展出了一批在当时比武大赛和民间文物市场出现的真假难辨的“中世纪盔甲武器”,包括头盔、胸甲、背甲、护手甲、护脚甲等各类盔甲部件和长剑、手半剑、轻剑、短剑、盾、手枪等,总共16件展品,其中除了一件头盔为真品外,其余均为假货。据介绍,当时伦敦邦德街有一位最大的盔甲经销商,名叫塞缪尔·卢克·布拉特(Samuel Luke Pratt),他在埃格林顿举办的比武大赛中提供了大部分装备,其中包括沃特福德侯爵使用的一件质量上乘的盔甲。从1850年开始,随着民间收藏对早期盔甲需求增大,布拉特开始转为完全销售赝品,这些赝品多是由“盔甲匠”托马斯·格里姆肖(Thomas Grimshaw)制作提供的。为了以假乱真蒙骗收藏者和专家,这两个人还编造了一本带有中世纪原址和产品样本的图册,他们制造的赝品,有的竟然还通过了英国考古协会专家的“鉴定”和“认证”,并堂而皇之地公开展示。但假的终归是假的,骗局还是被彻底揭露了。制假售假的骗子,绝对想不到他们的“作品”最终会以这种方式进入历史博物馆。(全文完

(原文发表于《轻兵器》2 019年第11期,公众号文有删改)

编辑:曾振宇 李博闻

校对:魏开功

轻兵器头条号:轻兵器

轻兵器快手号:QBQ_208

轻兵器官方微博:@轻兵器

有专业有态度的公众号,欢迎,领取你的最权威轻武器攻略

订阅数字版,将《轻兵器》随身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