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4日,黄河小浪底水库水利枢纽排沙洞开启,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排沙工作。

排沙洞开启的瞬间,滔滔的黄河水裹挟着大量的泥沙喷涌而出,就像是一条条黄色的巨龙,以2500立方米/每秒的惊人流量泻出,场面极其壮观!

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最多的是哪里(黄河排沙如黄龙)(1)

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于1994年9月开工,1999年开始下闸蓄水,2009年4月,全部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它控制的流域面积达到了69.42万平方公里,占黄河全部流域面积的92.3%。其水库总库容达到了126.5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可滞拦泥沙78亿吨。

这些水库虽然能够解决附近居民饮水、农田灌溉和发电等问题,但也会面临一些困境,那就是泥沙的淤积。大量的颗粒物会沉积在水库底部,降低水库的有效库存,还会改变营养元素的浓度和形态。因此,从2002年开始,小浪底水库就开始进行排沙试验了。

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最多的是哪里(黄河排沙如黄龙)(2)

像这样的排沙工作,每年都要进行。除了小浪底之外,上游130公里处的三门峡水利枢纽等在每年六月下旬到七月上旬的时候,也会进行这样的排沙工作。还有另一条大河——长江,每年也有三峡水库进行排沙工作。

众所周知,黄河是世界上输沙量最多的河流,平均每年能携带16亿吨沙子进入大海,最多的时候年输沙量甚至达到了惊人的39.1亿吨,含沙量最高的时候达到了每立方米920千克。我们知道,沙子的密度是每立方米2.65吨,920千克的体积就是0.347立方米,相当于1立方米的水里有1/3都是沙子!

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最多的是哪里(黄河排沙如黄龙)(3)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总面积达30万平方公里的华北平原,都是黄河以及淮河、海河等河流携带的泥沙填海填出来的,学术名称叫做冲积平原,其中黄河是绝对的主力。

黄河之所以有这么多沙子,主要是因为它流经黄土高原,在这里将大量的泥沙裹挟进河水之中,然后一直运输数千公里,最终进入渤海。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泥沙都会进入渤海。沙子的密度比水大,河水流动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部分泥沙沉积在河水底部,赖着不走。

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最多的是哪里(黄河排沙如黄龙)(4)

我们知道,一旦河底的泥沙淤积过多,就会减少河道的横截面积。所以如果上游的大流量河水流到某个淤泥过多的部分,就会发生决堤的现象,洪水就爆发了。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不仅是母亲河,也是吞噬无数生命的恐怖河流。有人进行过统计,在中国历史上,从公元602年到公元1938年,这2540年的时间里,黄河有543年都出现了泛滥的情况,决口1590次,平均每3年要决口2次。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黄河中的泥沙,由此可见,黄河排沙有多么重要。

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最多的是哪里(黄河排沙如黄龙)(5)

黄河排沙的学术名词叫做黄河调水调沙,其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黄河上的水库进行短时间的大量泄水,通过人造洪峰的巨大冲击力,对下游河床进行冲刷,这样就能把下游河道淤积的一些泥沙冲走了。

今年6月19日8时,2022年汛前黄河调水调沙正式开始实施,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水库联合调度,预计调水调沙时间将持续20天。

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最多的是哪里(黄河排沙如黄龙)(6)

在6月19日当天,小浪底水库的下泄流量为2600立方米每秒,预计今年最大流量可以达到4500立方米每秒。巨大的水流裹挟着大量的泥沙,像黄龙一样倾泻出闸,让人们感叹自然之力的雄壮和人类智慧的伟大。

虽然黄河排沙看起来非常壮观,可以防止洪水,对于周围的居民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对于河里的鱼来说,可就是一场灾难了。首先,这种排沙的水流冲击力是非常大的,很多的鱼都会被冲击到石头上撞死,甚至小一点的鱼会被撞得粉身碎骨。

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最多的是哪里(黄河排沙如黄龙)(7)

有专家指出,由于下游河流含沙量比较高,一旦排沙时间比较长,还会给鱼类带来更大的危害,那就是急性缺氧胁迫。鱼类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被迫进行无氧呼吸,机体自由基产生与抗氧化防御系统作用的动态平衡失调,使体内自由基代谢紊乱,给鱼类带来伤害。

因此,每年排沙的时候,黄河中都会出现许多鱼类昏迷漂浮在河面甚至死在岸上的情况,当地人将这种现象称为“黄河流鱼”。

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最多的是哪里(黄河排沙如黄龙)(8)

黄河流鱼现象以前也有,但是自然条件下河水含沙量较少,鱼也比较少。随着我国每年集中泄洪工作的展开,黄河流鱼现象也变得更加壮观,鲫鱼、鲤鱼、鲶鱼等品种非常繁多。每年泄洪期间,都有大量的黄河鱼类被冲击上岸,附近的居民甚至会出动各种装备,来到附近捞鱼。

据当地居民介绍,有的人一天能捕获上百斤鱼!除了自己吃之外,有些人还会收获太多的鱼,拿到集市上去卖。

有人会担心,这样的黄河排沙,会不会给黄河里的生态系统带来灾难?

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最多的是哪里(黄河排沙如黄龙)(9)

其实,也有专家建议过对这方面的思考,这种鱼类大量死亡的情况的确会给当地水生生物群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并且没死的鱼可能也会在生理功能方面受到了一些影响。

但这里我们也要提醒一下附近的居民,虽然这些鱼看起来是白捡的便宜,但有些人为了捞大鱼,甚至跳到河里去捞鱼。不得不说,这样的行为确实是非常危险的。河水湍急,搞不好就会出意外。为了几条鱼冒这么大的风险,确实是不值得。#实拍小浪底排沙:如“黄龙”飞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