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题解析新更的进入四人赛题库的“三吏三别”等16道题目。时间有限,弄点上点。

1.“三吏三别”标志着杜甫现实主义诗歌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三别”中,不包括____。

A.《无家别》

B.《垂老别》

C.《新婚别》

D.《喜见外弟又言别》

正确答案:《喜见外弟又言别》

解析:“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都是现实主义作品,作者怀着深切的同情抒写安史之乱的连年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记住这些作品的题目都是3个字。《喜见外弟又言别》是唐代诗人李益的诗作,不是杜甫的。

学习强国四人赛解析之166(学习强国四人赛解析之166)(1)

2.汉代文学创作中最流行的文体是____。

A.赋

B.诗

C.词

正确答案:赋

解析:汉赋是有韵的散文,在汉朝曾盛极一时。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不同时代的代表性文体。但因为汉赋过于注重铺排辞藻,夸张溢美、用语生涩,相较于其他文体,艺术性要差一些,也少了一些欣赏价值,现在一般人读得不多了。汉赋的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等。

学习强国四人赛解析之166(学习强国四人赛解析之166)(2)

3.以唐代诗人王梵志、寒山为代表的诗歌流派是____。

A.白话诗派

B.山水田园诗派

正确答案:白话诗派

解析:在文人眼里,诗本来是高雅的,但唐朝有一个以王梵志、寒山、拾得等诗僧为代表的白话诗派,就是用白话俚语写诗,多以说理劝诫为主题,通俗易懂,风趣幽默。这些诗当然入不了高雅文人的法眼,但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视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个人多是得道高僧。寒山和拾得是好友,寒山寺就因寒山而得名。拾德于唐代贞观年间,到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

录两首白话诗,欣赏一下:

王梵志的《我昔未生时》:“我昔未生时,冥冥无所知。天公强生我,生我复何为?无衣使我寒,无食使我饥。还你天公我,还我未生时。”

寒山的《寄语食肉汉》:“寄语食肉汉,食时无逗遛。今生过去种,未来今日修。只取今日美,不畏来生忧。老鼠入饭瓮,虽饱难出头。”

学习强国四人赛解析之166(学习强国四人赛解析之166)(3)

4.唐代传奇《长恨歌传》的作者是____。

A.陈鸿

B.白居易

正确答案:陈鸿

解析:我们都知道《长恨歌》是白居易的歌行体叙事诗。《长恨歌传》一般称作《长恨传》,是唐代陈鸿的一篇传奇,写的也是关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白居易《长恨歌》的白话传奇版本。传奇是唐代的一种文言短篇小说。

元和元年(806年)冬,白居易为周至县尉,与陈鸿等同游仙游寺,谈及唐玄宗与杨贵妃事,于是白居易作《长恨歌》,陈鸿作《长恨传》。

学习强国四人赛解析之166(学习强国四人赛解析之166)(4)

5.在动辄自比王侯的盛唐诗人中,____是唯一做到高官而封侯者,曾写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名句。

A.高适

B.王之涣

C.岑参

正确答案:高适

解析:高适是真正的带兵打仗,并立有军功的人。他曾跟随哥舒翰抵抗安史叛军,任淮南节度使,平定永王之乱,后任西川节度使、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高适成为盛唐时期,唯一获得封侯的诗人。应该说高适不是官位最高的那个,但却是被封侯的那个。

学习强国四人赛解析之166(学习强国四人赛解析之166)(5)

6.唐代名士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四人并称为“____”。

A.吴中四士

B.初唐四杰

正确答案:吴中四士

解析:这道题很好区分,因为我们对“初唐四杰”太熟悉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用排除法就可以了。

“吴中四士”指初唐、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四人,四人齐名,又都是江浙一带人。江浙一带在古代也叫吴中,因此被人称为“吴中四士”。其中贺知章、张若虚是当时的著名诗人,张旭是书法家兼诗人,包融所传诗不多。

学习强国四人赛解析之166(学习强国四人赛解析之166)(6)

7.在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的盛唐诗人里,____是留存作品最多的。

A.岑参

B.高适

C.王之涣

正确答案:岑参

解析:唐代边塞诗派最具代表性的诗人就是高适和岑参。高适今存诗240余首,岑参今存诗360余首,王之涣存诗仅6首。所以岑参是留存作品最多的。

学习强国四人赛解析之166(学习强国四人赛解析之166)(7)

