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继续讲述黄岛村庄系列――濠南头村。
隶属濠南头村的武夷山路市场,是青岛西海岸有名的早市,蔬菜、水果以及各种食品非常新鲜、丰富。尤其是海鲜摊位,汇聚了各种价高、质优的多种海产品,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濠南头村,位于唐岛湾北岸,东邻丁家河村,西邻马濠运河,北与濠洼村接壤,依山面海。地势东高西低,占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2006年,全村有448户、1135口人,居民有张、薛、纪、生、孙等姓,皆为汉族。
据《薛氏房谱》载,明嘉靖年间,薛姓四甲人薛广智、薛广熙从薛家岛迁到这里定居,后又有薛姓五甲人薛显富、薛显成等相继从薛家岛迁来,逐渐繁衍成村。因本村地处马濠运河东岸南端,故名濠南头。
据老人传说,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生姓一家从灵山卫西街迁来,住在村西。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纪姓一家从胶南插旗崖村迁来,住在村南头。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张姓一家从现胶南山张家村迁来,住在村东高坡处。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薛姓一家人从薛家岛南庄村迁来,与先来的薛姓同祖同宗。1936年,石姓一家从青岛迁来。1985年以后,其他诸姓纷纷由外地迁来。
(濠南头村南的唐岛湾属优良港湾)
早年,先民们住的是土夯墙、木棂窗、木板门的草披屋,夏不避雨,冬不御寒。后来住的是以半土半石为墙,以海草披顶的“海带叶子屋”。冬季取暖靠火炕和火盆(将木柴放进火盆中燃烧)。这种房屋延续了400余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逐渐被拆除。1976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按照统一规划标准,建起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
村民自古以农业、渔业为生。村里土地多为丘陵薄地和盐碱滩涂地,可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地瓜、花生、小麦、玉米、谷子等。农闲时,人们便到唐岛湾随潮“下小海”,捕捞鱼虾和贝类等海产品。解放前,生产水平较落后,粮食产量很低。再加上各种苛捐杂税,村民们常年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困苦生活。若遇上灾荒,则往往挨饿受冻,流离失所。
青岛市立濠南头小学校,位于村南部,是国民党青岛市政府于1932年建立的一所公办学校。有教室4间,办公室1间,西厢房2间,体育场1处。有教职工3人,学生40余人。设教学班2个,教授国语、算术、常识、修身、音乐、体育等课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停办。1948年冬,国民党军进占薛家岛时,学校被拆除。1940年左右,村民集资开办了私塾学堂,只有十几名学生,1945年解放初期停办。
1945年8月,本地解放。1947年,实行了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解放战争时期,村民踊跃参军参战,出夫支前。先后出动担架夫、小车夫12批,转战鲁南、苏北等地,为解放战争作出了贡献。薛风海,1946年参加解放军,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济南战役以及抗美援朝,在部队任过营长等职,荣立过战功。
1949年6月,国民党军败退台湾时,从村里抓去十几名青壮年当壮丁。后只有3人回来过,其他的则杳无音信。
(如今村南的唐岛湾风景更加美丽)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积极整地改土,广施肥料,改良品种,大力发展生产。引进了“扁穗”、“四三八”、“泰山一号”、“泰山二号”等小麦新品种,“大粒红”、“金皇后”等玉米新品种,“一窝猴”地瓜新品种,以及“大白沙”、“小白沙”等花生新品种,农业生产得以快速发展。至1956年,粮食亩产量提高到300余斤,村民们解决了温饱问题。
张付连,1916年生,自小在家务农,青年丧妻,自己将两个儿子抚养大,双双应征入伍。他1962年在安子码头“推脚”(小推车运输),1963年到薛家岛公社机关干炊事员,爱岗敬业,勤奋工作,曾多次被评为薛家岛公社先进工作者。1985年病故。
唐岛湾,位于村南,村域内海岸线西至官厅村,东至红卫村,长500余米,滩涂面积1000余亩。湾内滩缓浪平,水域宽阔,海产资源丰富。生长着黄鱼、鳝鱼、鳗鱼、梭鱼、大头鱼等鱼类,及蚶子、蛤蜊、海蛎子等贝类。其中,最为著称的是泥蚶。当地海珍品“南蚶、北蛤、东蛏”之中的“南蚶”,即唐岛湾出产的蚶子。20世纪60年代,渔业实行“养、捕”并举,村里开始在唐岛湾养殖泥蚶。至1983年,产量曾高达8万余斤。
