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写下这篇游记的题目,思忖半晌,用《古韵七贤,雄风八馆》为题,冠名我要表达的内容,似有故弄玄虚之嫌,但又觉还算贴切,无奈老行驴才学不高,姑且用之吧。七贤——七贤庄。八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1)

俯瞰七贤庄

七贤庄在哪里

西安火车站就在西安古城北墙外,七贤庄距车站不足千米,由此去张学良公馆,杨虎城公馆,钟楼,碑林博物馆都在1—3公里以内。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2)

七贤庄的位置

七贤庄的由来

西安这座千年帝都,辛亥革命后上演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近现代革命历史大戏。清朝后期在西安古城的东北方向有一片城中城,是满人居住区,称为满城。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3)

辛亥革命后,西安爆发了反清革命运动,这片满人居住区遭到损毁,西北人赶走了满族统治阶层的东北人。图中周围红线为西安城墙,偏东靠近北城墙的红色长方形区域就是后来的七贤庄。满城区域在民国时期陆续发生很多变化,建造很多近现代街区,其中最大变化是靠近七贤庄东侧由当时革命联军司令部发起建造了《革命公园》。

军阀混战时期,1926年5月至12月军阀刘镇华在吴佩孚,张作霖的支持下,纠集10万人进攻西安,围城8个月之久。自1926年5月15日,刘震华部占领咸阳、西安间的三桥,西安遂陷入四面包围之中。他们绕城一周挖了宽深各6公尺的外壕,并加筑围墙一道。从这个时候起,一直到11月28日止,西安和外界完全失掉了联系,不只人的进出断绝了,通讯联络也完全断绝了。

以刘虎臣为总司令,杨虎城为副总司令的陕军带领城内军民进行英勇顽强守城之战。在进入冬季后,西安城内军民面临着粮食极度缺乏的境地,所有可以吃的动物、皮革制品、中药铺的某些药材都被吃光。城内居民曾试图出城就食,却被刘镇华部,机枪封锁了道路。在饥寒交迫之下,城内每天都有大批居民死亡。在围城期间,城内死亡军民共达5万多人。10月冯玉祥将军率军入陕,11月28日西安之围被解,这段历史被称为“二虎守长安”。

西安守卫战后的1927年,西安军民筹划创建了革命公园,纪念这次用巨大牺牲赢来的胜利,追悼先烈。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4)

这座公园当时很大,有些建造已经损毁,公园的核心区域的革命亭,东西两座大冢还在。1927年3月12日公园落成后,西安数万军民每人带一袋土齐聚革命公园,举行了革命大祭。安葬守卫西安时牺牲的3043具遗骨,追悼死去的数万军民。在革命亭的东西两侧民众用带来的土掩埋了先烈的遗骨,堆出了两座大冢。面对革命亭左面(西)掩埋的是女性,右面(东)掩埋的是男性。

革命亭正面有杨虎城将军的题联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5)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6)

原来革命公园正门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7)

原来革命公园内的牌楼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8)

革命亭两侧的烈士大冢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9)

现在革命公园正门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10)

现在的 革命亭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11)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12)

革命公园历史图片展馆

进入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些民族资本开始投资古城建设,其中西北通济信托公司上世纪三十年代在陕开业,携一些投资人投资商业住宅建设,先后在北大街建造通济商业大楼及通济坊中、南、北三坊民宅,同一时期,又在城东南建国路建造花园洋房三幢,1935年张学良帅东北军进驻西安后,租了这里,成了张学良公馆。(现在是西安事变纪念馆)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13)

西安事变纪念馆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14)

老邢在西安事变纪念馆

不久,该公司又扩展业务,在西安新市区尚平路以东建新住宅区,据传同期一共开发建设了八个传统民居院落群,每个都有个雅致而有文化底蕴的名字,分别是:

