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要修洛阳宫,被他怼到无语,魏徵自叹不如,还留下一个成语!今有“洪荒之力”,古有“回天之力”,回天回的是什么“天”?
1/引语:洪荒之力与回天之力
网上有个非常流行的词语,叫“洪荒之力”。洪荒之力是个“新生词”,最早为大家所熟悉与此同接受,是源自于一个游泳运动员的采访播报——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预赛结束后,曾经获得过多次世界冠军的国家女子游泳队运动员傅园慧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使用了一句:“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因为傅园慧丰富多彩的表情与夸张的语气,让观众们一下子记住了“洪荒之力”一词。
傅园慧所说的“洪荒之力”,其用意是表明自己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完全没有保留。 最终,使出“洪荒之力”的傅园慧在正式比赛中打破全国纪录并列第三夺得女子100米仰泳季军,成为中国女子仰泳第一个登上奥运领奖台的选手。
其实,最早使用“洪荒之力”的,并非游泳健将傅园慧,而是网络写手Fresh果果。“洪荒之力”是Fresh果果在其小说《花千骨》中虚构的一种力量——贪婪之人都渴望得到的一种神力,谁拥有了“洪荒之力”,谁就可以称霸天下。《花千骨》出版之初,“洪荒之力”并没有被读者所普遍“重视”,直到《花千骨》被改编拍摄成影视剧后,受众才明显增多。直到傅园慧的那一句“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最终让“洪荒之力”迅速红遍网络。
《千字文》的开篇就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洪荒”本指混沌、蒙昧的状态,借指远古时代。传说天地初开之时,曾经有过一次大洪水,几乎毁灭了整个世界。因此,洪荒之力可以理解为是天地初开之时这种足以毁灭世界的力量。傅园慧在奥运会上使用的“洪荒之力”,传达出的意义更加简单明了,这才使得这一网络词语真正深入人心,也使得“洪荒之力”得以从虚拟的网络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与“洪荒之力”相类的古代成语中,还有个。在书面用语中, “回天之力” 用以形容能挽回严重局势的力量。”洪荒之力“只是表达了力度很大,而”回天之力“,不仅表达了力度之大,而且还表明了结果——危局或困境因此而被挽回,行动与结果一同呈现。
那么,成词语”回天之力“中的“回天”之“天”,原意到底是什么天呢?关于“回天”一语,明代学者张岱有过非常简明的诠释:“天者,君象;回者,言挽回君心也(《夜航船》)。”很明显,这里的天,指的是君王。
那么,君王何以称“天”呢?这还得从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演变说起。
2/君王的几种叫法
君王之所以称”天“,是因古代的君王别称中,有一个就是”天子“。“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说的是,古代帝王以天为父亲,以大地为母亲,所以是上天的儿子。
帝王们为了彰显自己的绝对权威,自谓都是金口玉言,说出的话或做出的决定,是不可更改的,所以,能让帝王改变自己的主意的谏言,被称力可回天。因而,回天之力亦可比喻因正确的言论或得力的举措而扭转困局之力。
那么,在古代帝王的称呼中,谁最先使用天子这一称谓的呢?其实,最先使用天子尊号的,并非现实人物,而是远古传说中的神话人物——神农氏炎帝。
据张岱《夜航船》“人物部”载,帝王的称谓曰“天皇始称皇,伏羲始称帝,神农母安登(亦称女登)感天而生,始称天子”。唐代史学家司马贞在《史记·补三皇本纪》中称:“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为少典妃,感神龙首而生炎帝。”由此可知,中国古代最早称天子的人,是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神农氏炎帝。
夏、商、周的君主始称王。战国诸侯大多僭越称王,尊周之君主为“天王”(后世亦称其为周天子)。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遂自称“皇帝(秦始皇)”。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3/“回天之力”背后的谏臣
而与成语“回天之力”相关的,还有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朝中一位现魏徵齐名的另一位谏臣张玄素之间的角力故事。张玄素是何许人也?
