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和初级职称不再受职数比例限制,这要如何解读,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新教师法职称评定2022年能实施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新教师法职称评定2022年能实施吗(关于新教师法的职称改革)

新教师法职称评定2022年能实施吗

中级和初级职称不再受职数比例限制,这要如何解读。

这有利于年轻老师,把评聘职称的压力从27-28岁转移到了35-40岁以后。职数不受限制不意味着不用评职称,只不过取消了竞聘环节,中级职称由县区里完成评聘工作。评上中级所需要的班主任年限,公开课,论文都是全部都需要的。

往年28岁以后几十个人竞争十几个中级职称岗位的现象消失了。变成了35岁以后百人竞争二三十的高级职称岗位名额。缺少了中级职称评聘的过度,高级职称的评聘难度会大幅度增加,那么哪部分老师容易脱颖而出呢?①勤劳肯干,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②能力强,长期担任领导岗位③教学业绩能力突出。

说到底,教师评职称是因为利益相关与荣誉相关。荣誉的比重不低,一个老师最看重的莫过于同行与学生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评价。而职称则代表了自身荣誉得到了认可。

不过早在国家制定公职人员工资的时候,就存在岗位工资(与职称相关)和薪级工作(与工作年限和职称相关)两种类型。在中级职称不受职数影响的情况下,薪级工资的作用效果会被放大。简单而言在40岁以前,薪级工资的影响权重大于岗位工资的影响权重。40岁以后岗位工资的影响权重会逐渐压过薪级工资。但是如果两个人的教龄差距在15年以上,一个没有评上高级的普通老师,收入还是会高出刚刚评上高级的极其优秀的青年教师不少。简单而言那就是教得越久,越临近退休的教师在收入方面越有优势。

一个27-28岁年龄的大好青年,正值人生的体力巅峰期,对教学教研教育都一定程度的认知和较为积极的热情。同时也正好是谈婚论嫁,生儿育女的年龄。整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生儿育女,怎么能够因为评职称阻碍生育呢,女教师的比例很高,而且是目前国家生育的主力军,有稳定的收入和较长的产假。

所以初中级职称不受岗位比例限制是大势所趋和人心所望。要给年轻人足够时间去完成人生大事,生儿育女,买车买房,提高业务能力。

但是高级职称的比例如果不扩大,只是把竞争延后罢了。同时中级职称进档的时间也会被拉长。我个人估计是这样设置。

13级在岗:一年。12级在岗:两年。11级在岗:两年。10级在岗:三年。9级在岗:三年。8级在岗:三年。也就是要评高级,需要在岗14年起步,换而言之就是研究生毕业(24岁)后,也就是38岁才开始评高级。目前是大概35岁评高级,很可能会推迟3年时间。而高级可能也是每级各3年,也就是47岁后可以评正高。

总而言之就是时间点很重要,在时间点内最重要的是要完成班主任工作。特别是评高级需要6年以上班主任经验。而且很大概率是中级的最高级也就是8级才能够评高级。大概率就是通过时间进行筛选,降低高级职称的评聘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