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山芋粉

吊山芋粉是最辛苦的农活,长大后家里再也没有大面积栽过山芋了,也没人去吊山芋粉了。

山芋是买了山芋秧栽进去的,不是播种,山芋秧是怎么培育的就不得而知了。

一条条的泥堆中间挖一条沟渠,把山芋秧插进去,接而一株株地浇上水,最后把山芋的根埋进土里,山芋就算栽好了。

小的时候,我做过浇水的活儿。母亲栽了山芋,我从铅桶中舀出一大瓢水轻轻从山芋边缘浇上去,姐姐在后面培土。父亲挑着扁担一趟趟地从河里挑来水。

山芋只有第一次需要人工浇水,而后只等天降甘露来浇灌它。山芋是我认识的农作物里,唯一需要人工浇水的。

小时候菜园里青椒是要天天浇水的,一天不浇水就会渴死。还好菜园子在鱼塘边,每到傍晚我提着家里的塑料桶拿上瓢去塘里舀水。人家力气大的,可以直接把桶按到水里,待桶装满水提上来。上了岸,一手拎桶一手扶住桶底,从青椒秧边上灌水进去。像我们这样的小孩子,大多还是要借助水瓢的。从人工挖的泥阶梯下去,把桶放在平整的土上,用水瓢加满水,再把桶提上岸,而后把桶放下,从桶里一瓢瓢地舀水去浇。大约一大瓢水可以把青椒秧浇透。有时候栽了茄子,也要浇水的,但不似青椒这般要一天不拉地去灌水。

土壤的力量很强大,一棵山芋秧栽上几个月后就会在土里生出几块茎,也就是山芋。山芋没成熟前,山芋藤还是青色的,摘了叶子底下的茎剥去外面的皮切成一段段的炒青椒或鸡蛋是极好的。这是人间少有的美味,吃下去满嘴都是鲜气。

山芋藤老了,山芋也就成熟了。把藤翻开,露出一条条山芋沟和被山芋撑得更大的泥堆堆。山芋藤拿回家斩碎了和在猪食里喂猪或是直接扔到猪圈里让猪享受这鲜美多汁的附赠。

起山芋时又得用上犁,随着牛拉着犁,犁推着土,山芋随土涨出来,大人小孩儿提着竹篮子捡山芋。捡山芋时要去掉没用的连茎,把山芋上的大泥抹去才可归入竹篮。篮子拾满了山芋,大人们提到地头倒在平车里。

平车用来放山芋时,先用灵活的四道木板围住。山芋倒在木板围城的简易车厢拖到早已平整好的稻谷场。稻谷场上早已通上水电,为夜间吊山芋粉做准备。

女人和孩子们忙着洗山芋,我则偷偷把细长的山芋留下。男人们搬来绞山芋的机器,把洗好的山芋投在机器的大嘴巴里,搅得粉碎的山芋从机器下面吐出来。

忙活到这个时候,天大约黑了,早先挂好的灯派上了用场。山芋槽已经挖好并铺上一层厚塑料布,吊山芋的吊子也架好了。

我总记得二妈小小的个子架着吊山芋粉的吊子来回晃动,她似要累得倒下,但又坚持,坚持一会儿又要累得倒下。就这样坚持了又坚持,山芋粉才吊完。

一条山芋槽上往往架着两套设施,两人负责提着自来水管朝山芋上淋,另两人负责吊粉。我帮忙淋过水,活还算轻松,吊粉的人实在累,要不停地晃动胳膊让山芋在大笼布里翻滚。碎山芋落在大笼布里,随着吊粉的人搅拌,一会儿它抱成了团,水不停地淋着,碎山芋团不断地在大笼布里翻滚最后只剩下一小团山芋渣。

东边的天亮起来,吊山芋粉的工作才刚完成。泥槽里汪满了山芋水,上面再盖上一层厚塑料布,最后均匀地铺上一层草灰,这工作才正式完成。

过了一日或两日,掀开塑料布,铲走草灰,再掀开塑料布,露出下面的山芋粉。山芋粉被铲出来投在车上,运到整平后的山芋地上晒。

山芋粉碎裂成一块块的,铺在厚塑料布上晒,夜间盖上一层塑料布防露水。山芋地里搭了芦苇棚,棚子上也盖了塑料布,棚子里铺了芦苇地席,席上铺床被,看守山芋粉的人睡在被褥上。

山芋散尽了水气,在地里看守山芋的人也吸够了天地间的灵气,山芋粉就真的成了。它一捏成粉,可以做粉条也可以直接摊成粉皮下肚。

我把先前收集的细长山芋和家里留作口粮的山芋一起放在“地窖里”。地窖只是挖得一个土坑,把萝卜、山芋埋入坑中填上土就可以保一冬天不坏。

山芋还有更好的保存方法,切成小片晒成山芋干,能吃到来年春天不坏。山芋干洗净放在冷水中煮,水开了洒下玉米面,这样一锅山芋干稀饭就做好了。稀饭中夹带着山芋的甜味,山芋干吸饱了水份回软。

现在的农人再也不会熬夜苦战,就为了那么一点点收益,他们宁愿出去打工,打工一个月赚的钱就能赶上家里一个季度的收成。农民不种地,种地也是机械化,解放了双手。日子富余,乡土的气息愈来愈淡,人也不似从前能吃苦了。

2022年05月13日

········完·········

一斤红薯可以做成多少的红薯干(那些年干得最辛苦的农活)(1)

一斤红薯可以做成多少的红薯干(那些年干得最辛苦的农活)(2)

一斤红薯可以做成多少的红薯干(那些年干得最辛苦的农活)(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