一德庄 二华庄 三泰庄 四皓庄

五福庄 六谷庄 七贤庄 八仙庄

非常可惜而不幸的是,在以后的西安城市开发建设时这些民居院落群陆续被拆除了,只有这个1935年建成的七贤庄因曾是红军的秘密联络点,是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具有革命遗产遗迹价值,得以完整保留下来。这是不幸中的万幸。七贤庄成了整个城市唯一的民国时期近现代居住建筑群的典型代表。和早于它的革命公园比邻,遥相呼应,交映成辉。这就是七贤庄的由来。

七贤庄的古韵

七贤庄是江南风格和北方四合院融合一体的民居院落群,南北宽87,东西长180米,白墙青瓦、圆门直路,木质门窗、青砖铺地,建筑错落有致。有十个结构相似的独立院落连墙而成,大门在西面,进入大门中间甬道可进入各个小院。其中一号院南北长87米,东西宽17米,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由南北两个大小、结构相同的两进院落组成,建筑为砖木结构平房,硬山顶,土坯芯,表砖墙壁。南、西、北各设一门。两院的主体建筑呈横“工”字形,东西面阔五间,南北进深六间,屋内地面高出地表80厘米,下设地下室。是1935年红军在西安的秘密联络点,后来八路军办事处的主要办公区。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15)

七贤庄模型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16)

七贤庄正门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17)

正门里侧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18)

七贤庄的月亮门甬路

七贤庄的建筑风格透射了民族建筑的文化古韵,而《七贤庄》这个名字既巧妙又有深意。这个民居院落建成前,如前所述,已经开发建造了六个民居院落,它恰好排在第七,时任《秦风日报》社,社长成柏仁先生便依序据典命名为“七贤庄”。当时此处文人雅客较多,加之当时社会环境极为恶劣,蒋介石背叛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和革命道路,人心惶恐,民声沸怨。一些知识分子感到无所适从,“归去来兮”,志在竹林。故取魏晋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竹林七贤”之典,名之“七贤庄”。希望来此居住的文人雅士像竹林七贤那样,酣畅欢宴,不屑俗流,结七贤之莫逆,写愤世之檄文。至今成柏仁先生1936年题写的“七贤庄”砖额保存完好。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19)

七贤庄正门上的砖额

古朴又现代的建筑,风雅意深的名字,一个近现代的民居院落,古韵悠悠,尽现中华文化之风采。而这古韵风采得以幸存,却是因为七贤庄和中国的救亡图存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了,不然也许早就荡然无存了。

七贤庄的红色历程

七贤庄现在正式名字为《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20)

纪念馆正门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21)

这里挂了五块牌子,按时间顺序分别是

第一个牌子:《德国牙医博士冯海伯诊所》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22)

1935七贤庄建成后迎来的第一位神秘租客就是党的地下工作者刘鼎。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23)

刘鼎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为了解决奇缺的卫生器材和药品供应问题,派地下工作人员在全国各大城市秘密地设法购买。为了将分散、零星购买到的卫生器材和药品集中起来,转运到陕北苏区,周恩来指示在张学良身边工作的中共代表刘鼎,设法在西安建立秘密交通站,为了瞒过别人的耳目,刘鼎决定建立一家医院,经宋庆龄和美国友人史沫特莱女士的介绍,刘鼎结识了德国共产党人温奇•冯海伯牙医博士。冯海伯当即就决定从上海迁到西安,帮助刘鼎在西安建立一家牙科诊所。1936年4月冯海伯和助手一起携带医疗器具来到西安。为了选址,他和刘鼎转遍了古城,最后一致看好了七贤庄一号院,此地北靠明城墙,东临火车站,南连杨虎城官邸,200块银元租下了一号院房。1936年4月,“德国牙医博士冯海伯诊所”随即开张。他在上海时曾为张学良医过牙病,此时又被张学良聘为牙医顾问。海伯特在七贤庄一面挂牌行医,一面以诊所为掩护,承担中共联络站、交通站和物资转运站的任务:中共地下组织由上海、香港、武汉等地购买运到西安的和海伯特在西安购买的药品、无线电材料、医疗器械等物资首先储存在这里,然后再用东北军第六十七军军部的汽车运往陕北,保证了苏区当时的需要。