20世纪70年代初,村里办起了磨坊、油坊、橡胶厂等集体企业。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濠南头村发展迅速。1984年,一跃成为青岛海西第一个电视村。1985年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因地处开发区中心地带,全村居民于1987年转为非农业户口,成为开发区第一批“农转非”村。1988年,成为开发区第一批电话村。1989年实行“村改居”,更名为武夷山路社区居民委员会。199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0万元,有村办企业2家。
(昔日村南的濠南滩已变成高楼林立)
1993年开发区和原黄岛区“两区合一”以来,村里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大项目的辐射作用,通过内引外联等方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先后建起了双星鞋厂、金华印刷厂、建筑工程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等22家企业,集体经济飞速发展。
1998年,村里开始进行旧村改造。在村南建起了别墅小区,在村南部及中部建起了一批造型新颖别致的多层住宅楼。到2002年,全村旧村改造完毕,建起排列整齐、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住宅楼40栋,全村居民均搬进了新居。村里还拥有3万余平方米的商业网点,增加了集体收入。
从1998年起,村集体出资为符合条件的居民办理了农工商养老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承担安装和收看有线电视的费用,报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还发放部分节日补贴。从2001年开始,村集体为每户居民报销60平方米的暖气费,为居民安装了天然气管道。
村南的长江路(“泰-薛”公路黄岛区段),是一条东西向的主干道。公路上、马濠运河南端入海处有一座大桥,为国民党青岛市政府于1932年建造。大桥为3孔石板桥,长10米,宽7.5米。昔日,行人多到此歇脚。当时,政府在桥东侧立有一区域界碑。界碑高1.5米,宽约0.5米,用白色大理石制作,正面上书“青岛市界”四个大字。桥东(即马濠以东)属青岛市,桥西属胶州。建国后,公路重修时,界碑被用于修建涵洞。1981年,大桥被改建为3孔石墩石板桥,长10米,宽12米。1997年,马濠运河改造及唐岛湾回填建设时,大桥成为暗涵。
(村南的海岸已成为青岛新的地标)
村东的武夷山路,南北走向,是本区的主要商业街之一。1992年,村里投资3500余万元,在路西侧建起了武夷山路农贸市场,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规模为本区之最。市场内设有水产品、肉类、瓜果、蔬菜、服装、家具、办公用品等多个交易大厅,还建有美食一条街、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是村里的支柱产业,年成交额达亿元。
村西马濠运河西岸的井冈山路,原不足8米宽。1998年,区政府投资900余万元,将其拓宽至30米,铺设了6米宽的人行道,增设了盲道,安装了双臂路灯。该路与马濠运河、马濠公园相互辉映,成为本区主要的城市观光大道。
1997年,区政府投资整修村西的马濠运河。改造后的运河全长2073米,分三部分。南段黄浦江路至长江路(原濠南头段)为暗涵,北段香江路至嘉陵江路(原濠北头、濠洼段)为管涵。中段香江路至黄浦江路(濠南头村至濠洼村段)为明渠,长450米,上口宽27米。明渠两壁为石砌,东壁还砌有石阶平台,渠内常年保持着约1米深的清水。在明渠中段,建造了一座明清风格的石拱桥。在明渠东侧,建造了马濠公园,占地面积2.23公顷,总投资315万元。
公园内设三个景区。北部为碑亭区,建有一木质结构纪念亭,亭内竖立着遗存下来的马濠运河记事碑。碑阳镌刻了《新开胶州马濠记》,为明朝时进士出身、曾任河南道监察御史等职的即墨人蓝田所撰;碑阴为乡老题名。现字迹隐约可辨。中部为花廊区,建有百米长廊,种植了奇花异木和大面积的草坪,四季常绿。南部为综合游乐区,建有部分游乐设施,供人们健身、休闲、娱乐。
2001年,唐岛湾综合治理工程拉开了帷幕。南、北两岸工程预算总投资2亿元,采取增高护岸、岸外清淤、岸内回填的方式。北岸自江山路至青岛理工大学东路区域,规划为垂钓区、儿童广场、水广场、黄海广场、运动广场、游艇码头六个区,与滨海大道相结合,将成为十里碧波拍岸、广场绿地相连的海滨新景区。
现村东侧,为区行政中心。村东南原1000余亩的濠南滩上,有鲁海丰、海都等星级宾馆及千禧龙花园等住宅小区,高楼林立,商铺云集。村南新建的滨海大道,为青岛西海岸一条靓丽的观光风景线。
如今,村里建有宽敞整洁的东西大街六条、南北大街四条,成为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安全舒适的市级文明示范化城市社区。本村连续多年荣获“青岛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4亿元,人均纯收入10035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