张玄素本名朴,字玄素,蒲州虞乡(今山西省永济市虞乡镇)人。初仕于隋朝,为景城县(今河北沧州市西景城)户曹(掌管民户、祠祀、农桑等的县令属官)。景城被窦建德攻陷后,张玄素被俘。窦建德久闻其才名,封他为治书侍御史。但张玄素以隋臣自居,却封不受,后张玄素听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才接受窦建德委任,为黄门侍郎。
唐灭窦建德,张玄素归唐,被授为景城都督录事参军。唐太宗李世民亦久闻张玄素的名号,即位后提升他为侍御史,不久又迁给事中。
张玄素给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一个建议,就是让他要大胆放权给属下臣子,这样才不致重蹈隋朝的覆辙。张玄素认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君主事必亲躬。君主亲理政务的弊端是,日断十事,有五条错误即不好办。一日之中,君主不止断十件事,往往日理万机,这样日积月累错误就积存多了,而错误多了国家就要灭亡的。所以张玄素建议唐太宗要广用贤良,使各官吏奉职守法,并能安抚百姓,小心谨慎,就会成为一个尧舜也无法相比的君主。
张玄素广招贤才的举张,很快就被唐太宗李世采纳了。张玄素作为谏臣的另一个出色表现,就是谏止太宗诏修洛阳宫,连与他同为谏臣的魏徵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贞观四年(630年),春风得意的唐太宗下诏修建洛阳宫。张玄素认为朝局刚刚稳定,天下百姓还没从战乱中恢复元气,就开始大兴土木,是为劳民伤财之举,于是上书谏阻。张玄素非常大胆地将唐太宗修建洛阳宫与秦始皇修建阿房宫、隋炀帝修乾阳宫相提并论,他要让太宗从“阿房成,秦人散;章华就,楚众离;及乾阳毕功,隋人解体”的历史败局中吸取教训。
张玄素的进谏直接而难听,令太宗非常尴尬,但是,唐太宗并未就此退让,而是追问张玄素:“你的意思是我还不如隋炀帝?那我比夏桀、商纣又当如何?”张玄素说:“如果陛下坚持重修洛阳宫,那就和他们一样是乱世之君。”唐太宗听了,觉得张玄素的话很有道理,连忙自我批评道:“怪我考虑不周,才草率从事的,我改。”
贞观四年,上谓玄素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资治通鉴》)
事后,李世民还专门给当朝宰相房玄龄讨论过这件事。李世民对房玄龄说:“我修建洛阳宫的初衷,是为了让洛阳进贡方便,想要方便百姓,所以派人修缮。现在玄素说得很有道理,应马上停止这种差使。以后有一天因事到洛阳,即使露宿也没关系。”唐太宗知错即改,不仅下诏停止修洛阳宫,并且还赏赐给张玄素二百匹彩帛,以示褒奖。
(太宗)顾谓房玄龄曰:“朕以洛阳土中,朝贡道均,意欲便民,故使营之。今玄素所言诚有理,宜即为之罢役。后日或以事至洛阳,虽露居亦无伤也。”仍赐玄素彩二百匹。(《资治通鉴》)
张玄素成功谏阻了唐太宗修建洛阳宫之念,就连魏徵也非常佩服,赞叹道:“张公论事,遂有回天之力,可谓仁人之言,其利博哉!”
4/张玄素的新职业与滑铁卢
李世民对他这位敢言直谏的臣子,也给予了良好评价:“然以卑干尊,古来不易,非其忠直,安能若此?”正是因为了解了张玄素的人品作为,所以深得太过宠信,其后不断升迁。太子李承乾因为不专注学业、游手好闲,成为李世民的心病,因而,他就派张玄素去教化太太。
张玄素先是被任命为东宫(太子住东宫)少詹事兼右庶子,专一辅佐太子李承乾。可是,张玄素的这个太子之师却不好当,李承乾虽然身有足疾,不良于行,但却就是改不掉游学好闲之劣迹,不爱学习。耿直的张玄素就多次上书谏劝,但是太子一直都不听劝,照样我行我素。
唐太宗因张玄素对太子多次进谏,又加封他为银青光禄大夫,兼太子左庶子。张玄素升职后,责任心就更强大了,一直盯着太子不放。 就这样,两个人一直暗中较劲,一个玩不够,一个说不停,结果,两人的关系越闹越僵。
张玄素的一再进谏引,最终引起了太子的强烈不满,并暗生杀心。后来,李承乾果真派人去暗杀他这位”唠叨不休“的师傅。好在张玄素有神灵护佑,大难不死,逃过一劫。 但是,他最终也没能跳过太子的这个”坑“。
因为太子李承乾隆不知改悔,恶行日盛,终于自食其果。贞观十六年(642年),李承乾暗杀有夺嫡之念的魏王李泰失败后,又联合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陈国公侯君集,欲图谋不轨。事情败露后,爱子心切的唐太宗不忍对太子李承乾痛下杀手,而是将其废为庶民,流放于黔州。
太子被废后,张玄素因是太子的属官,因教导不力而被问责,被免去一切职务。坐了两年冷板凳后,张玄素才又被起用为潮州刺史,后又转迁邓州刺史。唐高宗永徽年间,他以年老致仕,龙朔三年(663年),加授银青光禄大夫。麟德元年(664年),病逝于家中。
5/结语: “回天乏术” 与“妙手回春”
事物本有两端,这世上既有能回天的力量,当然也有不可回天的力量,那就是与“回天之力”相对的“回天无力”、“无力回天”或“回天乏术”,其意均是比喻局势(病情)严重,已无法挽回(挽救)。 无力与乏术,都是无能为力之意。
其实,”回天“一词在与张玄素发生关联前就已存在,多指权大势重。比如,《后汉书·宦者传·单超》:“其后四侯转横,天下为之语曰:‘ 左回天,具独坐,徐卧虎, 唐两堕。’”《后汉书·梁统列传·梁冀传》:“商(梁商)协回天之势,属雕弱炸期。”《北齐书·帝纪总论》:“佞阉处当轴之权,婢妾擅回天之力,卖官鬻爵,乱政淫刑。”皆此之谓也。
另外,与“回天乏术”相对应的,还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成语,就是“妙手回春”。“妙手回春”一词,最早是与春秋时期齐国神医扁鹊有关。扁鹊经过虢国时,听说虢太子猝死,就向中庶子询问虢太子的症状。了解病况后,扁鹊认为虢太子只是假死,可以救活,就叫弟子子阳磨好针,在虢太子的穴位上扎了几针,虢太子就苏醒过来,再经汤药调解,20天后就完全康复。由此,扁鹊赢得了“妙手回春”的称号。
清代作家李宝嘉在《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中,也有这样的描述:“但是药铺门里门外,足足挂着二三十块匾额:什么‘功同良相’,什么‘扁鹊复生’,什么‘妙手回春’……”“妙手回春”的意思,就是赞扬医生的医术高超,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