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健:《我们不知道为了什么而活着,就更不知道什么为了我们而存在!》

——解读

先生今日的文章,读起来有些绕脑。给我的感觉,就是每字每句都能读懂,通篇没有读太懂,只能再读,慢慢才读出了作者的深意。这就是形而上学的魅力,有时候看似简单,风平浪静,实际上却是深不可测,奥妙无穷。

先生今日文章里,满满的形而上学概念,生存、行为、目的、意义、当下、感知、逻辑、因果关系,还有一些可以引申的东西,这些概念、范畴,字面上平平无奇,但内涵丰富而抽象,往往极难理解,不在我们常规认知的舒适区,但是,常规认知虽然轻车熟路,可能已经是泥潭,让我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最可怕的是,我们根本不明所以,不知道如何从泥潭中抽身,痛苦仿徨中,隔三差五弄两碗鸡汤喝,当时可能满足了口腹之欲,过后依然故我,继续在泥潭中摸爬滚打,头出头没。

人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活着(最可怕的不知道)(1)

所以,形而上学的剖析,虽然可能令我们芒刺在背,极不舒适,但可能只有这些底层逻辑上剖析,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真正的解决问题!

先生用形而上的抽象,提炼出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察觉但已经病入膏肓的荒谬现象————生活永远是为了什么,套用一句当下世界的流行语————永远在路上,啊!?,没有终点吗?这有些莫名其妙!

我们最初的脑洞大开,让我们发现了因果关系,哇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耕耘就有收获,这太神奇了,于是,无意识之间,我们进入了游戏。游戏的规则里最有吸引力的一定是奖励机制,我们的生存大戏,就是用“果”来奖励。于是,慢慢地,我们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果”上了,我们存在的意义,全都在于那个可期的“果”,过程被完全忽略。为了“果”,我们可以像歌中唱的:”全世界我也可以放弃,只因还有你 值得我去珍惜”。慢慢地,就成了我们现在的样子,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在为了什么,到底为了什么,我们并不知道,反正就是为了什么,无法不为什么,为了什么都行,反正就是不能为了现在,为了当下。

我们忍辱负重,为了一个幸福的将来;我们要吃得苦中苦,为的是能吃到甜中甜;我们把脑袋夹到裤裆里当孙子,为的是有朝一日翻身当爷爷;我们暗中咬牙隐忍十年,为的是一朝拔剑,报仇雪恨;我们耐得十年寒窗苦,只为他年金榜题名;我们抛妻舍子,只为给孩子挣下万贯家资,将来能衣食无忧;我们告别父母离家远行,只为能够挣足了钱给父母养老送终;我们砍伐大片的森林,做成精美洁白的A4纸,写好图文并茂的保护环境公益广告,去宣传保护环境;我们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呼朋喝友,K歌社交,高唱“常回家看看”,来表达自己是一个懂得孝道、值得信赖的好朋友;我们行色匆匆地从机场赶往讲台,装腔作势地讲完不知道谁做出来的幻灯片,非常官方、煞有介事地向大会主席团及台下的听众告别,说自己还要赶往机场,去某重要场合参加更重要的会议,引来艳羡和崇拜,实际可能只是急着去厕所,但是,我们自己还有听众都相信,大腕的急性一定是为了更有意义的目的。

人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活着(最可怕的不知道)(2)

因为,为了什么真的已经成了我们无意识的行为方式和本能逻辑,一旦闲下来,对镜贴花黄,我们会感觉到无聊,茫然若失,失去方向,恐慌,以至于出现心慌憋气、浑身不舒服、全身无力、手足无措等戒断症状。是的,我们必须为了什么,必须疾行在路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感觉,找到方向,至于这路有没有尽头,这方向指向何方,不管它,反正我们也看不见!管那么多干嘛!

懒得想,就要受得了惩罚。惩罚就是我们失去了唯一有意义的当下。惩罚就是我们用全世界押宝,赌回了那个虚幻的她。认赌服输,愿打愿挨,说不了什么。

想起了那个古希腊聪明绝顶神鬼不怕的希绪弗斯,太聪明了,无法再走寻常路,于是最终选择了一份旁人难以理解、自己甘之如饴的最有意义的工作,往山上推石头,每天将一块巨石推上山顶,然后让石头从高山处落下,然后再把落下的石头推上山顶,如此循环往复,永无尽期!

人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活着(最可怕的不知道)(3)

自己倒是乐此不疲,先生悲悯之心太重,看不下去,隔空喊话,告诉希绪弗斯可以停下,那块石头就是宝藏,值得珍惜!

原文地址:【我们不知道为了什么而活着,就更不知道什么为了我们而存在 - 今日头条】https://m.toutiaocdn.com/i6876594223995421196/?app=news_article×tamp=1601174475&use_new_style=1&req_id=202009271041150101290372372A944439&group_id=6876594223995421196&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