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8月,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上探险和救捞公司在上下川岛的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的沉船,结果并没有找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却意外的发现了深埋在23米之下的另一条古代沉船,并打捞起了一批文物。

这艘意外发现的沉船被命名为“川山群岛海域宋元沉船”,后来更名为“南海一号”,由于沉船的位置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上,专家认为其历史价值不可估量。

考古发现宋朝沉船(海上丝绸之路发现宋代沉船)(1)

198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和日本水中考古研究所合作正式对“南海一号”进行考古调查,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调查是中国水下考古队成立之后在中国海域进行的第一次水下调查,因此被称为中国水下考古的起点。

一直到2007年1月26日,考古队才开始展开对南海一号打捞前的最后一次勘察,之后进行了长达9个月的持续打捞,不过在此之前,水下考古队员已经对这艘宋代的沉船进行了小规模的试探发掘,其中打捞出金银铜铁以及瓷器文物四千多件,主要以瓷器为主。

根据已打捞出的文物来看,南海一号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这四千多件文物之中,大多数都是十分罕见甚至绝无仅有的文物珍品,且大多都完好无损,其中包括福建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窑系以及龙泉窑系的高质量精品。

考古发现宋朝沉船(海上丝绸之路发现宋代沉船)(2)

有考古人士表示,与这些瓷器年代、工艺相当的一个瓷碗此前在美国卖出了数十万美元的天价,而“南海一号”却是整船成批的出现,据专家根据探测情况预测,整船文物有可能超过8万件!

2015年,经过7年的保护发掘,南海一号沉船表面的淤沙贝等凝结物被逐层清理,船舱内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南宋瓷器展现在世人面前。

2019年,南海一号清理进入尾声,截止至8月6日,出水文物总数超过18万件,是之前预期的两倍还多,堪称中国水下考古之最,其中铁器和瓷器占了多数。

“搞了一辈子的瓷器研究,却从未见过如此多的瓷类珍宝,很多连听都没听说过!”中国古陶瓷协会会长、陶瓷鉴定泰斗耿宝昌对南海一号出水的瓷器连连惊叹。

考古发现宋朝沉船(海上丝绸之路发现宋代沉船)(3)

确实,南海一号出水的瓷器光品种就超过30多种,有数千件完整的瓷器,不少极具异域风格,多数可定为国家一级和二级文物。

而这些极具异域风格的瓷器被认为是宋代接海外订货“来样加工”的产品,随着宋朝瓷器的远播海外,外国人对宋瓷趋之若鹜,在国外,宋瓷成了阶级地位的象征,甚至影响了当地的生活习俗。据史料记载,东南亚有些国家在中国瓷器传入之前大多以植物的叶子当做食器,宋瓷输入后大大改变了他们的饮食习俗,如今在印尼国家博物馆依然还摆放着许多宋代德化的喇叭口大瓷碗。

考古发现宋朝沉船(海上丝绸之路发现宋代沉船)(4)

南海一号出水最惹眼的当属金器,其中包括金手镯、金项链、金戒指等首饰,经过那么多年依然闪闪发亮。

它们都有比较鲜明统一的特点就是比较粗大,一条金项链长1.7米,鎏金手镯口径大过饭碗,比大拇指还粗,足足四两不止!

此外,南海一号还出水的铁器、铜器、铜钱等大量物品,可见宋朝时期国力富庶,商业发达。

考古发现宋朝沉船(海上丝绸之路发现宋代沉船)(5)

南海一号的发现正如之前专家所猜想的那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它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中国航海史、造船史、陶瓷史等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获得了文献和陆上考古无法提供的重要历史信息。

,