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阵子因为游戏《哈利波特:魔法觉醒》的关系,又再度刮起魔法热潮,而哈利波特的第一集也即将重返大银幕。在这个暴政扼杀想像力与生命力的后瘟疫时代,这部电影或许可以让你重新激起对魔法的信仰,而魔法的信仰正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事物

哈利波特为什么可以获得魔法石(时隔20年再看哈利波特)(1)

它们既古老,却也是关于生活另一种可能的想像,同时也是关于未来的。

「……但我只是哈利波特啊。」

哈利波特为什么可以获得魔法石(时隔20年再看哈利波特)(2)

这部片在我心中当然是以《小鬼当家》系列闻名的克里斯‧哥伦布除了《变人》外最好的作品,并不只是因为JK罗琳的小说本身就很精采,还是因为他是一个很有耐心的导演。他没有像某些号称致敬电玩或原著的作品,一口气吐出一堆角色,而是充满耐心地告诉我们:魔法世界如何从现实世界的背后透出,并凌驾于现实世界之上。

时隔20年再看《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我才注意到这些细节。

开场穿着突兀,留着梅林胡子的邓不利多从树林走到社区,这场戏是如此的长,但当他拿出熄灯器时惊人的事情发生了。灯火被他一个个吸到里面,社区逐渐转暗,而暗影中一只猫变成人形,再过不久摩托车伴随巨大白光从空中降落至地上。

哈利波特为什么可以获得魔法石(时隔20年再看哈利波特)(3)

魔法需要时间施咒,将一个字一个字结合手势施展出来,电影的魔法亦然。我们看了这场戏就知道这部电影会很有趣,因为在我们已知的世界之外,还有另一个世界可以凌驾我们的已知世界,而很期待他们会是以什么的方式凌驾。

至于已知世界,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现实世界的代表呢?是哈利的阿姨与姨丈,以及他的胖表哥达力,贪婪平庸且拒绝任何神秘,拒绝对另一个世界的想像,当然从后续我们会知道,这种拒绝对阿姨而言还有嫉妒成分。

哈利波特为什么可以获得魔法石(时隔20年再看哈利波特)(4)

对古老神秘的崇拜容易使人成为史莱哲林的信徒,相信人有等次,比如麻瓜与巫师的差异正是如此明显,而巫师之间同样也有资质与名声差异。

这也是为什么电影那场分类帽的戏。无论在小说或电影都如此重要,因为从电影前面给我们展现哈利的各种待遇,无论是从来没有礼物,或者是被当怪咖,还是被迫睡在楼梯间,负责杂务还有做早餐,甚至好不容易收到的信,被姨丈撕掉拼命地制止他去霍格华兹……种种迹象却没有让他成为史莱哲林,或食死人这些对麻瓜有敌意的反派人物。

哈利波特为什么可以获得魔法石(时隔20年再看哈利波特)(5)

从第一集电影就告诉我们,哈利有许多理由成为伏地魔,然而因为有些事情,有些人,让他得以跟伏地魔走上不同的路,让他对着分类帽不断说着:

「拜托不要是史莱哲林。」

有别于后来的系列作品,《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具有相当特殊的地位,那就是作为系列的首部曲,它必须介绍角色并将观众拉入这个神秘的魔法世界之中。观众就跟当年还很稚嫩,还没拍各种奇葩片的丹尼尔‧雷德克里夫经历从一无所知到被深深吸引。

哈利波特为什么可以获得魔法石(时隔20年再看哈利波特)(6)

你也会看到许多当年还很稚嫩的演员,比如艾玛‧华森在当时就已经呈现出自己那种烦人又可爱的知性了,当然还有一些现在已经跟我们不在同一世界的演员,比如饰演不苟言笑的石内卜的艾伦‧瑞克曼,以及许多现在还活跃或已经消失影坛的大小演员,所以看起来特别有乐趣。

作为一个透过《哈利波特:神祕的魔法石》认识电影和小说的观众与读者,哈利波特给我当年的震撼很巨大,我从没想过原来我们世界的另一边可以有一个这么具体的世界,哪怕它是一个虚构的奇幻魔法世界,却被建构的如此具体。

他们有自己的移动方式、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商店、自己的运动、自己的饮食、自己的武器、自己的音乐(哈利波特的主题旋律几乎成了魔法的代名词),而这不只是一个纯粹美好的世界,如同我们的世界有许多丑恶。

哈利波特为什么可以获得魔法石(时隔20年再看哈利波特)(7)

电影中光是古灵阁妖精那种干巴巴的大头造型就让人感到畏惧,从很多地方你都很难想像这是一部儿童电影,就更别说片中出现的禁书区里打开会有人脸嘶吼的书,以及人头后面还可以藏一张扭曲人脸,而这张扭曲人脸靠吸食独角兽血存活这种事。

或许也是因为这部片从来就不是只打算做给儿童观看,而是给所有童心未泯或者失去童心的人看的电影,所以从一开始它就不打算藐视观众的智商,就像好电影从来不会藐视观众的智商,而是会先相信自己在说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去交代给观众各种细节

哈利波特为什么可以获得魔法石(时隔20年再看哈利波特)(8)

