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无数清宫剧耳濡目染,想必对“母后皇太后”和“圣母皇太后”这两个称谓,多数读者都有大致了解。事实上,历史上真正第一次同时使用这两个称谓、并尊为两宫皇太后的,就是清朝同治年间,同治帝的嫡母慈安太后钮祜禄氏,和生母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
如电视剧《孝庄秘史》,在清初顺治年间,也给顺治帝的嫡母博尔济吉特氏哲哲(孝端文皇后),和生母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孝庄文皇后),同时加上这两个称谓,只是电视剧的二次创作,并非真实史实。
以封建礼制尊卑而论,作为先帝正宫皇后的新君嫡母的地位,是肯定要高于原为妾室的新君生母的,也就是所谓的嫡庶有别。
在明朝之前,历朝历代千年以降,当皇帝是庶子即位时,并没有同时尊奉两宫太后(嫡母、生母)的礼制。当嫡母、生母同时在世时,只可尊嫡母为皇太后,生母则为皇太妃,或“帝太后”。只有当生母死后,方可追封其为皇太后,以此明嫡庶。同样,皇帝只有在嫡母已去世后,才能遵健在的生母为皇太后。
西汉哀帝时,哀帝作为成帝之侄入继大统,尊成帝之母王政君为太皇太后,成帝皇后赵飞燕为皇太后;同时特别尊其祖母傅氏为帝太太后;生母丁氏为帝太后;但此事为特例,并未形成汉朝制度。
汉成帝皇后、汉哀帝太后:赵飞燕
东汉制度,仍旧仅尊原皇后为太后,而皇帝生母仅有部分能在死后追封,如汉章帝、汉冲帝、汉质帝的生母,甚至在死后都能没得到皇太后追封。
东晋以后一直到两宋制度,则是尊嫡母为皇太后、生母为皇太妃,如刘宋后废帝刘昱尊嫡母王氏为皇太后,尊生母陈氏为皇太妃;北魏孝明帝元诩尊嫡母高氏为皇太后,而尊奉生母胡氏为皇太妃(高太后死后,胡太妃方得晋位为皇太后);北宋哲宗即位后,尊嫡母向氏为皇太后,尊生母朱氏为皇太妃。
而胡族建立的匈奴汉国和北周,则沿用了汉哀帝时例子,尊生母为帝太后,如匈奴汉国刘聪即位,尊奉嫡母单氏为皇太后,生母张氏为帝太后;
北周宣帝即位,尊嫡母阿史那氏为皇太后,生母李氏为帝太后;北周静帝即位,尊嫡母杨氏为皇太后,生母朱氏为帝太后。
当然,特殊情况下,一个后宫里同时有两名皇太后的例子还是有的,如唐敬宗即位后,嫡母已死,尊其生母王氏为皇太后;他死后唐文宗兄终弟及,因为王氏本身并非嫡妻,而是母以子贵,于是唐文宗又将生母萧氏尊为皇太后,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在皇宫中出现两位皇太后。两位太后和太皇太后郭氏一起称“三宫太后”,唐文宗每五日问安,供养甚敬。
唐文宗:李昂
唐宣宗以皇叔身份即位时,尊生母郑妃为皇太后,对原太皇太后郭氏“奉养礼稍薄”,并认定原太皇太后郭氏和穆宗母子,是数十年前谋杀唐宪宗的元凶。郭氏欲跳楼自尽被拦住,当晚即“暴崩”,别葬。
唐宣宗:李忱
唯一本末倒置的例外,是出身沙陀族的后唐庄宗李存勖,他灭梁称帝,自以为开国英主,功莫大焉,于是将生母曹氏尊奉为了皇太后,迎往新都洛阳,又封嫡母刘氏为皇太妃,将她留在旧都晋阳。这两名女子原本感情甚笃,“甚相爱”。曹氏面有惭色,向刘氏致歉,刘氏曰:「愿吾儿享国无穷,使吾获没于地以从先君,幸矣,复何言哉!」欣然接受了皇太妃之称。
刘太妃与曹太后涕泣而别后,竟因此思慕成疾,一病不起。曹太后闻知,要赶往晋阳探望,被李存勖劝止。同光三年五月,刘太妃在晋阳病逝。曹太后想去为她主持葬礼,又被李存勖和群臣苦苦拦住。曹太后哀伤过度,不再饮食,七月时也去世了。
这两个惊世骇俗奇女子,原本可以相亲相爱一世,却偏生养了一只不解风情的白眼狼,活该这位“伶人天子”短短几年后,身死位废,丢了江山。而此事也被后世讥评为“冠履倒置,盖胡虏不学使然,真贻笑千古!”
后唐庄宗:李存勖
史上真正意义上第一次“两宫皇太后并尊”,其实是土木堡之变后,明代宗朱祁钰即位,尊嫡母孙太后为上圣皇太后,生母吴氏为皇太后,稍别等威,以明嫡庶,算是开了先例。
上圣皇太后孙氏和明景帝汪皇后
英宗朱祁镇复辟后,废代宗帝号,同时吴太后也因此被废,改成“宣庙贤妃”。朱祁镇既对朱祁钰恨之入骨,贬称其“戾王”,假孙太后名义宣布他“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往彰闻,神人共愤”,显然是绝不会将他开的先例当做制度传之后世的。因此按此时体制而论,皇太后还是只能有一人。
当朱祁镇死后,明宪宗朱见深的生母周贵妃,不甘心自己儿子即位后,而自己仅能为太妃,便一定要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挑战宗法嫡庶制度,三番两次企图夺嫡,以至于闹出“夫死妾废妻、父死子废母”的大笑话,激起满朝群臣众怒。
朱见深事母至孝,同时也是并不昏庸明白人,便捡回叔父明代宗的制度,尊嫡母钱皇后为慈懿皇太后,生母周贵妃为皇太后,从而正式开启了新帝嫡母和生母并尊为太后的“两宫皇太后”制度,此后的明清各朝皇帝,都按此例并尊嫡母和生母。当然,此时原正宫皇后尚另加“上圣”“慈懿”徽号,以明嫡庶,显尊卑。
明宪宗:朱见深
到了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即位时,年仅十岁,他的嫡母陈皇后为人懦弱,宫中事务都由他的生母李贵妃做主。执政的首辅张居正为了争取李贵妃对其新政改革的支持,便同时尊陈皇后为仁圣皇太后,李贵妃为慈圣皇太后,两宫太后同加徽号,此后的地位差别也就愈发不明显了。
到了清朝同治年间,遂有慈安太后钮祜禄氏和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这知名度最高的“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实际统治中国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