8.韩孟诗派是以唐代诗人韩愈、____等人为代表的诗歌流派。

A.孟郊

B.孟浩然

正确答案:孟郊

解析:“韩孟诗派”是中唐的一个诗歌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李贺等。这个流派主张“不平则鸣”,苦吟以抒愤,诗歌形成一种奇崛险峻的风格。他们力求矫正大历以来的纤弱诗风,追求新的变化,推动了盛唐以后诗歌艺术境界的开拓。

孟浩然则是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学习强国四人赛解析之166(学习强国四人赛解析之166)(8)

9.一生生活穷困,仕途潦倒,性格孤僻,“未尝俯眉为可怜之色”的,是唐代诗人____。

A.韩愈

B.孟郊

正确答案:孟郊

解析:孟郊46岁时才中进士,任过县尉,但总感觉抱负不得舒展,就不好好干活,一生穷困潦倒。《唐才子传》说:“郊拙于生事,一贫彻骨,裘褐悬结,未尝俯眉为可怜之色。”就是说孟郊虽然穷,但很硬气。

10.儒、释、道三家中,唐代诗人李白受____思想影响最大。

A.儒

B.释

C.道教

正确答案:道教

解析:儒,指的儒家,积极入世的一派。释,指的是佛教,和道教一样,都是避世的。李白深受道教影响,连他的号都是“青莲居士”,诗作浪漫飘逸,意境奇妙,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向皇帝推荐李白的也是道教中人,是坤道玉真公主和上清派道士吴筠向唐玄宗推荐了李白。李白也在很多诗歌中写到求仙与长生,“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学习强国四人赛解析之166(学习强国四人赛解析之166)(9)

11.自称“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的,是唐代诗人____。

A.李白

B.刘长卿

正确答案:李白

解析:李白的《江上吟》:“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这首诗就表现了李白洒脱不羁,视功名如粪土的性格,希望乘鹤仙游,笑傲山林。

12.补全唐代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句:____,长安不见使人愁。

A.总为浮云能蔽日

B.不畏浮云遮望眼

正确答案:总为浮云能蔽日

解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总有奸臣当道,就犹如浮云遮日,望不见长安,心中充满惆怅。虽然洒脱不羁,但内心里李白还是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建功立业。但话说回来,李白这种人是干不了繁琐的行政工作的,能把他烦死。

学习强国四人赛解析之166(学习强国四人赛解析之166)(10)

13.强调“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晚唐诗论家是____。

A.司空图

B.皮日休

正确答案:司空图

解析:司空图(837年—907年),晚唐诗人、诗论家。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评论,著有《二十四诗品》,把诗歌的艺术风格分为雄浑、含蓄、清奇、自然、冼练等二十四种,强调“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和创作都有深远影响。

比如他对“含蓄”的品评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渌满酒,花时反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学习强国四人赛解析之166(学习强国四人赛解析之166)(11)

14.《辋(wǎng)川集》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和裴迪。

A.王维

B.王绩

正确答案:王维

解析:辋川集,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二十首诗歌作品,同时收录有裴迪诗作二十首。王维在序中说“与裴迪闲暇,各赋绝句”。两个人都是同一题目,各作一首诗。比如《竹里馆》,王维的诗作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裴迪的诗作是:“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

当然还是王维的诗作更有名了。裴迪是与王维同时代的诗人。

学习强国四人赛解析之166(学习强国四人赛解析之166)(12)

15.“文章四友”是指唐代文人____。

A.杜审言、李峤、崔融、苏味道

B.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正确答案:A.杜审言、李峤、崔融、苏味道

解析:跟前面的“吴中四士”类似,用排除法就很好区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是“初唐四杰”。

杜审言、李峤、崔融、苏味道,都是初唐时期宫廷御用文人,身居高位,写了大量应制诗,就是奉皇帝的命令作的歌功颂德的诗,当时有名,但少有真正的佳作。

这里面值得一提的是,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苏味道是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的先祖。

学习强国四人赛解析之166(学习强国四人赛解析之166)(13)

16.“心画心声”是汉代思想家____提出的古代文论概念。

A.扬雄

B.班固

C.司马相如

D.张衡

正确答案:A.扬雄

解析:扬雄,也写作杨雄,著有《法言》《太玄》等。在《法言·问神》中,扬雄指出:“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意思是说,语言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感情,文字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精神品格的高下,看出是君子还是小人,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对于作品的重要性。

学习强国四人赛解析之166(学习强国四人赛解析之166)(14)

学习强国四人赛解析之166(学习强国四人赛解析之166)(15)

片羽堂:品味生命,解读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