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分靠实力七分靠运气(不会做题照样拿分)(1)

第一步:审题

丢分陷阱1:信息错解

学生在参加高考时,常因精神高度焦虑或粗心大意等因素误解题意或歪曲题意。或是不能兼顾信息的多种可能性。

例题:

一个具有两对等位基因的卵原细胞(AaBb)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类型是。

A.2种B. 4种C. 2种或4种D. 1种

分析:

此题学生往往一看到基因型AaBb就马上套用2的n次方来计算而选答案A。错误原因就在于他把题意理解为:“一个生物体”,而忘记了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

丢分陷阱2:信息遗失

有时学生在理解与记忆题意之后,解题过程中却又常患丢三落四的毛病,造成前后条件不连贯,或是凭想当然的臆造题意增加了新的条件,从而引发解题错误。

例题:

在由5种基团叫-CH3、-OH、-CHO、-C6H5、-COOH两两组成的物质中,能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有

A.4种B.5种C.6种D.7种

分析:

题给的5种基团两两组合后能与NaOH反应的物质有:CH3-COOH、C6H5-OH、OHC—COOH、C6H5-COOH、HO-CHO、HO--COOH共6种,因此易错选项C.如果认真审题,把握题给限定条件即有机物,就很容易将HO-COOH(碳酸)排除,选出正确答案为B。

提分技巧1:

读题要仔细,重点、关键或难点要多读几遍;准确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并标出,对题目较长和较难理解的要边读边画简图,把文字转换为图形。从整体上把握问题,剔除干扰信息的影响,确定解题大方向。

提分技巧2:

提高审题技能,通过典型的练习训练,培养审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例如:多接触缺少信息、信息冗余、信息隐蔽的题目,分析区别形似质异的题目,注重试题的积累、变形、重组、分解和综合,逐步提高对题目中信息的敏感性。

数学三分靠实力七分靠运气(不会做题照样拿分)(2)

第二步:解题

丢分陷阱1:思维定势

学生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考虑、解析问题。思维定势可使知识快速类化;但也容易使学生墨守成规,养成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对似曾相识的问题以偏概全、盲目套用;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题:

数学三分靠实力七分靠运气(不会做题照样拿分)(3)

分析:

从考查的知识点来看,无非是游标卡尺的读数和摆长的含义,是十分简单的问题,但为什么只涉及简单运算的第二个空出错率更高一些呢?是因为平时复习时老师会反复强调操作时测量小球直径,计算摆长时要用摆线长加上小球的半径,这使得学生产生了思维定势,在考场上,当学生看到此题时,题中情境的变化,不足以克服这个定势,导致了本该减去半径结果却给加上了。

丢分陷阱2:思维负迁移

题目中的某些条件对解题起消极、抑制作用,导致解题方向错误。由于高考试题情境复杂,条件信息的迷惑性不断加强,很容易造成错解。

例题:

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

A、人工诱变育种 B、细胞工程育种C、单倍体育种 D、杂交育种

分析:

不少学生错选C,这是因为 “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显性品种,必须通过连续自交方法才能获得纯种”的旧知识对此题起了干扰作用,使学生的思维负迁移到单倍体育种年限短的优点上去。而忽视了本题F1自交即可在F2中筛选出aabb(隐隐)的个体的事实。

提分技巧1:

通过媒介引导知识的迁移,通过概括促进知识的迁移,通过比较和梳理使知识条理化、层次化。如生物科目通过比较各种细胞器在结构、功能上的区别与联系加速这些知识间的相互迁移。

提分技巧2:

利用概念与概念间,知识与知识间的包容性,构建“ 点-线-面-体”结构网络,对知识进行串联,如对蛋白质、DNA等大分子物质的形成过程可做如下

数学三分靠实力七分靠运气(不会做题照样拿分)(4)

第三步:答题

丢分陷阱1:用词不准确

不会使用恰当的专业术语准确地描述现象和对一些事实进行解释和分析。各学科的名称术语量多繁杂、抽象难记,且词形词义上易混淆的概念特别多,给学生在遣词达意时带来困难。

丢分陷阱2:语言“绝对化”

如把“大多”,“主要”等词替换成“都”,在生物学科中如把“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可以运动”表达成“都可以运动”,把“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中的“主要”丢失等。

提分技巧1:

一字不差地背诵课本原文。既然问题出在用词不准确,那回归课本,原句引用课本的内容就是解决问题最快捷和准确的方法。在遇到比较模棱两可的内容,如“大多”,“主要”时,要及时找到特例,帮助记忆。

提分技巧2:

训练答题技巧。对某些试题可套用答题框架。如生物曲线题可以采取建立几段论:在表达生长素的两重性时建立三段论:上升段、最高点、下降段,表达O2与离子吸收速率的关系时建立两段论:上升段、水平段。同时套用随…升高而升高(下降、不变);对文字题和实验题应采取先搭主框架,然后抓答题关键点,最后把几个关键点进行串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