牙科诊所还掩护了中共地下电台的工作。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刘鼎请精通电台技术的涂作潮给七贤庄地下室安装了一部一百瓦的电台,白天收听“红中社”的新闻电稿,夜深人静再将苏区的一些新闻转播出去。海伯特主动帮助掩护电台的工作,见报务员上机,他就打开从上海带来的那个大收音机,把声量放到最大位置。这部电台从1936年8月开始工作,一个月内各地就有了反响,不只西南边陲能够收听到,连东南亚各国和苏联、日本也收到了。

海伯特在工作之余,同国内外进步人士多有接触。刚从德国留学归来的王炳南不时来诊所同他用德语交谈;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斯诺来西安时,也经常与他叙旧谈心。1936年9月,女作家丁玲等人由上海去陕北途经西安时,在牙科诊所住了一个多月。海伯特有“张学良将军牙医顾问”的招牌,还吸引了东北军和西北军一些将士及社会名流的光临。这种环境为中共的统战工作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936年12月12日凌晨,西安事变爆发,城内枪声四起。海伯特不知何故,急忙离开诊所前往西京招待所想找史沫特莱等探听原因,不幸途中被流弹误伤致死。张学良、杨虎城和中共代表叶剑英十分痛惜,分别委托刘鼎和王炳南料理后事。12月1 9日至21日,《解放日报》连续发表“牙科博士海伯特葬期”的讣告。21日,海伯特的遗体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装殓在棺木里,安葬于西安小南门外公墓。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24)

冯海伯特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25)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26)

地下室入口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27)

藏匿发电机和电台的地洞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28)

地洞里的手摇发电机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29)

用电子管收音机改装的电台

冯海伯牺牲后,因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红军在西安的活动基本公开,七贤庄秘密交通站也由地下转为了半公开。

第二个牌子《国民第十七路军第三十八教导队通讯训练班》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30)

“西安事变”后,红军在西安的活动处于半公开状态,1937年2月6日,中共代表周恩来等从张学良公馆迁回七贤庄一号院,正式成立红军联络处(又称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办事处)。经与顾祝同、杨虎城协商,门外挂出“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第三十八教导队通信训练班”的牌子。由叶剑英主持工作,秘书长先后由李克农、李涛担任。主要任务是发展东北军、西北军、红军三位一体的联络团结工作,促进国共两党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早日建立。

第三个牌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驻陕办事处》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联络处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1937年8月22日,七贤庄一号院大门上挂上了蓝底白字仿宋体“国民革命军第八路驻陕办事处”的牌子。

第四个牌子《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驻陕办事处》

事实上,八路军的番号只存在了半个月,8月25日,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9月11日,蒋介石即按全国陆海空统一编制序列,立刻将番号改为第十八集团军。因此办事处的牌子换成了《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驻陕办事处》,办事处的工作从以前的半公开转而变成完全公开了。

抗日战争的结束和内战的爆发,我党我军设在国统区公开的办事机构也就不能存在了。1945年8月,蒋介石在日军投降前后三次发电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际、国内重要问题”。同月,毛泽东和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进行谈判,并于10月10日,国共签订《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国共双方同意避免内战,但未能就共产党政权及军队的合法性达成共识,不久国共内战全面爆发。西安仍然是国统区,随着两党合作的破裂,朱德总司令命令办事处撤回延安,1946年9月10工作人员正式撤离。20人历时18天返回延安,七贤庄也被国民党接收,但后来作为民居还是作为办事机构不得而知了,因为并没有相关的资料留下。现在办公室中还挂了一个老式的挂钟,挂钟的时间指向22点,这是1946年9月10日工作人员撤离的时间,时间停留在那里,历史也铭记在这里。

