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信公众号——王伯军大夫谈消化

作者:王伯军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胃部嗳气无病因(患者频繁嗳气为那般)(1)

病 史 简 介

患者女42岁,近3年几乎每次吃完饭会嗳气。饭后几小时之后,喝几口水也会嗳气。无上腹胀闷、疼痛等不适症状,偶有反酸。

近日已做胃镜和超声胃镜检查。

请问:怎么一回事?怎么办?

胃部嗳气无病因(患者频繁嗳气为那般)(2)

胃部嗳气无病因(患者频繁嗳气为那般)(3)

作 者 回 复

已详细阅读了你发来的病史资料,你现在主要症状是嗳气,分析如下:

嗳气分主动嗳气和被动嗳气

1. 被动嗳气

大多发生在进食、喝饮料后不久,胃内过多的气体被胃蠕动挤压而嗳出。

2. 主动嗳气

大多发生在非餐饮时段,因某种不适感而口微张做一个吞咽动作将少许空气咽下、旋即嗳出,不适感得到缓解,它是主动的、受意识控制的。

被动嗳气、主动嗳气,那是人人都有的经历 ,偶尔嗳气,属正常现象。频繁嗳气则属疾病状态,这是多种消化道疾病(包括器质性、功能性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

进食、讲话、咽口水等动作都会吞入空气,一次吞咽动作,会吞入15-20毫升气体,频繁吞咽使得进入胃内的气体过多;食物消化不良产生过多气体;胃的动力不足,等等都会嗳气。

正常情况下,胃内气体会随胃肠蠕动往下运动,部分吸收入血液,大部分经肛门排出,就是屁。

引起频繁嗳气的原因很多,有器质性因素、功能性因素、精神心理因素、饮食因素。

当肝胆胰胃等疾病,使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时,胃内气体积存过多,胃内压力增高,引起上腹饱胀,气体逆流上出咽喉,出现嗳气。

进食过多产气食物,如萝卜、包心菜、花椰菜、土豆、豆类、红薯、板栗、汽水、啤酒等食物;或长期卧床、长时间伏案工作,缺少体育活动也能影响胃排空。嗑瓜子、经常吃零食、嚼口香糖,会不断吞咽,也会吞入大量气体,从而引起腹胀、嗳气症状。

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是生理、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消化系统疾病。以嗳气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胃肠病,国际通用的诊断标准——罗马4标准,分为2类:吞气症和非特异性过度嗳气。

1)吞气症

吞气症可以客观地观察或检测到吞咽空气,这是无意识的吞咽空气。

这种嗳气属主动嗳气,是紧张焦虑引起的,分散精力时嗳气自然消失,一旦想起或与人谈及不适时嗳气又起,不嗳气就憋得慌,能随时发作又能立即中止。

2)非特异性过度嗳气

该病不能客观地观察或检测到吞咽空气,也就是说以被动嗳气为主,是胃肠功能障碍之故,也与抑郁、焦虑等心理因素有关。

你过去没有慢性肝胆胰疾病史,胃镜检查只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结合胃镜检查及病理报告,你胃糜烂并不严重。而慢性胃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胀闷、疼痛、灼热、反酸、嗳气、恶心等症,不会单纯表现为嗳气,而往往伴有上腹胀、痛不适,你只单纯嗳气,不支持慢性胃炎引起的。

你经常在饭后嗳气,饭后几小时之后喝几口水也嗳气,你首先检查一下是否进食、喝水过快,这样的话会咽下较多空气,事后自然会通过嗳气把胃内积气嗳出来。还有吃的食物是不是容易产气食物,产气食物会使胃肠内气体过多而嗳出来。

排除这些因素以后,就要考虑功能性胃肠疾病了,吞气症和非特异性过度嗳气,从你的描述来看,以非特异性过度嗳气可能为大,因为你明显是在进食、喝水之后,没有吞气症这种即发即止的特点。

你二个胃底粘膜下隆起性病变与嗳气没有一点点关系!这二个病变很小,不会有任何症状的!

病变超声起源于粘膜肌层,回声均匀,边界清楚,考虑平滑肌瘤或间质瘤。病变很小,又无“不良因素”,恶变可能性极小,可以胃镜复查,一年一次。如果有长大可能,需超声胃镜检查,以观察有无“不良因素”;逐渐长大到1.0cm以上,行胃镜下治疗;如果复查2~3次没有长大,可以延长时间2~3年复查一次即可。除非复查过程中病变缩小、消失,否则复查5年是不够的,因为其什么时候突然长大难以预料。

建 议

1、嗳气患者首先要改变生活、饮食方式,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生活方面,戒烟酒,少吃零食。生活规律,不熬夜。避免太紧的衣服。

2)饮食要节制,定时、定量,避免过饥或过饱,睡前2-3小时不要进食。

3)饮食宜易消化、少吃辛辣刺激食物。不要吃太油腻、太甜、难以消化的食物。不宜进食易产气的食物,如萝卜、包心菜、花椰菜、土豆、豆类、红薯、板栗、汽水、啤酒等。

4)饭后1小时最好走一走,可刺激胃肠道蠕动,促进胃动力,改善胃的功能。

5)精神要放松,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调整情绪,避免暴怒多思,减少无谓的烦恼,保持心情愉快、良好的睡眠。

2、雷贝拉唑片20mg早饭前半小时口服每日一次,尿囊素铝片2粒每日3次饭前口服,莫沙比利片5mg每日3次饭前口服,以止酸护胃促进胃动力,这有助于你胃糜烂愈合,促进胃动力,减少嗳气。服药6周。

3、必要时使用小剂量镇静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