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gan)字,据典共约如下含义:关连、涉及,干犯、触犯,追求,盾,天干,水边,与湿相反,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枯竭、尽净、空虚,空、徒,拜认的干亲;“干将”为古剑名。

另有:事物的主体、重要部分,如树干、干线、干部;做、搞,如干什么、干才、骨干、干员、干练、干事;现冲锋䧟阵者,荣称“干将”。坏、糟。

混(hun)字,据典共约如下含义:搀杂在一起,苟且度过;混沌,糊涂、不清楚。

另有:同浑(hun)字,水不清、污浊,骂人糊涂不明事理;全、满。

另查阅民国时期的老版字典对比,因社会背景变化,干与混都增加了新的含义。

在实际中,干字用的最多最广泛的含义是:做、搞。混字用的最多最广泛的含义是:苟且度过、混沌。

为何大众常将干与混交替混用于行为,又为什么部分人将干与混计较使用,其实是对混字的过度解读造成的心理障碍。

如干字,干革命,干坏事,褒贬不分用;当议论品行不端的人时,会说这人尽干坏事,不干好事。

如混字,混日子,混江湖,回归混沌;当议论人不好好工作时,会说这人整天瞎胡混;而议论进升不错的人或好友时,会说他混得不错,混得很好;当领导训诫时,常警告说:你还想不想混?不想混就滚蛋!当问好友在单位还好吧时,多数会谦虚随答:还可以,胡混㗑!足以表明混字也是褒贬分不清的,並增添包有新的含义。其实都是说话的表达习惯,没必要将干与混分用那么计较。用干还是用混,人们往往计较临场的气氛、语气、彼此的态度,会以干与混表示尊婢和蔑。既是不好风气,也是没学问欠风度的计较表示。

忆昔顾今,干字多用奉献公益,不分时日,不计薪水,自觉行动,誉为干才;而混字常用于自己事或取报酬的公事行动。这才是干与混的字义及字形组成的区别。

如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义士英烈心中追求的唯有理想。不分昼夜,不计名,不计利,自觉执着奋斗,只有干字。

解放前后的小农经济,落后贫穷,突出混字的苟且度过。

而解放后,由供给制改为工薪制后,不分职业,只要做的是公事,就按时日上班做事,发薪水,有评比监督。三滴水及日比,组成个混字,名符其实。

而个体户为自己发家致富,则混转为干;从人民公社到分田包产到户,就是激发农民的干劲,则农民由出工不出力的“混”转为实干;工人上班吃大锅饭,转为计件按劳分配,也由“混”转为干,社会行为及时代风气赋于干与混新差异。

现在上班族,选单位,挑地方,看条件,谈薪水,.....用混而少用干,更名符其实。少一点政治标签,少一点虚伪名声,多一点人生哲学,多一点社会现实,将事业真正理解为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无高低贵溅之分,心态平衡,更走近自然混沌,活出自我,岂不更好!

生活中,不少虚爰体面人,往往把自己所做之事冠以干事,而讳忌别人说自己是混事,大可不必计较。这多是虚伪名声的包袱,不知做事的最终目的。不以成败论英雄,建立貢献是向往。而另些人,做事干混不分用,做事自如,心情轻松愉快,活的自然混沌,明白潇洒,才是人生追求。

劝人不必计较干与混来区分行为,徒生不必有的复杂心情。其实,一路走来,走的安稳,走得远,才是人生终极目的。笑对人生,哭着来,含笑走,实为幸事。

两干一湿的含义(话说干与混两字的含义)(1)

两干一湿的含义(话说干与混两字的含义)(2)

两干一湿的含义(话说干与混两字的含义)(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