第五个牌子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31)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保护这处革命旧址,于1959年在此建立纪念馆。1979年9月10日叶剑英来西安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制成牌子挂在大门右侧。1988年纪念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块牌子昭示了七贤庄的历史路程。至今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已经建馆六十年了,是国家重要的爱国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红色七贤桥头堡

从1936年4月冯海伯诊所挂牌营业,到1927年2月6日十七路军通信训练班挂牌,红军在西安的地下交通站秘密运行了近十个月。通过这里党中央和杨虎城的西北军,张学良的东北军有了沟通和联络。使张学良和杨虎城更了解了共产党和红军。达成了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一致抗日的统一思想,促进了西安事变的爆发,参与了西安事变的调停,使事变和平解决。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得以真正形成。

这十个月红军需要的医药,通讯等物资通过此处积聚并运往陕北苏区,很多投奔苏区的人员经此转接。共产党中央的声音通过这里的秘密电台传到全国。

七贤庄把西安和陕北苏区紧紧联系起来,七贤庄就是一座红色的桥头堡,架起了一座连接陕北红色根据地的红色桥梁。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32)

西安的革命圣地

1936年5月至1937年2月共产党秘密交通站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33)

从1937年2月至1937年8月七贤庄由秘密交通站变成了半公开的红军联络处,完成了西安事变后东北军、西北军、红军三位一体的联络团结工作,促进国共两党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早日建立。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34)

从1937年8月至1946年9,七贤庄成了完全公开的八路军驻陕办事机构。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同年8月25日“红军联络处”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驻陕办事处”。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驻陕办事处是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在国民党管辖区西安设立的公开办事机构,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是全国所有的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中成立最早、坚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办事机构。办事处利用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地理位置,在维护和推动全民族抗日运动的发展,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为八路军领取、采买、转运物资,组织爱国青年奔赴延安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期间,中国共产党、八路军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叶剑英、邓小平、林伯渠、董必武等曾多次留驻办事处并指导工作。1946年10月办事处撤离西安。10年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就是西安的革命圣地。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35)

一号院二进院:地下室,救亡室,会议室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36)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37)

交通站的雪佛兰轿车,药品的秘密运输车。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38)

苦水井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39)

办公室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40)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41)

采购科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42)

地下室求恩工作过的手术室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43)

机要大厅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44)

七号院招生办公室张贴的招生广告好简章

六十年让纪念走向永恒

一九五九年国家正式把七贤庄设立为《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到今年整好六十周年了。1979年4月12日,叶剑英来纪念馆故地重游,为纪念馆题字《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纪念馆珍藏至今,并放大制作成牌匾挂在纪念馆门前,现为馆藏一级革命文物。

馆内各种功能室和物品陈列让人仿佛穿越到了那个特殊的年代,感受到血雨腥风,艰苦卓绝的气氛。心跳加速,一个念头:我如果年轻在那个年代一定会经此处奔向延安,走上抗日前线。

馆内几个大型展览内容丰富,图片资料珍贵。

《千秋七贤庄-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史实展》

《永远的丰碑-全国八路军办事处史实展》

《伟大的女性—海伦•斯诺在中国》

《光辉的历程-中国共产党西安历史展》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45)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46)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47)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48)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49)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50)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51)

海伦等比例蜡像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52)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53)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54)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55)

从西安秘密交通站到红军联络处,再到八路军办事处十几年的革命历史积淀,展现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雄风和智慧。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六十年的历程:留存,展览,纪念;千万人驻留慨叹。让红色记忆结晶为革命传统终将走向永恒。

参观完毕,我站在一号院里的党旗下,举起右拳,感慨万千。我不是共产党员,无资格宣誓,但我内心由衷地默念——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西安事变旧址打卡地(雄风八馆寻觅西安事变旧址系列游记之二)(56)

撰文/摄影:老邢

版式/编辑:老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