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宅男宅女的“新宠”——PP

说到聚丙烯,是不是感觉有点耳熟?我们上边介绍的是聚乙烯(PE)以及下属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现在介绍的是聚丙烯(PP),这二者属于不同的物质,但是生产路线相似,部分场合也有具有替代性。如果说LLDPE、LDPE、HDPE是属于PE下的三兄弟,那么PP则是与PE地位相当的兄弟。严格来说,聚丙烯(PP)属于热塑性树脂,是五大通用树脂之一。外观为白色粒料,无味、无毒,由于晶体结构规整,具备易加工、抗冲击强度、抗挠曲性以及电绝缘性好等优点,在汽车工业、家用电器、电子、包装及建材家具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PP是一种很会讨好人的塑料,它与微波炉的组合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方便面加火腿肠的方式,解决了宅男宅女的饮食问题,成为他们的“新宠”。由于耐热性的问题,多数PP产品中都加入了抗氧化剂,因此,在高温条件下,油性溶剂可能通过渗透作用把这些小分子抽提出来。所幸的是,在130℃的温度以下,PP塑料则相当安全。所以用PP容器进行微波炉加热时,不宜高火长时间加热,也不要用滚热的油直接倒在容器中。

PP在食品方面的应用超过了其他任何塑料。除了容器,还有软包装中的双向拉伸PP薄膜(BOPP),比如香烟盒最外层的薄膜便是这种塑料。此外,目前新建小区通常使用的家用水管推荐或强制使用PPR管,同样也是聚丙烯材料。除了安全性考虑之外,还因为它具有热熔的特点,易于加工。但是,PP的缺点是耐低温冲击性差,较易老化,需要通过改性和添加抗氧剂予以克服。

B

快速膨胀的PP生产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PP生产国,特别是近年来,我国PP工业发展很快,随着我国PP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产量也不断增加。

2019年,我国PP总产能达到2434万吨,增速为9%,主要是煤化工装置以及丙烷脱氢工艺。2013~2017年,我国聚丙烯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产能由2013年的1347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2167万吨,年均增速13%左右。为满足市场需求,近几年国内先后有多套大型聚丙烯装置投产,每年均有新产能投入市场。由于扩张迅速,在接下来几年,聚丙烯市场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状况,出口量也会越来越多。2018~2019年聚丙烯新增产能约270万吨,增速较之前放缓。

从产能区域分布看,2019年,我国PP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西北、华东、华北、华南和东北,合计占全国总产能的94%。其中,西北地区857万吨/年,占全国产能的35%;华东地区460万吨/年,占全国总产能的19%;华南地区520万吨/年,占全国产能的21%;华北地区240万吨/年,占全国产能的10%;东北地区210万吨,占全国产能的9%;其余华中地区占5%,西南地区占1%左右(见图1)。

pp聚丙烯期货最新行情(能化期货)(1)

图1 2019年我国聚丙烯产能区域分布情况

C

多元丰富的PP需求

近年来,我国聚丙烯(PP)应用不断多样化,除传统的编织袋保持一定增长外,房地产、汽车业、家电业、包装业等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用于工业、汽车和家电领域的PP快速增长。聚丙烯(PP)的下游需求主要是用于编织制品、注塑成型制品、薄膜制品、纤维制品和管材。

编织制品(塑编袋、篷布和绳索等)所消耗的PP树脂在我国一直占很高的比例,是我国聚丙烯消费的最大市场,主要用于粮食、化肥及水泥等的包装。我国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塑编制品生产国和消费国,更是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塑编生产市场和消费市场。换句话说,我国的塑编制品相当于是自产自销的模式。欧美等发达国家过高的劳动力成本和高端市场会令其更倾向于注塑、片材等高端消费领域,而低端塑编等产品则多从发展中国家进口。虽然近几年塑编占比稍有下降,但依然是我国聚丙烯行业最主要的消费产品,2019年占聚丙烯消费的35%左右。

注塑制品主要应用在小家电、日用品、玩具、洗衣机、汽车和周转箱上。国内注塑级聚丙烯进口比例较大,近几年注塑领域消费占比上升较快,2019年占比30%左右,仅次于塑编,排名第2位。注塑领域国产产品缺口大,在世界聚丙烯消费结构中,注塑产品占主要份额,特别是工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应用聚丙烯注塑产品比例更高。因此,我国注塑领域增长潜力巨大。

聚丙烯薄膜主要包括BOPP、CPP、普通包装薄膜和微孔膜等, BOPP具有质轻、机械强度高、无毒、透明、防潮等众多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工、电子电器、胶带、标签膜、胶卷、复合等众多领域,其中以包装工业使用量最大。而不同的应用领域对聚丙烯薄膜BOPP的技术要求有较大差别,其中以薄膜电容器应用领域要求最高。由于加工技术要求较低,利润相对较大,前几年出现了投资过热现象。国内生产的BOPP薄膜大部分使用通用原料,薄膜特性受到限制,从而削弱了其对普通CPP膜的竞争优势,这种发展趋势表现得最为强烈。