当这部电影推出至今二十年,我们会发现其实能像本片一样这么专注细节的奇幻电影,乃至于其他类型的电影,真的没那么多。许多电影都急着给出各种转折,甚至第一集还没处理好就赶着要拍续集,但是当你看《哈利波特:神祕的魔法石》人物总藉由各种廊道通往各种空间,并在各种空间里度过他们的日常,并藉由各种课程,让观众相信这之中真的有生活可言,并非只是一种舞台,霍格华兹真的是这些学生的另一个家。

这又不只是一个没有生命的家,而是一个活生生不断变化的内部空间。

哈利波特为什么可以获得魔法石(时隔20年再看哈利波特)(9)

本集还没登场的「消失的密室」就先不用说,如同本片里首次登场,那由下往上看随意分离接合空间的楼梯,以及葛来芬多宿舍里挂着的,上面写着「我唯一的愿望」代表第六感的《淑女与独角兽》。你不小心乱走就会走到奇怪空间或是密道,都让这栋建筑在不断被观众看进眼底的同时,同时加深其神秘感。

这种神秘感召唤的是霍格华兹古老的历史,如同那些不时冒出飞来飞去,穿着古装的古老鬼魂们,不断刺激观众的想像。这是好电影的美好特质,不只是给观众看他们想看的,还能激发他们的想像力以及他们想像的欲望

哈利波特为什么可以获得魔法石(时隔20年再看哈利波特)(10)

当年的画质让本片现在看来更有一种古老世界的亲切感,更适合一个需要魔法的年代。,无论是平庸的社区还是那灯火阑珊看来朦胧的霍格华兹,也让这一切看起来更像一场迷人的,带有古老气味的梦境。

当本片加上当代4DX技术的时候,一切竟又翻搅出全新的口感。光是胖表哥达利下楼梯,我们就会像哈利一样感受到各种震动;蛇爬行过哈利身边时,我们也会感受到座椅有灵性的左摇右晃;在奥利凡德魔杖店里买魔杖,三把魔杖都设计了各自的体验,有的伴随一柜子被震开一同震动着,有的伴随剧烈水柱喷洒水气在观众脸上,有的则由下往上喷气,让观众感受到一股疗愈的清新。当然这一把让人觉得清新,还有圣光降临的,就是哈利后来使用的魔杖,也就是与伏地魔共享同一只凤凰尾羽的另一把魔杖。

哈利波特为什么可以获得魔法石(时隔20年再看哈利波特)(11)

当然感受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当然是本片所有的魁地奇桥段,这是我第一次产生「这座椅居然没有安全带」的念头,因为随着哈利在空中上下旋转,飞来飞去,我们也跟着一起被旋转着,以左摇又摆,上下摇晃的方式,体验扫帚那种像生物一般的动能。除此之外各种更加细节的体验则族繁不及备载,只能说4DX与本片剧情结构本来就带有的沉浸式体验,简直就是天作之合。

本片虽然充斥魔法,却同样要让人活在当下,走向未来,特别是经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还有猝不及防的各种事件,不免让我们缅怀起过往那至少可预料一点的生活。

哈利波特为什么可以获得魔法石(时隔20年再看哈利波特)(12)

但片中那反映出欲望的意若思镜却在二十年后,提醒我们这种缅怀的危险性。这个「会让人看到死」的装置在全片当然特别有意义,毕竟它可是正对着坐在电影里欣赏幻影构成的虚构世界的观众,告诫我们「不要沉迷过往幻象」。换言之,提醒了我们另一个世界在迷人的危险之处。

每次观影可以说都是意若思镜的体验,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不能去欣赏这些幻象、幻影。毕竟,如果认为迷惑人心的幻象与幻影仅存在电影院,那就太蠢了,说到底他们是从我们内心映像出来,照在世间各种他者身上的图像,与之重叠而获得生命。

既然幻象与幻影总是避无可避地不断涌现,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去凝视,去思考这些幻象、幻影在我们心中的位置究竟是如何。比如在本片剧情高潮,哈利也因为意若思镜的父母图像,坚定自己必须打倒伏地魔的使命,而没有受其诱惑。

哈利波特为什么可以获得魔法石(时隔20年再看哈利波特)(13)

意若思镜的桥段也与本集作为核心魔法石一起告诉观众,终究我们必须接受「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的事实。过往或许美好,但沉迷其中却必然会误入歧途,比如阴魂不散的伏地魔最终被击败后,正是以一种图像幽灵的形式穿过战胜他的哈利,让观众为被穿过的哈利捏了把冷汗。

然而很幸运的是,因为有他的好友和恩师,他终究如当年一样幸存了下来。

哈利波特为什么可以获得魔法石(时隔20年再看哈利波特)(14)

换言之,真正能让我们活出另一个自己,进入另一个世界并幸存下来的,仍然是那些与人相关,人心里最美好的事物,比如爱、勇气、友情、希望之类的东西,这也是哈利辗转在霍格华兹取得最珍贵的东西。听起来很老套对吧?但藉由本片那细腻的做工,我们至少可以知道这是真诚的劝戒。

哈利波特为什么可以获得魔法石(时隔20年再看哈利波特)(15)

尽管《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已经过了二十年,但放在今日仍然相当可观。因为这部在电影里展示魔法的电影,提醒了我们什么是电影里的魔法。电影的魔法总是那些出自人心且在物质界获得细节的幻象与幻影,而好电影往往是那些有耐心塑造图像重量的作品,让人骑着扫帚在天上飞很了不起,但更了不起的是像本片一样,在此前拍出扫帚原本就只是扫帚的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