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会上提倡阳刚之气,其中便包含刚毅、果断等品格,与之对应的优柔寡断反倒成为贬义词。这也不能怪大家对优柔寡断之人抱有偏见,古往今来太多的案例说明优柔寡断只会坏事。

可在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直接判断一个人是否优柔寡断,同样不能清晰地认知自己是否优柔寡断,那我们的目光便要追溯到优柔寡断之人共有的一些特征上,与其说是特征,倒不如说是外显的缺点。

优柔寡断如何改变和克服(优柔寡断迟早成患)(1)

过于计较得失

所谓“得失”,有得便有失,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白占的便宜,你不可能不付出便得到想要的结果。

古语有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面对失去我们要坦然,没必要再在失去的痛苦中浪费时间,况且谁也不能确定你暂时的失去不会给你带来好处。

倘若你在得与失之间不断徘徊,计较如何保全自己的最大利益,那么此刻的你已经成为优柔寡断之人,即便有机遇你也难以把握。

在《战狼》上映之前,没有人能对吴京说“你这部影片肯定大卖”。可吴京没有犹豫,没有在得失之间优柔寡断,他抵押了房子去拍电影,自己的梦想也得以实现。

要知道,吴京在《战狼》前执导的作品票房清一色低迷,而当时的动作片市场日益萎靡,加上有甄子丹等老一派武打明星,鲜少有人能预料到吴京的成功。

你要说吴京一点都没计较得失那是不可能的,可他并未在得失之间过于计较,他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明白只有现在开始干活才有“得”的机会。

优柔寡断之人的本质便在于担忧利益的损失,因此他们往往左右权衡,其实没必要过分计较得失,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风险,你若因计较得失不愿去做,那你一定无法得到想要的东西。

优柔寡断如何改变和克服(优柔寡断迟早成患)(2)

往往欠缺勇气

尽管有些人不会去过多计较得失,可他们还会成为优柔寡断之人,在外人看来他们始终畏畏缩缩,无论在什么场合都难以独立做出决定,而这正是缺乏勇气的表现。

小时候我们没有勇气上舞台会用年龄作为借口,成年之后没有勇气做出决定便会成为懦夫。优柔寡断之人往往欠缺独立做出决定的勇气,甚至会渴望有个人能替他做决定,并替他承担可能存在的后果,而这样的人恰恰是一个集体成功路上的拖油瓶。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气,大多数人的命运都由自己的一个个决定构成,优柔寡断之人恰恰缺乏做出决定的勇气,因此他们的命运往往停滞不前,在一片混沌中愈发显得迷茫。

优柔寡断如何改变和克服(优柔寡断迟早成患)(3)

过于为别人着想

为别人着想是一种美德,“换位思考”同样是受到赞誉的词汇,然而优柔寡断的人在换位思考时往往会将自己的地位放在很低的层面,过于为别人的事情操心。

所谓穷则独善其身,我们行为做事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发展不遭受阻碍,而不是牺牲自己发展的可能为别人做贡献。

优柔寡断之人往往容易将自己道德绑架,他们为别人想得太多而甘愿牺牲自己的发展,一次次放弃自己的计划只因为和别人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他们似乎将“为别人考虑”和“公平竞争”混为一谈。

想要改变优柔寡断的性格,我们首先要认清“为别人考虑”只是一个态度,而指导你行为的依旧是你自己的目标。

优柔寡断如何改变和克服(优柔寡断迟早成患)(4)

欠缺理想

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大家都听过,他作为一名优秀的文职人员本可安稳度日,却在理想的感召下进入军营,在战火中磨砺出属于自己的成功故事。班超能够投笔从戎除了勇气之外,更是因为他是一个有强大的理想作为精神支撑。

纵观大多数优柔寡断之人,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人之所以难成功,便是因为没有理想作为精神支撑。

优柔寡断之人对待事业如同“盲人摸象”,看到眼前的琐碎小事便认为是生活的全部考验,并将自己的全部精力耗费其中,他们欠缺一个让自己看清全局的理想,不明白自己除了眼前的琐碎之外,还有更广袤的未来值得探索。

优柔寡断如何改变和克服(优柔寡断迟早成患)(5)

现在绝大多数的集体都对优柔寡断之人报以强烈的恶意,将其视为集体发展的不稳定甚至是拖累因素,这种看法的来源便因为上述四个显著的缺点,若是优柔寡断之人不将缺点改正,注定会造成个人和集体的悲剧。

可从另一方面看,优柔寡断之人注定会存在,兴许我们可以从一个普遍的角度来定义优柔寡断。但在个人层面来说,优柔寡断始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兴许在其眼中,旁人毛手毛脚的行为更容易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