聚丙烯纤维(即丙纶)是指以聚丙烯为原料通过熔融纺丝制成的一种纤维制品。由于聚丙烯纤维有着许多优良性能,因而在装饰、产业、服装三大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合成纤维第二大品种。聚丙烯纤维分为短纤、长丝、无纺布(纺粘和熔喷)、烟用丝束、膨体连续长丝(BCF)等,应用领域包括包装、香烟滤材、土工、建材、服装、地毯、卫生制品等。

聚丙烯管材具有耐高温,管道连接方便(热熔接、电熔接、管件连接),可回收使用等特点,主要应用于建筑物给水系统、采暖系统、农田输水系统以及化工管道系统等。

从消费区域看,华东、华南、华中、华北是我国最大的塑料制品产地,也是我国主要的PP消费地。2016年,华东、华南、华中、华北消费占比分别为36%、21%、15%、14%,合计占比超过85%(见图2)。

pp聚丙烯期货最新行情(能化期货)(2)

图2 我国聚丙烯消费区域分布情况

D

蒸蒸日上的PP国内贸易

王总有一家贸易企业,常年从事PP的贸易,主要从各地拿货供应华南市场的消费,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华南市场的供应量不够消费?是的。我们来看一下PP在国内市场的流通情况,国内PP的产能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东北和西北,消费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和华北,进口PP主要流入华东和华南。因此,全国整体贸易的主流是集中流入以江浙沪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以广东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和以山东为代表的华北沿海地区,而西北和东北为净流出,西南地区的供应主要从西北和华南调入,华东与华北、华南之间也有少量的商品流。

从国内来看,西北地区是我国PP最大的流出地,2015年约有407万吨PP流出,运往华东、华南、华中、华北等地,运输方式以铁路为主。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随着煤制PP企业相继在西北投产,使得该地产能产量快速扩张,据统计,2012~2016年,西北地区新增产能330万吨,年均增长率为40%;而当地塑料制品产量占比并不大。换言之,供应远大于下游需求量。此外,东北地区也有约113万吨PP需要外运消化,主要销往华北、华东地区,运输方式走铁路或者从大连中转走船运。华东、华南、华中、华北为PP主要消费地,生产厂家大多在这四个地区设立分销店,贸易非常活跃。四地间也有少量商品流,华东—华北间由于距离较近,通常用汽运方式,华南—华东之间一般走海运较多。

问题来了,如果国内整体PP供应紧张,王总在国内收不到便宜的货物,与此同时海外货物价格低于国内,那么作为贸易环节的王总可以拿海外货供应给国内华南市场,如此获得更高的利润。从国际贸易来看,我国近几年的PP进口量逐渐下降,对外依存度降低到20%左右,主要得益于国内供应的增加。而出口量在缓慢放大,我国PP价格已经成为世界洼地,而投产仍然在进行,未来还是主要关注出口空间。

E

波动剧烈的PP价格

我国PP价格波动十分剧烈。仅就2019年来看,我国PP价格最高点在 9200 元/吨,最低点在7750元/吨,2020年第一季度最低点到6000元/吨,价格波动可谓是能上天能入地。PP价格波动为什么这么大,解答这个问题需要追溯其本身的产业链条,简单说就是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与PE类似,PP产业链也包括油化工与煤化工路线,此外还有新兴的丙烷脱氢制路线,其价格波动也有几方面的影响因素。

一是上游原油与煤炭价格作为PP的主要原材料,原油与煤炭价格对PP价格的影响较大。当前我国PP油制产能占50%~60%,煤制产能占20%左右,此外还有丙烷脱氢制路线与外购丙烯制路线。原油煤炭价格的上涨,通过生产成本等途径传导至下游,使得PP价格上涨;原油价格下跌,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商家及下游厂家心态造成打击,使得市场观望气氛持续浓厚,下游接货意愿降低,市场库存升高,导致PP价格下跌。

二是丙烯的供求。丙烯是PP的直接上游,其价格波动必然影响聚丙烯的走势。国内丙烯的供应主要是山东地炼以及华东地区的丙烷脱氢装置,当丙烯装置出现较多检修时,供应量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PP价格。

三是下游需求变化。PP价格同样受下游需求变化而波动。PP下游包括塑编、注塑等行业,塑编就是水泥、粮食等用的编织袋,注塑主要用于家电、汽车等行业。一般来说,PP需求的季节性不像PE那样明显,但是也会有此现象,从往年的数据统计能够看出来。

四是宏观政策的影响。当经济进入上行周期,下游塑料制品行业快速发展,需求旺盛,而供应相对不足时会促进PP价格上升;反之,当经济进入下行周期,下游行业需求减弱而上游供应充足时,市场价格将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