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子江 杨汀)1945年,竹内美年子14岁,土田岩男17岁,两人见证了藤野先生生命最后的日子。

那年1月1日,藤野先生的长子藤野恒弥在广岛陆军医院去世,藤野先生和夫人去医院领回孩子的遗骨,在回家之前,他们先到了竹内美年子家里,那是她第一次见到藤野先生。

“藤野夫妇带着他们孩子的骨灰来到我家里,那之前他夫人一人常来我家。夫妇二人受到很大的打击,看上去非常憔悴。”

竹内美年子家之所以与藤野家关系密切,是因为藤野恒弥在藤井中学上学的时候,曾在她家寄宿了两三年。

长子去世8个多月后,藤野先生于同年8月11日也离开了人世。藤野先生次子的儿子藤野幸弥在最近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伯父去世对祖父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让他觉得“灯尽油枯”。

之后8个月的时间里,竹内美年子只见过藤野先生两次面,每次都是在他从诊所回家的火车上,其中第二次见面的印象最为深刻。

藤野先生给你印象最深的情节(友人们讲述藤野先生最后的日子)(1)

位于福井市足羽山的藤野严九郎纪念碑。(本文作者提供图片)

“那天正赶上下雨,我看见他披着蓑笠。那个年代披蓑笠的人已经不多,我印象里过去的武士才穿戴蓑笠,所以先生给我的印象非常独特。”

藤野先生与鲁迅相遇时,他只有30岁。1915年,他41岁的时候,仙台医专升格为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校方在学历上面一刀切,凡是没有留洋经历的教师一律不获续聘。藤野先生被判定为不具备大学教授的资格,只有自动辞职。无奈中,他只能回到故乡芦原,成了一名乡村医生。诊所先设立在芦原下番村,1933年,又搬到中番村,于是与土田岩男家成了邻居,当时这个男孩只有5岁。

“他出诊时路过我家,几乎每天都过来坐一坐,喝一杯茶后再去诊所。先生非常喜欢我,看见我在院子里玩就会跟我打招呼,‘岩男,岩男’地叫我的名字。他夫人一个月也要来我家一两次,跟我们全家都有交往。”

至于为什么受到藤野先生的喜欢,土田岩男说:“我家附近住着几户先生的亲戚,因为我家制作酱油和大酱,先生夫人对此感兴趣,时常来拿走一些。那时农村大多家庭卫生条件不好,先生喜欢干净,我家因为生产食品的关系,相对清洁一些,所以先生和我家的交往甚至超过了他和亲戚家的往来。”

令土田岩男终生难忘的,是亲眼看到藤野先生死在了自己家里。

“那是1945年8月10日,他像往常一样出诊后准备回位于三国町的住处,忽然感觉到身体不适,走到一处叫小锅桥的地方,身体不支。有位老奶奶让他到她家住下,严九郎先生坚持要到我家。人们把他背到我家后,我们准备收拾榻榻米的房间给他住,他拒绝了。我们就在卧室兼厨房铺上褥子,我想为他搭上蚊帐,先生也说不需要。”

“第二天大概在11点左右,先生安详地离去了。当时邻居家来了几个大人,我当时在大阪上大学,因为营养不足,需要回家调剂就正好赶上先生去世。于是我和3位大人一起,送先生最后一程。”

土田岩男说,当时几乎所有家庭的年轻人都当兵打仗去了,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葬礼举办得非常简单。

4天之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竹内美年子和土田岩男都透露,从来没有从藤野先生嘴里,听到过他与鲁迅交往的事情。后来听说这些故事后,在敬佩鲁迅的同时,也感觉藤野先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

竹内美年子说:“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思念非常了不起,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都敬重的人,藤野先生肯定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

后来,竹内美年子的父亲把藤野先生赠给鲁迅的“惜别”二字刻在了石碑上,并亲手撰写了背面的碑文。

来源:参考消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