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十一年辛酉七月十六日,咸丰帝崩于热河。遗命以皇长子载淳继位,并派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辅国公肃顺、额驸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共八人,来“赞襄一切政务”,是为顾命八大臣。
同时还赐予了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赐予皇长子载淳“同道堂”印章,由慈禧太后掌管。
咸丰帝留下的政治格局是,幼帝居中,顾命八大臣辅政,两宫太后也拥有一定权力,还可以互相制衡。
但不久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发动了近代史上有名的辛酉政变,快刀斩乱麻的将顾命八大臣击败,从而迅速垂帘听政,拉开了统治中国长达47年的序幕。
咸丰帝留下的顾命八大臣竟然斗不过慈禧太后区区一个女流之辈,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宋安之来带大家分析分析慈禧太后的权力人生第一站之如何战胜顾命八大臣。
咸丰帝留下的顾命八大臣安排,看似很合理,而且还可以与两宫太后搞一下政治平衡。其实却有一个致命漏洞,那就是没有将恭亲王奕忻安排进顾命八大臣的名单,没有将这个重要人物绑进保卫皇权的战车之中。
恭亲王奕忻其实是最应该进入顾命八大臣名单的人,结果却没有进入。其实说起来也是因为与咸丰帝的兄弟失和。
清朝的祖制家法是“亲亲尊贤”。一般幼帝继位选派顾命大臣辅佐时,是不能违背亲和贤两个规矩的。一般来说“尊贤”的“贤”,全看皇帝个人意思了,只要皇帝相信宠信,那么贤与不贤都是贤了。但是“亲亲”中的“亲”,却是只有固定的人选了,一般都是选择莫如手足般的至亲,像怡亲王和郑亲王虽是亲王,却属于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是远支旁系。按理说恭亲王是最佳人选,因为恭亲王奕忻生母孝静太后是咸丰帝养母,少年时代咸丰帝与恭亲王也是兄弟情深,不过因为争夺皇位而变得隔阂越来越深。
因为咸丰帝与恭亲王有隔阂,咸丰帝的第一宠臣素顺为了独揽大权,避免恭亲王与他争权。所以曾向咸丰帝进言,在亲亲人选上推荐了景寿。
景寿是何许人也呢,景寿是咸丰帝的亲姐夫。
御前大臣景寿是额驸,道光帝的女婿,咸丰帝的亲姐夫。年龄较长,还兼着照料皇长子上书房教育的事务,是符合“亲亲”之义的。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同样是咸丰帝的至亲,景寿是一个老实人,并没有什么权力欲望。适合肃顺等人掌权,所以肃顺如此进言,以景寿来顶替恭亲王堵住悠悠之口。
同时,肃顺在拟定“恭办丧仪大臣”的名单时,将恭亲王加入进去。(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说起来这也是个好差事,只要列名在上,等大丧过后照例会有恩赏的。算是平衡一下恭亲王,但在京的“恭办丧仪大臣”一律不必赴热河行在,只在京里当差就好了,说白了还是抵制恭王。
而咸丰帝与兄弟恭亲王也是隔阂一步步加深而来的,早在争夺皇位时就闹了不少不愉快。后来又因为恭亲王在孝静太后病重要求晋封为太后,当时孝静太后只是太妃,咸丰帝含糊不清的说了一声,恭亲王马上传旨册封,事后恭亲王职务被咸丰帝一撸到底。
咸丰七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咸丰帝重新起用恭亲王,其实也没安什么好心。因为咸丰帝要逃跑,留下恭亲王来“办理抚局”,让他跟洋人打交道,不是送死也差不多了,还好恭亲王有惊无险的完成了议和。
两兄弟的隔阂是越来越大,最终咸丰帝在弥留之际定顾命大臣时,选择了景寿而没有选择恭亲王。恭亲王肯定也不是个滋味,毕竟被排挤在权力中心之外,同时顾命大臣中的肃顺与恭亲王也是素来不合。
不久,幼帝的生母慈禧太后不甘于大权旁落,又忌惮肃顺的跋扈,看准了顾命八大臣中没有恭亲王这个巨大漏洞,于是与恭亲王密谋发动辛西政变。将政治格局由“顾命”而变为“垂帘”,形成了两宫临朝称制于上,恭王综揽全局于下的政治格局。
倘若恭亲王在顾命八大臣之中,肯定是反对慈禧太后的垂帘之议的。以恭亲王奕忻的能力,虽然在慈禧掌权以后被打压,但如果是咸丰帝钦定的顾命大臣,师出有名加上慈禧太后当时还没有多少涉政经验,那么慈禧太后肯定是斗不过顾命八大臣,发动不了政变的。
慈禧太后为什么会赢呢,本身能力强是一方面,但毕竟没多少涉政经验。其实致命原因在于咸丰帝留下的顾命八大臣政治格局上,犯了一个巨大错误,没有将恭亲王加入保卫皇权的顾命队伍之中,又忽略了恭亲王肯定不甘人后,更忽略了慈禧太后的野心,最后促使两个被排在权力中心之外的人强强联手,干翻了顾命八大臣,改变接下来大清几十年的天下。
最后再说说顾命八大臣中的肃顺,肃顺是清朝宗室,乃是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很得咸丰帝宠信。虽然出身旗人,却看不起当时已经堕落好吃懒做的旗人,主张大力起用汉人,像汉人中的左宗棠和曾国藩等人就曾受过肃顺的提拔和帮助,是晚清旗人中少有的开明派,不过可惜站队错误又敌不过慈禧太后和恭亲王,最后只能成为刀下鬼。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