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忽然梦到自己回到了儿时的老房子,醒来时记忆断断续续,梦境如梦一场于是我把记忆的时间轴一路前推,儿时老房子的样子仍然清晰地保留在记忆的角落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小乡村,那时的家很小,都是只有一层的瓦房,我家和二伯家是连着的,一共四间房每家两间,每间房大概不到十平米吧里屋也就是卧室接近一半的空间被炕占据了,炕的一头挨着的就是灶,灶的旁边是一个存放柴禾的储物柜那时的家是没有客厅的,就是主卧里摆两把椅子,大多都是直接坐炕边上炕的对面是两个大柜子,矮的柜子上放电视,旁边是组合衣柜,没有桌子,吃饭都是上炕的紧挨着的屋算是个储物室,那时候基本都是放的好几个大瓮,一人多高直径大概脸盆那么大,里面放的粮食、土豆、水,还有个像现在冰柜样子的大柜子放些其他杂物那时候印象中差不多都是这种布局,现在的人可能很难想象一家五六口人住这样的房子里,真实版的蜗居但当时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反而很温暖,都在一个屋檐下,有什么事都互相帮忙,孩子们一起玩耍,互相跑到隔壁吃饭是很自然的事院子里两家各垒了一个鸡窝,二伯家还养了条黄狗,我们每天都喜欢跟它玩耍,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怀念老房子的时光?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怀念老房子的时光(怀念记忆中的老房子)

怀念老房子的时光

昨晚忽然梦到自己回到了儿时的老房子,醒来时记忆断断续续,梦境如梦一场。于是我把记忆的时间轴一路前推,儿时老房子的样子仍然清晰地保留在记忆的角落。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小乡村,那时的家很小,都是只有一层的瓦房,我家和二伯家是连着的,一共四间房每家两间,每间房大概不到十平米吧。里屋也就是卧室接近一半的空间被炕占据了,炕的一头挨着的就是灶,灶的旁边是一个存放柴禾的储物柜。那时的家是没有客厅的,就是主卧里摆两把椅子,大多都是直接坐炕边上。炕的对面是两个大柜子,矮的柜子上放电视,旁边是组合衣柜,没有桌子,吃饭都是上炕的。紧挨着的屋算是个储物室,那时候基本都是放的好几个大瓮,一人多高直径大概脸盆那么大,里面放的粮食、土豆、水,还有个像现在冰柜样子的大柜子放些其他杂物。那时候印象中差不多都是这种布局,现在的人可能很难想象一家五六口人住这样的房子里,真实版的蜗居。但当时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反而很温暖,都在一个屋檐下,有什么事都互相帮忙,孩子们一起玩耍,互相跑到隔壁吃饭是很自然的事。院子里两家各垒了一个鸡窝,二伯家还养了条黄狗,我们每天都喜欢跟它玩耍。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有了新房子,在我和二伯家往北紧挨着的那排就是爷爷奶奶和大伯住的地方。和我们的格局相似但是只有三间房屋,东面是爷爷奶奶住,西面是大伯家,中间算是客厅。从我记事起没有大伯家在那住的画面,那时大伯家已经搬到了村东头的新家,独门独院,他们在旧屋的情形都是奶奶讲给我们的。奶奶家有一大片院子,在院子的西面就是我的新房子,是平房,比原来面积大了大概50%。靠北的一间是主卧,依旧是炕,炕边是灶,炕边的下面是空的可以存放红薯等,炕的对面依旧是立柜和电视。外面这间屋子很大有两个卧室的面积,有衣柜、储物柜,也能放桌子了,后来爸爸买的摩托也放屋里。与此同时,二伯家也扩展了,在我们原先的一排老房子的地方盖了平房,从原来的左邻右舍变成了前后院。我家就和爷爷奶奶一个院子了,院子里垒起了鸡窝和猪圈,院子里还有三颗枣树、一颗苹果树,夏天时绿树成荫我们就在院子里乘凉。我们主卧正对面还有两间储物的瓦房,小时候玩躲猫猫的时候经常进去。每逢秋季枣熟的时候,奶奶就把大家都叫回来打枣,大哥哥们上树摇晃,爸爸伯伯用竹竿打,其他人则拿盆拿袋子去拾枣,边吃边捡还得躲着头上的落枣,好不开心。

21世纪初,人们的生活又好了些,旧房子也经常漏雨,所以我们的房子也迎来了第三次变革。爷爷奶奶和大伯家的老屋子被推平了,储物的瓦房消失了,枣树也锯了,取而代之的是高大的屋子和院子。这时候成为潮流,前后左右有了4-6间卧室和两个大客厅,尽管我们都在外地在家居住的时间很有限,但每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一个小屋。不管你走多远,混的好或不好,这里都有一片天地为你而留,这里就是家。

时代变迁,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亲身感受到了祖国的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条件变好了,房子多了大了,但人与人的距离也远了,儿时记忆中的和睦邻里有些遥远了,高楼大厦里很多人住很多年连邻居的名字都不知道。文明的发展应该是相符的,物质文明进步了,精神文明也要跟上,共同构建和谐美好的共同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