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轻尘说历史,我是轻尘。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三千越甲可吞吴”,于是很多人就认为越王勾践只用了三千兵力就灭掉了吴国,而事实并不是这样,虽然当时吴国已经不复当年的强盛,但是越国想要用三千兵力灭掉吴国还是不可能的。

这句话来源于蒲松龄所作的一副用来勉励自己的对联,原文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上一句(三千越甲可吞吴)(1)

蒲松龄

那越国灭吴国真实情况是什么呢?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他的儿子继位成为新的越王,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越王勾践。此时正值吴越争霸时期,吴王阖闾认为越国新王即位,立足未稳,正是出兵伐越的好机会,于是不听伍子胥此时出兵有损大国威严的劝谏,开始进攻越国。

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上一句(三千越甲可吞吴)(2)

吴王阖闾

虽然吴王阖闾久经沙场,绝非年轻气盛的勾践可比,曾一度让越军损失巨大,但他小看的勾践的狠辣,勾践用毒计大破吴军,吴王阖闾也被砍掉脚趾不治身亡。

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上一句(三千越甲可吞吴)(3)

越王勾践

阖闾死后,他的儿子吴王夫差继位,誓要报杀父之仇,日夜操练兵马。三年后,勾践听说夫差正奋发图强准备复仇,心想与其等吴国来攻打,不如先下手为强先去进攻吴国,于是亲自带领全军攻打吴国,结果夫差率领全国精锐迎战,在夫椒大败越军,勾践只能带仅剩的5000兵马,退守都城会稽。

吴王夫差率大军包围会稽,勾践后悔不已,问手下大夫范蠡当如何是好,范蠡回答说,事到如今,要想保住越国基业,只有对吴王谦卑有礼,送大量财宝金银给吴国,如果还不行,就放下身段亲自侍奉夫差。勾践没办法,只能听从范蠡的建议,去吴国当奴隶,侍奉吴王夫差。

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上一句(三千越甲可吞吴)(4)

吴王夫差

吴王夫差大败越国由此名满天下,但他只占了越国90%的土地,并且没有听从大将伍子胥的建议杀掉勾践以绝后患,只是让勾践来到吴国给阖闾赎罪守墓,当作奴隶侍奉自己。但就像伍子胥进谏时说的那样,勾践乃贤明之君,他忍受常人所不能忍之屈辱,一直等待复国报仇的机会。

他让大夫文种留在越国打理朝政,带范蠡入吴一起为奴,把越国所有的传世珍宝都进献给吴国,还挑选了著名的西施、郑旦等八位美女进献给夫差,平时干脏活累活从不喊苦,对吴王恭敬有加,夫差生病,不惜以尝粪来向夫差以表忠心,“尝粪问疾”让夫差大为感动,认为勾践早已不再与自己为敌,就放他回越国。

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上一句(三千越甲可吞吴)(5)

“沉鱼”西施

勾践回到越国后,睡柴房,吃粗粮,每天吃饭睡觉之前都尝一尝苦胆,用“卧薪尝胆”以提醒自己不忘所受屈辱。让妻子养蚕织布,跟黎民百姓生活在一起。富国强兵,恢复生产,鼓励生育,由国家保障国民生活,使越国休养生息二十年后重新强盛了起来。

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上一句(三千越甲可吞吴)(6)

卧薪尝胆

公元前473年,勾践通过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带领越军趁夫差北上会盟之时进攻吴国,杀掉吴国太子,又迎战赶回的夫差大军,大败吴军,自此吴国一蹶不振,勾践趁此时机,又向吴国发动多次进攻,最终一举灭掉吴国。多年的隐忍终于让勾践重新成为春秋霸主!

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上一句(三千越甲可吞吴)(7)

越国灭吴

至于越国灭吴国到底用了多少兵力,轻尘认为,“三千越甲可吞吴”中的“三千”其实是个虚指,就像古代没有水陆空三军一说,却爱说“犒赏三军”的“三”一样,其次“三千”也用来对应了蒲松龄对联中前一联的“百二”。根据当时越国的国力和大国间的战争来分析,越国最后的灭吴之战应该把能用的兵力全都用上了,大约在十万到十五万左右。

好啦,我是轻尘,今天的话题就到这里,如果你也喜欢历史,可以在下方留言,跟轻尘一起讨论历史趣事。咱们下期见,拜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