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有效学习途径(学习动力还分良性)(1)

【每日一练】

1.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是根据( )进行分类。

A.内容

B.意识水平

C.结果

D.主体

2.加涅认为,人类的学习是复杂多样的,他根据学习活动的复杂程度,把学习分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八个层次。其中,( )是学习的最高层次。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规则或原理学习

D.问题解决学习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类的学习是以获得间接经验为主

B.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上的区别

C.人类所有的学习都是高级的学习

D.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

4.当一个小动作较多的学生表现出较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撤销对他的批评,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5.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想,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下列关于发现学习的优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广泛应用于各种学科

B.促进智力发展

C.有助于保持记忆

D.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下列选项中,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7.加涅认为,人类的学习是复杂多样的,是有层次性的,总是由简单的低级学习向复杂的高级学习发展,构成了一个依次递进的层次与水平。而简单的低级学习是复杂高级学习的基础。按照他的这种观点,学生将“榕树”“芒果树”“荔枝树”等概括为“植物”的学习属于( )。

A.连锁学习

B.言语联结学习

C.概念学习

D.解决问题学习

8.先行组织者的主要功能是在学生能够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新内容之前,和自己旧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为原知识提供认知框架或固着点。( 判断题)

9.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理解。(判断题 )

10.规范学习是学生社会学习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根本途径。(判断题)

教师的有效学习途径(学习动力还分良性)(2)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中公讲师解析:阿瑟·雷伯根据意识的参与水平将学习分为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

2.【答案】D。

中公讲师解析:从学习水平来说,加涅根据学习活动的复杂程度,把学习分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八个层次:

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的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亦称高级规则的学习)。

3.【答案】C。

中公讲师解析:人类的学习并不是所有的都是高级学习,像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等都属于低层次的学习。

4.【答案】B。

中公讲师解析:斯金纳将强化分为两种,一种叫做正强化一种叫做负强化。

负强化是指撤销了一个厌恶刺激以后,行为发生的频率增加。

材料中因为学生表现好,教师撤销了对他的批评,就是撤销了一个厌恶的刺激为了让学生表现好的行为继续发生所以属于负强化,选B项。

5.【答案】A。

中公讲师解析: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通过独立工作,自己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掌握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以下四点作用:

(1)高智力的潜力;

(2)使外部奖赏向内部动机转移;

(3)学会将来作出发现的最优方法和策略;

(4)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检索。

6.【答案】B。

中公讲师解析:内部的学习动机更稳定也更重要,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外部学习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

因此A选项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都属于内部动机,是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选项中教师的期待属于外部动机。

7.【答案】C。

中公讲师解析:概念学习是掌握同一类事物的关键特征,能把同类事物关键特征概括出来。

8.【答案】×。

中公讲师解析:所谓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任务关联起来。

也就是,通过呈现“组织者”,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因此,并不仅仅是为旧知识提供框架。

9.【答案】×。

中公讲师解析:布鲁纳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这属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10.【答案】×。

中公讲师解析:观察学习是学生社会学习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根本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